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差异教学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2020-12-17江苏省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统计表统计图差异

江苏省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 万 媛

孔子是我国第一位提出“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古代教育家。“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差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进差异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层次不同的学生受到正确、公平的教育,而且还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从而在学生的心间种下“数学”的种子,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根据小学生能力差异进行梯度提问

“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必不可少,它不仅是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而且还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潜能的“推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提问这一环节,合理地设计梯度化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体验到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比如:在教学《统计表与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层次不同的三个问题。对于数学能力低下的学生,我设计了简单且有趣的问题,让他们保持听课的动力,如我出示统计表、统计图,并提问:“上述统计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上述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区别有哪些?”由于这两个问题只需要观察、对比就可以得出答案,学生信心十足地说出了答案。对于数学能力中等的学生,我则提问基础的知识,如“根据上述条形统计图,阐述数据的变化和规律。”而对于数学能力突出的学生,我则提出了实践性强的问题,如我提供了两组原始数据,并提问:如何根据上述数据来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提出这三个梯度化的问题,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而且还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根据小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合理分工

德·梦迪曾经说过:“性格是一个人看不见的本质,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由此可知性格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性格依然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大重要因素,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进行分配任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进课堂学习进度,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创造气氛浓郁的班级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的内容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图形,然后我把学生分成了五组,每组六个人,让他们小组讨论从不同位置所观察到的图形的形状,在每个小组中,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强,能迅速地说出不同位置所观察到图形的形状,有的学生具备管理能力,他可以给每个成员分配合适的任务,有助于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而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可以运用简练、易懂的语言将小组讨论的成果一一汇报出来。通过人员合理分配,任务高效完成,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而且还能让每位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目标,激发自身的潜能,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根据小学生家庭差异进行科学引导

由于小学生天性爱玩,放学之后,他们就会释放自己的天性,投入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中,将复习知识、巩固知识统统抛到了脑后,甚至有的学生会遗忘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和家长进一步的沟通,了解各个家庭的情况,然后再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履行“监督”这一角色,既可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又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改善亲子关系。比如: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我和家长建立了“作业群”,每天都给学生布置了听算任务,要求家长监督完成。然而每个家庭情况各不相同,如有的家长在外地工作,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低。针对第一种情况,我让家长每晚和孩子视频完成这一任务,而对于第二种情况我则每天和这些学生进行视频听算任务,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适量的练习,以巩固学习的知识。通过家校相互配合,不仅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而且还能增强教师、家长和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

总之,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课之一,为了尽量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差异教学法”,在让学生获得真知、消除差异的同时,还能让学生认清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变学生对数学的传统认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提高小学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统计表统计图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