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设计的现状

2020-12-17甘肃省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仲秀红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书面习题教学活动

甘肃省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 仲秀红

众所周知,数学作业不仅是教师掌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依据,还是学生巩固所学、提高数学认知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受作业设计不当的影响,师生在大量机械重复的书面作业完成中产生了较重的教学压力,尤其是学生,其难以在大量的习题演练下获得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甚至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那么,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不当体现在哪里呢?其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作业时间过长,作业负担沉重

“减负提质”首先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活动开展中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就数学学科而言,高年级设计的书面作业不得超过1 小时。实际上,在当前的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一些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设计了超过规定的作业量,大部分学生需要花费1 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大部分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味地根据自身的教学进度为学生布置作业,忽视了其他学科的作业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学科的作业加在一起,对于学生而言是一大负担,作业时间自然而然地延长。与此同时,在这样的数学作业设计中,大部分教师将作业数量摆在了首要位置,忽视了作业质量,导致学生在书本习题、配套练习、口算题卡这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内容完成中被迫地延长作业时间。在繁重的作业压力下,不少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应付,不仅无法实现作业价值,还导致其价值大打折扣,得不偿失。

二、作业难度统一,忽视个性差异

受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等的影响,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性差异。新课改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为引导,面向全体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发展。此要求在数学作业设计上同样具有适用价值。具体地,课标指出,在数学作业设计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习题,突出层次性地编排习题,以此使学生在完成巩固性问题、拓展性问题等中获得应有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却忽视了此要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为全体学生设计统一的作业内容。面对统一的作业,学优生往往出现“吃不饱”的问题,学困生则出现“吃不下”的问题,如此不仅限制了各个层级学生的发展,还使得其在备受打击的过程中对数学作业失去了参与兴趣,甚至一些学优生出现了不做作业、学困生抄写作业的问题。如此情况愈演愈烈,导致数学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三、偏重书面作业,学生兴趣不高

灵活多样的作业类型不仅可以给予学生多样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使其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数学作业乐趣,进而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逐步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活动开展中,教师不能单纯地为学生设计记忆、模仿类的作业,要精心地设计多样性作业,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作业形式,在丰富作业形式的基础上,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数学复习和巩固知识的满足。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高年级数学教师仍就将数学作业与书面作业等同起来,觉得数学作业就是引导学生完成书面计算问题。还有一些教师觉得,高年级学生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其需要在大量的习题演练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掌握知识运用方法,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升学考试。在这样的情况下,书面作业占据半壁江山,巩固性习题在数学作业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在这样机械的演练下,学生往往只能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所掌握的数学方法进行生搬硬套,看似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所学,但是只要稍稍改变问题或增加问题难度,学生就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下手。由此可以看出,大量的书面作业限制了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面对以上所提及的作业时间过长,作业负担沉重;作业难度统一,忽视个性差异;偏重书面作业,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高年级数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切实地降低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使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的理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为数学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书面习题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Keys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