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思考

2020-12-17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新中学罗树华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素质教育有效性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新中学 罗树华

在初中教育阶段,数学作为最基础的知识学科,做好对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每个教师都渴望实现的教学目标。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迎来了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的时期,这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带来了支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兴趣、学习能力差异,我们在运用创新教育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发挥素质教育的指导价值,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确保课堂教学工作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带来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1.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从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做好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能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这对于推动初中数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数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初中数学教育工作的发展,所以,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式教育模式得以出现,这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数学知识能够以更适合学生的方式予以出现,这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推动了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进程,熟知教育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2.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能够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可以让数学知识以更为本真、全面的状态展示出来,这会让学生真正接触到数学知识的核心,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他们对于数学的认知和理解会因此得到提升,数学素养会由此得以构建,初中数学的素质教育目标也会在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支持下得以实现。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原则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义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原则,其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智力发育、思维能力、学习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为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能力的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进行知识测试等方法,了解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以确保学生可以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去完成初中数学知识的探究,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2.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原则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初中生虽然已经长大,但兴趣依然是主导他们思维和行为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要保证课堂教学内容中具有一定的趣味元素,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考虑素质教育的特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游戏等素材,由此来帮助学生获得趣味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原则,其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重大。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其所有知识都是基于数学学者对生活的探索而得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最本真的数学知识表现出来,让学生可以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状态,并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因为应试而忽视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行为既不符合学生的智力发育规律,还违背了初中数学学科的教育初衷,加快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刻不容缓。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做好趣味导入

从当前的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发展来看,想要实现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就必须要先做好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落实,并能够借助趣味课堂导入构建起优质的教学环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时,必须要在学习素质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的了解,并能够做到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进行《图形的旋转》一课教学时,我就在课前导入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图形旋转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去进行素材内容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我会提出“图形的旋转方式有哪些”“图形旋转是否有规律”等问题,让学生在借助信息技术观察图形运动的同时进行问题的思考,并由此激发出他们的质疑和探究欲望,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导入方法下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主动与教师一起完成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探究。

因为教学导入环节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思维引导者转变成为补充者,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去进行自主思考探究,等到他们向教师提问或求助时再对他们进行帮助,由此真正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2.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增强学习体验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其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提供了很多方法,具体包括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教学优势,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这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来对其予以科学选择。以《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一课为例,考虑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我就为他们设计了游戏教学法,让他们通过“七巧板游戏”去了解多边形的特点及其内角和的规律,由此做到既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用七巧板拼出我所展示的图形,然后根据所拼接七巧板的位置来进行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由此实现从五边形到六边形再到n边形,让学生在游戏学习过程中找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教学模式的创新会对传统课堂予以颠覆,这要求教师在备课设计阶段做好对各种问题的预案,并能够在课堂上表现出绝对的控制力,以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被创新方法过度吸引而无法集中精神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和探究,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3.设计生活实践训练,培养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对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要让学生接触到数学知识最本真的状态,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此得以出现。

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知识在难度上更强,与生活中的关联也更为紧密,这为教师的生活化实践训练设计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考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为他们设计符合实际能力的课后实践训练内容,并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进行《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一课的学习中,我就组织学生真正进行了一次体质健康测试,让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该实践训练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进一步落实数学知识在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让他们能够真正地重视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做到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在初中数学生活化实践训练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所设计的生活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兴趣需求,让他们真正对生活训练感兴趣,并能够主动去进行生活情境的探究,实现对他们的数学素质培养。

总而言之,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推动初中数学教育发展的关键措施。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者,其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在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同时,让学生认识、感受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和价值,并能够通过生活中的实践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在完成基础知识教育任务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为推动初中数学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支持。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素质教育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