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020-12-17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实验小学

小学时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运算数字思维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实验小学 陈 娜

数学思维建立的最好的时间就是在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这门学科的小学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出发点,提出了以下几点经验:(1)通过识数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概念;(2)通过简单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3)通过认识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4)通过寻找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通过识数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概念

建立数学思维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对数字建立清晰的概念。数字是构成小学数学学习的骨架,如果学生的数字概念不清晰,会对数学思维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进入小学数学学习之前,学生一般已经认识了十以内的数字,小学识数教学将会拓展到万以内的数字。在运用识数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概念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将数字与实物建立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字是对物体的计量;另一方面,识数教学要采用以点概面的方式进行,教师要教学生十以内的数字和两位数、三位数各自的规则,而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将万以内的数字通通学习一遍。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认识两位数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将数字与物品结合起来,我用到了小木棍和计数器两种教学工具。首先,我用计数器告诉学生一个两位数是如何得到的,十位和个位分别代表什么,当个位上的数字计满十以后,我们就要在十位数上加一,并且把个位数字清零,重新进行计数;然后,将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的数字用木棍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数字所表示的数量大小产生具体的认识,用木棍摆出具体的数字。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木棍这一教学工具,将数字和它所代表的物体的数量紧密地联系起来。识数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建立数学思维的第一步,教师必须要不厌其烦地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字,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打好基础。

二、通过简单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

数学运算思维是一项贯穿数学学习始终的重要技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学运算,难免会有一些不明就里,而运算思维又是学生不得不熟练掌握的内容,所以以简单的计算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关键环节。在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数学运算会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因为困难难以克服,教师的教学过程又过于老套、严肃而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要在数学运算教学中体现出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一个十分有趣、快乐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的自信,这对于教师开展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显著的加强作用。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营造充满趣味的小学数学课堂,我发给每一位学生五个乒乓球,上面分别写着6~10的五个数字,引导学生用这些乒乓球进行加法计算。比如,计算“6+7”的时候,学生就找出写着“6”和“7”的两个乒乓球,然后进行加法计算。这种类似于游戏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乐趣,有助于学生学习运算知识。

三、通过认识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无论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或者是笛卡尔坐标系的学习,都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技能。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小学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逐步建立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这种空间思维的建立会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受益匪浅。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我意识到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几何图形课程,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空间思维的培养。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将两种立体图形与之前所学习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结合起来,让学生知道三维立体图形正是由二维平面图形构成的。同时,我也利用教室的形状,将它抽象成一个长方体,通过实物案例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思维。

四、通过寻找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数学研究以及以数学作为研究手段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来自于对研究对象的仔细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够发现事物中存在的问题和答案。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的一项内容。观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课程安排中,有许多关于寻找规律的知识练习,这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

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会和学生一起练习寻找规律的题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寻找题目中所蕴含的规律。同时,我也会让学生将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与其他同学一起解决。观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也是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建立与该学科的学习相符合的思维体系,适应并融入到本学科的学习中。数学的学习也不例外,需要学生建立独特的、成熟的数学思维体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播固然重要,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更加重要。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数学学习需要哪些核心的数学思维,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后,教师才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猜你喜欢

运算数字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思维跳跳糖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答数字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