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2020-12-17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石春娟

小学时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习惯语文课堂教学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 石春娟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认真倾听,直接影响着高效课堂的构建。新课标也对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进行了特别强调。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期。他们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表现为“三分钟热度”,随后就会出现交头接耳、自言自语、小声议论等现象,若任其发展下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意义重大。在此,我对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听课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做了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良听课习惯形成的原因分析

如果教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上课时出现东张西望、小声说话、扮鬼脸、随意插话、对老师的提问顾左右而言他等诸多现象不予以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学习不用心、学习兴趣淡漠、成绩落后等不良后果。老师必须认真分析学生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不良听课习惯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自身原因。刚刚迈入小学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出现说笑、调皮、不集中精力听课的现象,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抗干扰能力差、活泼好动、情绪容易冲动、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在幼小衔接这一环节也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他们已经习惯了课堂的游戏模式,进入小学之后,一时很难适应小学课堂比较严格的要求,听课的兴趣也很难长久保持。

2.教师和家长的原因。首先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重视低年级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培养,没有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听课兴趣,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策略。其次是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在家中唯我独尊,不懂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别人说话。

二、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有效策略

1.细化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重视听。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师在第一个环节中要做好目标设计,不仅有短期目标,还要有长期目标。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认真听课的重要性,为听课好习惯的养成做好心理准备,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听课习惯养成应该明确如下几个目标:

(1)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不做小动作,认真倾听,静待别人说完,这是一种礼貌,是对别人的尊重;

(2)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不分散注意力;

(3)在给低年级学生讲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做浅显易懂的讲述。此外,教师要给学生讲明良好的听课习惯的标准具体有哪些,因为很多低年级学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认真听课。基于此,教师要对学生做出详细的要求。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听课习惯。首先是在课堂上注意力要集中,教师教课时要认真听;老师提问,同学回答时,也要认真听;明白老师、同学所说的内容是什么。其次,在听课、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中,别人发言时不要乱插话,脑子不能开小差。第三,在课堂学习中,老师和同学指出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时,要虚心接受,要表示感谢,明白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只有设计出详细的良好听课习惯的培养目标,在实践中才能有方向、有目的,对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培养打下基础。

2.故事教学激发兴趣,让学生很想听。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儿童喜欢听故事的天性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让学生想听。统编版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的课文突出了故事性强的特点。这是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优势,通过娓娓动听的故事讲述,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有效缓解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束缚感。同时,故事也使教材的内容得到拓展,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比如,在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先给同学们讲述“曹冲断案”的故事,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学生们都被曹冲的聪明、机智、细心的形象所吸引。学生趣味盎然地听完了故事的讲述后,教师相机引导:“曹冲小时候有趣的故事很多,今天学习的课文中我们会见识一个‘神童’一般的曹冲,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曹冲称象》。”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听得聚精会神,教学效率也就自然提升了。

3.教学应用激励语言,让学生学会听。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很难集中。在语文教学时让他们专心听课的确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师要尊重低年级学生的教育规律,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多应用激励性的语言开展教学,让学生逐渐明白认真听课是对老师的尊重。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的同桌就是正在寻找妈妈的小蝌蚪,你把你的想法跟他说一说。”学生们纷纷发言,其中一个同学说到:“小蝌蚪,荷叶是你妈妈的舞台。她经常在上面呱呱地唱着歌谣,你还是去荷花丛里找妈妈吧!”大家对这个同学丰富的想象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笔者立刻鼓励学生:“你真棒!看来你听课很认真,灵活应用了课文中的句子,老师很高兴!小蝌蚪碰到你这么聪明又热心的朋友,肯定很快就能找到妈妈了!”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认真听课是一种值得表扬的良好习惯,教师还可以在一堂课结束时,给专心听讲的同学一个奖励,可以是热烈的掌声、一颗小红星、一个笑脸等,每周结束时选出获奖最多的学生,让其来做“听讲之星”。

4.应用有趣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听。教学手段单调、缺乏趣味与新意,也是学生不能认真听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生活体验等,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自己喜欢的情境之下学习,使学生乐于倾听教师讲课。比如,在《彩色的梦》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朋友们,昨晚睡得好不好啊?有没有做梦啊?谁来和大家说说自己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老师昨晚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我脚踏漫天的星星,来到学校给大家上课。我们的教室像飞机一样在天上飞翔,小朋友们的课桌是白云,老师的讲台是一道彩虹,太阳和月亮就在我们身边,小鸟、梅花鹿、小猴子、小熊猫,好多小动物都来这里听课,小朋友们拿着各种颜色的画笔描画着,把天空变成了百花盛开的花园。小朋友们,老师的梦美不美啊?”这样的情境创设,极其符合低年级学生欣赏特点的趣味,深深吸引了他们。孩子们乐于学习,在接下来的课堂上一直保持着快乐的倾听状态。

5.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注意听。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基于小学生的兴趣保持时间较短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应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比如,笔者在《找春天》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第4~8自然段中“找春天”的活动,要求学生从出示的句子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以小组为单位从这些句子中选出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合作学习,说说自己从这一句中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说出来。低年级学生都有乐于表现自己的特点,老师安排了学习任务后,他们积极地投入到了学习中,都在努力争取好好表现自己。最后,老师对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做了评价,特别针对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做了点评。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听课的重要性,如果不认真听课,就不能在课堂上好好表现自己,不能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增强了学生集中精力注意听课的意识。

总之,低年级学生正处在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抓住时机深入研究、精心设计、深入实践,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为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猜你喜欢

习惯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上课好习惯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有效引导学生发问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示范应注意避免的四个问题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