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分析与思考

2020-12-17江苏省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赵俐佳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三角形建构

江苏省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赵俐佳

在艺术家的眼中,完成一件作品往往需要明确立意表达,然后才能下笔如有神。对应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亦是如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必须首先确定好教学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实现优质的课堂教学。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系列的教学预期呢?实践证明,只有在数学课堂上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增加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数学成绩,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重视基础知识,建构数学知识

老子曾经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它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深度体验基础知识的建构,利用基础知识的建构模型探索新知识。比如:在教学《探索全等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教学情境:某一风筝厂生产了一批三角形风筝,为了确保产品和形状均符合同一个标准,李师傅提议用量尺测量三角形三边是否相同,袁师傅提议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三个角是否相等,你赞同谁的观点呢?这一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开始进行小组学习讨论,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他们给出答案:李师傅的观点可以。其中一个小组回答:“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全等。”我立马追问道:“那两边及其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学生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于是我让学生思考: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学生讨论后说:“三个条件。”我又追问:可能是哪三个条件呢?学生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情况去探索,最终得出了五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得出探究结果之后,我让他们重新阅读课本上的知识,他们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得出“全等三角形相等的条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为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知识运用,提升应用能力

课标指出:过程性目标实现的标志是学生形成基本活动经验。相比结果性目标,过程性目标更多地指向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主要是过程性目标的实现,活动经验的积累依靠丰富的数学活动支撑。歌德曾经说过:“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知识和经验是能力形成的基础,随着人的知识和实践的积累,人的能力形成也会不断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他们独立的解决问题分思路,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思维品质,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延伸知识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从而在日积月累的联系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建构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比如:在学习“圆中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这个知识点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画线段AB,求作一点C,使∠ACB=90°。学生动手操作,我继续分析:通过90°,你联想到什么?学生就会通过已有知识建模。学生展示各种答案,从而让学生发现新知识。我又抛出问题:如果这个定理倒过来对不对?如果把90°改为60°呢?如果角度更一般呢?学生通过活动,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还发现了更一般的结论,完成了从特殊到一般思想的升华,提升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体验数学思想,促进素养渗透

冯纽曼曾经说过:“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由此可知,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它不仅为数学思维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提供具体的实施手段,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比如:在执教《一元二次方程》时,我写了一系列方程:x2=4,(x-2)2=4,x2-4x=0,x2-4x+2=0,2x2-4x+1=0,(x-1)2-4(x-1)=0。让学生观察方程,找到联系,模仿完全开方法解方程,让学生体会方程的特征和联系。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完成了各种类型的解方程。一个化归思想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还逐步感悟到了数学思想方法。

总之,好的教育的本质是互动,好的互动是学生动态理解,师生“达成共识”的过程。通过高效的课堂揭示问题的本质,给学生多一点尝试和感悟,强化数学方法、数学经验和模型的积累,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深化学生的数学中变与不变、一般与特殊、顺向与逆向思维,生成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三角形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清律的基础知识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建构游戏玩不够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汽车空调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