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免受校园暴力?
2020-12-16程哲
程哲
学者德波说,“放眼我们周围的世界,各种事物如果不出现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似乎就是不存在的。”被媒体呈现出来的校园暴力只是冰山一角,并不是每一起校园暴力都会得到外界的关注。这些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校园暴力事件往往都使用了直接、明显的身体暴力或性暴力。但是,校园暴力除了这些可清晰识别的形式外,还有其他更为隐蔽的形式。
校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欺凌,实际的暴力行为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形式,如精神暴力(威胁、恐吓、敲诈)、语言暴力(如辱骂、中伤、羞辱)、关系暴力(群体孤立、排挤)、网络欺凌等。一些校园暴力由于相比明显的身体伤害更为隐蔽,因而也更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们也同样给被施暴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演员马思纯曾在节目《看我的生活》中谈及自己遭受校园欺凌的经历,说初中生活就像是“地獄”,她告知父母时,也只是得到了“不要理会,你要努力地证明,你比她过得好,无视她”的回答。这无异于给原本就受到身心伤害的她又一次重击,因为父母并没有告诉她,被欺负不是她的错是对方的过错,对方的错不应该由她来承担。
这些问题并没有像父母说的那样,在她过得好之后就消失,反而像挥之不去的阴影,造成了她之后长期的不自信和不断地自我否定,甚至影响了成年后的性格。
被施暴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到这种对待,而施暴者可能也不知道这种行为究竟会给他人造成多大的身心伤害,甚至影响别人的一生。相关研究发现,校园暴力的被施暴者容易丧失安全感,形成恐惧、焦虑情绪,生活质量和学业成绩会受到极大影响,可能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厌学情绪,导致学业失败和辍学。据相关数据显示,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在学校感觉自己是一个局外人的可能性几乎是其他孩子的三倍,失学的可能性比那些没有经常被欺负的人多出两倍。
然而,校园暴力伤害的从来就不止受害者。从长远看,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和实施者在未来会都遇到社会适应障碍,职业成就偏低,易产生反社会和犯罪行为。校园暴力不仅给双方家庭造成了难以弥合的伤痛,也对社会造成了潜在危害。同时,它也让校园笼罩在一种不安全的氛围中,降低了学生的信任感和教育质量。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儿童,可以完全避免校园暴力。联合国及若干国家实施的专项调查显示,校园暴力和欺凌在全球各地都比较普遍。据推测,全世界每年有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因体貌特征、性别、种族与文化差异等遭受欺凌。全球半数青少年遭受过校园内外的同伴暴力,超过1/3学生遭受欺凌,约有1/3学生经历肢体冲突。
校园暴力与多种社会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如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也与群体观念、规范、个人经历等因素相关。其中,性别是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校园暴力不只是校园暴力,也是一种性别暴力。
校园性别暴力是一种“针对女孩、男孩、跨性别儿童,且基于性别的刻板印象、传统社会角色规范以及儿童的不同生理性别和性别认同等而发生的暴力”。遭受这种校园暴力的不仅是女孩,男孩和跨性别儿童同样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同时,男孩和女孩都有可能成为施暴者。这种暴力产生的社会根源仍然是大多数社会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性别的思维定式和固有观念。例如,“男孩应该像男孩”“男孩就应该霸气一些”“男孩的暴力经历是自然可接受的”等传统观念可能是导致校园暴力的原因之一。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男孩受到校园暴力后也不愿意跟成年人交流,他们会保持沉默,让人难以发觉。一些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也可能因为这些观念转变为施暴者,再次引发校园暴力。
女孩同样也可能成为校园性别暴力的施暴者,而这些暴力的形式可能更为隐蔽和持久。根据相关数据,相比于男孩更容易遭受身体暴力,女孩则更可能遭受精神暴力、性暴力和关系暴力,例如受到排挤和谣言中伤。而在这些暴力形式中,性暴力对女孩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语言和精神暴力等形式又因其难以明确界定,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使女孩出于害怕心理,担心被报复或继续被群体孤立而纵容施暴行为的发生。
反对校园暴力,各国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2019年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将校园暴力问题呈现在公众面前。电影中,校园暴力的受害者陈念反问警察,“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的话,你放心把孩子生出来吗?”她也像在叩问着每一位银幕面前的成年人。我们应该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公众在对校园暴力问题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我国也针对校园暴力问题加紧出台一系列法律条文和相关规定。2016年起,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先后下发《关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围绕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薄弱环节出台一系列意见举措。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也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督导,推动各级学校落实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治。根据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网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近三年校园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
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指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其他国家也针对校园暴力与欺凌问题展开了行动,如美国所有州都通过了反欺凌法,对校园欺凌采取零容忍政策,一旦发现欺凌事件,必须立刻对严重行为学生直接开除,对开除学籍的学生,社会组织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设立防校园欺凌委员会,学生和学生家长可以匿名举报欺凌行为。在英国,所有学校都必须制定完善且强有力的反欺凌政策,学校会按计划在校内开展校园欺凌预防活动,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校园欺凌是不被容许的。在课堂或活动、会议中,学校让学生讨论他们被欺凌的原因,并主动搜索学生之间存在的隐性冲突,第一时间防止欺凌事件的发生。2003年,澳大利亚制定了《国家安全学校框架》,着力解决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校园骚扰和儿童忽视与虐待为代表的心理安全问题,提出降低校园欺凌发生的概率、防止校园暴力的出现、消除校园骚扰的潜在威胁和提供解决儿童忽视与虐待的支持的具体目标。2013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学校、地方政府和警方三方联手应对校园欺凌,明确了五类校园暴力行为,如冷暴力、语言暴力、肢体暴力等,还开通了24小时对话热线等。
在终结校园暴力倡议中,联合国特别提到终结校园性别暴力。2016年,联合国妇女署出版了治理校园性别欺凌的全球指导性报告。2019年,在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女童教育倡议共同组织下,召开终结校园性别暴力全球研讨会,寻求终止校园性别暴力的对策。
制止校园暴力我们还可以怎样做?
要制止校园性别暴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长期努力。
(1)积极预防
不仅要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也要预防未成年人成为施暴者。在校园暴力发生之前建立预防暴力的相关机制,这是减少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工作。
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正确引导。注重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避免他们成为施暴者。学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懂得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寻求帮助,利用其他非暴力实践保护自身权益。学校应加强管理,制定校园安全法规,将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纳入学校安全工作统筹考虑,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师生联系、家校沟通与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对早期轻微的事件及时介入、有效干预,化解诱发校园暴力的苗头。
媒体需要发挥导向功能,关注儿童权益,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减少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因素对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加强反校园暴力的媒体传播,宣传和倡导性别平等和关注未成年保护议题,预防校园性别暴力。在报道校园性别暴力事件时,特别注重儿童隐私权的保护和增强社会性别敏感性。要遵守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基础上的报道伦理,从儿童权利和社会性别框架出发分析校园性别暴力出现的广泛原因和深远影响。
(2)及时制止和依法惩处
国家制止和惩处校园暴力的法规应该得到有效执行,有法必依,有错必惩。
学校应设立处理校园暴力的专门机构或委员会,受到校园暴力时,能顺利找到学校专门处理相关问题的机构或教师,向他们寻求帮助和保护。学校和教师都应认识到校园暴力是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犯,任何伤害、恐吓、威胁都应严肃地处理,并对相关学生进行教育,与家长沟通以了解更全面的情況。
(3)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惩罚施暴者是必要的,但是避免在被施暴者由于缺乏社会支持的情况下,转化成施暴者也同样重要。这需要社会为受暴者提供多种支持,为他们营造友好、理解和接纳的氛围,避免指责受害者现象的发生。
校方应该提供心理辅导,包括专业的、免费的心理健康咨询,以及帮助受害者重新建立与周围人关系的支持。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孩子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应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同时不能一味忍让,要学会保护自己,利用合法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明确告知孩子遭受暴力不是他们的错,任何事情都不能用暴力方式解决,及时介入,与多方沟通,为孩子提供帮助。
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道:“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 孩子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本应是天真善良的孩子如何成为了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向他的同伴散发着恶意?那些不幸遭受到校园暴力的孩子后来又怎样了,在他们身体的创伤逐渐愈合后,心理留下的阴影什么时候才会逐渐消散?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应该为未成年人创造怎样的环境?社会、学校、家庭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教育,让他们能在阳光下健康地成长。然后坚定、勇敢地继续相信周围的世界和身边的人,并努力让自己,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编辑:木木 沈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