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研究
2020-12-16施若韩雯雷朝蓉
施若 韩雯 雷朝蓉
[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其农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农业保险有潜在需求。但由于农业保险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存在供求矛盾。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现状;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分析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为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提出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保险;需求;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贵州省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9.79亿元资金助推产业扶贫以来,从“经济补贴”向“产业扶贫”模式过渡,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2015年习近平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定义了“六个精准对象”(即扶贫对象精准、因村派人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初步纠正了扶贫中的一些漏洞问题;2016年贵州省大力发展特色的农业保险,通过保费补贴,鼓励新型农业生产,做到真正使用支农惠农政策来服务“三农”。2019年年初,贵州省投入了16万元扶贫资金,以“工厂+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助推从江县种桑养蚕织。目前,贵州省农业保险在扶贫政策下保费规模正在快速增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扶贫得到部分保费补贴。尽管如此,目前农业保险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不愿意承担高风险高赔付的损失;新型農业经营主体的农户投保意识仍然较弱。因此,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现状,以及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 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1.1 问卷设计基本情况
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了450份问卷,除去信息不全的问卷外,共回收有效问卷385份。首先,将调查的对象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划分;其次,调查了解灾害对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以及农户通过怎样的方式避免农业风险,了解其是否有购买农业保险的经历,农业保险服务需要改进哪些方面;最后,调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希望哪些农产品被纳入农业保险。
1.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2.1 年龄结构分析
调查年龄总体在25-70岁及以上,其中25-40岁年龄阶段的120人中,认为自己现在或将来会购买农业保险的有90人(占比75%;41-60岁阶段有170人,不太接受或者没有明显购买意愿的有68人(占比40%),较前一个年龄阶段的购买占比小;61-70岁阶段有95人,购买意愿仅占25%。由此可见,年龄结构与购买意愿呈正比,年龄较小的人,购买意愿较强,认为购买保险有转移风险的作用;年龄较大的人,购买意愿较弱,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控制、转移或降低风险的损失,而不愿意购买农业保险。
1.2.2收入水平分析
在调查中,收入状况与购买意愿不太相关。不管是在哪个收入阶段,愿意购买保险和不愿购买保险平均各占一半,比如:收入在1万元以内的116人中,愿意购买农业保险的和不愿购买农业保险的人各占47%、53%。而在高收入者中,有的人认为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应对风险带来的损失,有的人觉得有购买农业保险的需要。
1.2.3 受教育程度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与购买意愿成正比,即学历越高的人因为对保险知识的了解较多而表示能接受农业保险,相反亦然。调查的385人中,小学或是没有上过学的有143人,占总人数中的37 %,其中具有购买愿意仅50人占比35%,不愿购买有93人占比高达65%;初中学历有110人,占总人数中的29%,其中具有购买愿意有64人占比58%,不愿购买有46人占比42%;高中学历有82人,占总人数中的21%,其中具有购买愿意有58人占比71%,不愿购买有24人占比高达29%;大专及以上学历有50人,占总人数中的13%,其中具有购买愿意就有45人占比90%,
不愿购买人仅有5人占比10%。造成这种购买意愿与不愿购买意愿差距较大的原因在于贵州省农村地区整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多农户不识字,也不懂农业保险的政策,而有学历的人能认识到保险带来的经济影响,但购买意愿占比较低。
1.2.4 购买农业保险意识分析
在被调查的385人中有168人不愿购买农业保险,但有85人在政府带领下购买过农业保险并且得到理赔,从而认为保险能给自己转移农业风险,而45人虽然听说过农业保险,但由于缺乏保险理念,认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没有必要通过保险转移,收成怎么样都由自己承担,且不太了解关于农业保险方面的政策;另外,有38人或多或少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保险,但从众心理导致他们即使知道农业保险的作用也有不愿意购买保险。
2 贵州省农业保险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农业保险需求不足
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需求小,一方面他们大多数的文化程度比传统农户相对较高,认为自己对农业生产有足够的抵御风险的经验而拒绝购买农业保险;另一方面由于贵州省对特色农产品的补贴类型相对较少,现有水稻、马铃薯、小麦、油菜、甘蔗、生猪等14个品种,当前贵州除了补贴上述农产品外,还有部分特色农产品需要保费补贴,加上生产资金相对缺乏,而导致农业保险需求度不高。
2.2 收入水平低
贵州属于典型的山地地势,受石漠化的影响,农业生产面临自然灾害、产品滞销、价格波动等风险。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其经营利润中除去政府贷款、工人工资及生产成本后利润不容乐观,还有农户的生活、医疗、教育等费用,一旦遇到损失可能带来更高的经济负担,而在家从事农业的农户生产少量农产品,多数为农户满足生活需求的农产品,与供求销售无关,政府的补贴无法维系生活,经济来源成为限制贵州农户对保险需求的困素之一。
2.3 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
在贵州特定地理位置条件下,农业生产多数以分散、小面积经营模式为主。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而言,更愿意承保大面积的保险标的,以便于其查勘定损。而且,分散的经营和投保会导致在测算保费补贴时数据小而分散,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不愿承保,并且这种生产模式也只有细微的补贴,保险作用难以显现。
2.4 保险意识较弱
由于农业保险在贵州的发展历程较短,农业保险在很多人心中认知度不够,并且贵州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缓慢,加上政府在扶贫过程中通常都是为了完成帮扶任务而走访农户,很少对农户宣传农业保险,农户了解农业保险的渠道可谓少之又少,更无法了解农业保险是怎样补贴,怎样保障,所以对农业保险基本没什么概念。而且贵州的农户多数以老年人为主,有着多年从事农业的经验并不相信农业保险带来的便利,以上这些都是降低农户提升保险意识的因素。
3 加速贵州省对农业保险需求发展的建议
3.1 增加农业保险需求
定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户进行有关农业保险知识的培训,让农户逐步认知农业保险带来的便利,通过政府利用扶贫资金,协助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开发拟定更多适合贵州省省情的保险产品,多层次开展保险产品试点活动,提升农业保险在贵州省的认知度,提升全省贫困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程度,并满足农户潜在的保险需求。
3.2 加强补贴政策,提高农户收入
重点打造示范性农业,争取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条件及设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农业建设,在贵州省内针对每个贫困县、村的农业特色发展符合该地生产的主导新型农业,吸引在外省的劳动力回乡发展产业,制定更多补贴农业保险的政策来分担农户投保的经济负担,在扶贫的过程中支持新型农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水平,进而增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
3.3 转变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土地承包模式,引进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发展,对外来租用土地的生产大户实施财政补贴,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鼓励贵州省经营模式从传统小规模散户向大规模、大面积的种植业养殖业方面转变,建立完善的合作体系,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利用“一县一产业”的政策,发展更多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农户真正脱贫致富,并利用有效的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方式,提升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
3.4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调查中有不少的农户无法正确认知农业保险及其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需要县级政府充分对“基本保险”+“补充保险”的政策进行宣传,让更多农户能认知并参与到农业保险,比如在生产季节利用广播宣讲,通过村干部召集群众讲解、发放农业保险宣传手册、编排微戏剧、定期举办专门的讲座咨询活动、邀请农户参加专门的学习和培训等措施,逐步增进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普及农业保险的积极效果,以促进投保意愿。
[参考文献]
[1]李丹,倪闻阳,刘从敏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性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剖析[J].财会月刊,2016 (26).
[2]王洪波.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需求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7 (02).
[3]王国军,李京徽.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导向的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8 (06).
[4]唐金成,曹斯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需求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一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J].农村金融研究,2018 (08).
[5]謝谦,罗健,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荟萃回归分析[J].经济评论,2019 (02).
[作者简介]施若(1968-),男,贵州贵阳人,教师,博士,研究方向:金融投资、互联网金融;韩雯(1980-),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方向:金融投资、农村金融理论与实务;雷朝蓉(1996-),女,贵州思南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农村金融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