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绩效评估的范式转换及优化
2020-12-16杨敏
[摘要]在高校内实行科学、公平、规范的绩效评估,除了能够更加直观、真实的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外,也有助于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无论是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高校综合实力的增强,都是大有裨益的。在高校深化改革背景下,现有的绩效评估范式也必须尝试创新和转变,才能紧跟高校发展现状,迎合教育改革需求,体现出绩效评估这一工作本身的价值。概述了高校绩效评估的主要功能和基本原则,指出了现阶段绩效评估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指标选取不合理、评估过程不规范等。基于价值管理视角,提出了新时代绩效管理的新范式,并从完善评估体系、细化评估指标、创新评估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绩效评估;价值管理;评估指标;前瞻性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绩效评估应紧跟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体现出功效性的特点。只有尝试建立新的绩效评估机制、采取新的绩效评估方法,才能让教师和学校同时受益,实现“双赢”。绩效评估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而且也能够发挥出激励作用,重视并探索新时代绩效评估的新范式,是高校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的一种直接体现。应当树立发展的目光.通过开展广泛调研,收集教师意见,正视现阶段绩效评估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又要坚持创新,在保证这一工作能够高质量开展的前提下,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助力。
1 高校绩效评估的功能
通过开展绩效评估,除了可以量化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外,还具有以下功能:(1)导向功能。绩效评估更加直观的表明了教师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進而指导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优化,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了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2)激励功能。无论考核结果是否理想,都可以对被考核对象产生一定的激励。对表现良好的教师,通过提供绩效或是颁发证书等形式,对他们的工作业绩进行肯定,让他们具有更强的动力;对于考核成绩较差的,也可以产生激励。(3)发展功能。绩效评估还可以在教师群体之间产生良性竞争,有助于教师自我发展和整个群体教学水平的综合提升。
2 新时代高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的评估体制尚不完善
高校针对教师群体的绩效评估,要想规范、高效的开展,并且能够发挥预期的功能和价值,必须要制定并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避免评估过程中出现个人主观操作而影响最终结果的公平和公正。近年来,高校的绩效评估体系初步建成,但是创新能力不强。在高校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现有的绩效评估体系并不能适合这一工作的开展。另外,评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式化、行政化。教师只能被动接受考核,但是却不能参与其中,监督权力无法行使,这种情况下也会造成教师参与和配合不积极,绩效评估的效率与质量都会大打折扣。
2.2 绩效评估指标的选取不合理
绩效评估中,指标的选取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不同部门的教师,由于其工作内容上的差异化,决定了不可能适用于同一套指标。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高校在评估指标的设计与选择上,单一化的情况比较普遍。没有针对各个学科、各个岗位设计针对性较强的评估指标,最终得到了评估结果也难以真实的体现出教师的工作开展情况,这不符合绩效评估公平公正的原则。究其原因,还是负责绩效考核的相关人员没有花费时间、投入精力,开展广泛调研,或是征求教师意见,考核者与被考核对象之间交流不到位,存在信息壁垒,影响了考核指标的设计和选用。
2.3 绩效评估过程存在不规范操作
当前在具体开展绩效评估时,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形式化、走过场,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例如,没有深入、全面地获取教师的工作资料、教学报告,而是让教师自己填写评估表格。教师往往只写有利于自己的内容,无法体现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在评估中投入了时间、人力,却没有达到应有的作用。还有一种情况则是评估过程中缺少监督,考核人员的权利过大,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腐败,难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与公正。有些高校过度看重结果,对绩效评估过程中采取何种方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下也极有可能因为选取的评估方式不合理,而对最终的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2.4 评估方法缺乏创新性
新时代下高校对绩效评估工作开展提出了新要求,这也就意味着相应的方式方法也必须做出适应性的创新,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高校评估方法因为创新不足,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是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及职业道德。当前高校针对教师的绩效评估中,学术研究、论文的占比较高,而教学成绩、教师品德的占比较低。这种绩效评估模式下,很容易造成教师将过多精力投入到撰写学术论文上,教学能力下降、职业道德滑坡等情况严重。还有就是绩效评估的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反馈和合理利用。对于绩效评估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学校方面没有第一时间处理,也容易让教师产生不重视的心态。
3 新时代高校绩效评估的范式转换一基于价值管理视角
3.1 价值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契合性
在价值管理理论中,将管理的目标定义为创造更高的价值。高校实行绩效评估,其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激励作用、导向作用,让教师能够提升教学水平,进而为学校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价值管理与绩效评估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麦尔斯将价值表达为公式:V=F/C。其中,V指价值管理对象的价值,F指价值管理对象的功能或效用,C指价值管理对象的全寿命周期成本。高校是一个有机整体,可视为价值管理的对象。高校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其运行之中包涵着成本的投入和功能的产出。假设高校实现的目标功能为F,所投人的全部费用为C,则其绩效价值公式为:V=F/C。结合该公式,要想实现绩效评估价值最大化,必须要在提升绩效评估的管理水平和降低绩效评估总体投入上做到统筹协调。
3.2 价值最优原则有利于彰显绩效评估的公平性
传统教育评估方法是基于经济学的效率最优原则对高校的“投入一产出”进行简单计算和比较。但高校教育产出不同于企业的产出,难以完全用经济学的效率指标来测量。基于价值管理方法的高校评估,不再将效率最优作为最主要的原则,而是以“价值最优”为依据确定成本投入与功能产出的标准。换言之,以寻找提升价值的有效途径为工作开展的基本思路,通过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匹配关系,判断高校运行的价值状态,突破了传统经济学意义上以较小投人换取最大产出即为效率最优的思维限制,创造性地提出价值最优判别标准。
4 新时代高校绩效评估的优化策略
4.1 完善评估体系,为绩效评估开展提供依据
高校从长远发展出发,应当在现有的绩效评估基础上,结合学校工作开展,进行评估体系的补充完善,例如要制定明确的评估目标,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制定差异化的评价策略和实行不同的评估标准。这样既可以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工作完成情况,同时又体现出职业特点。依托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能够为评估工作开展提供详实的依据,避免了因为操作失误等原因而影响评估结果公正客观的情形。在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时,也要尝试多种方法,例如个案分析法,从不同的学科、部门,分别选取几名教师作为个例,制定评估标准;还可以采取专家总结法,通过成立绩效评估体系专项小组,由小组成员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绩效评估体系。
4.2 细化评估指标,实行差异化的绩效评估
评估指标是否细致、合理,将会对高校绩效评估工作开展成效产生直接影响。在设计评估指标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缺一不可。既要制定符合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特色的考核指标,得到更加精确的量化考核结果,同时又要以考核结果为依据,进行定性分析,这样有助于提升绩效评估的精确性。其次,独立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差异性就是要体现出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之间的差异;而独立性则是防止多个指标之间出现重复,减少无效指标的存在。两者结合能够简化绩效评估的流程。最后,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相结合。局部目标就是通过高质量完成绩效评估工作,为教师考核以及薪酬激励提供依据。在完成这一目标的前提下,保证高校办学水平与综合实力提升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4.3 创新评估模式,保证评估公平规范客观
每一名负责绩效考核的人员,都应当明确“考核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的提升”这一核心理念,因此在考核时就需要充分尊重教师群体的诉求,并邀请教师参与监督,实现过程与结果并重。在评估模式上也要体现出创新,例如每次开展集中性考核前,应当通过本校的官网等途径,提前发布绩效评估的相关信息,包括本次评估的起止时间、具体内容、评价指标等等,让所有接受考核的教师都能够提前有所准备。还有就是通过学校官方网站这一途径,保证绩效评估信息的公开。可以邀请教师参与监督,并安排专人负责接受教师的询问,解决关于绩效评估的相关问题。只有让整个考核过程透明、规范,才能得到一个更加理想的结果。
4.4 丰富评估方法,提升评估结果真实性
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绩效评估方法,是新时代高校提升绩效评估效率、保证结果公正、可信的重要举措。例如,AHP(层次分析法)、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记分卡)等等,都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且能够保证更加考核更加科学的有效方法。需要绩效评估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才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优的评估结果。另外,还要开通教师反馈渠道,如果教师对绩效评估结果不满意,可以提出质疑。由专人负责对接,解答教师的疑问,这样既可以让教师的权益得到维护,又能够提升评估结果的真实性。最重要的是,必须要保证考核结果能够利用起来,根据考核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作为开展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管理的参考指标,帮助教师不断提升,真正地使绩效评估有意义。
5 结语
优化绩效评估是高校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有利于在吸引教师人才、激发教学动力方面发挥良好效用。当前高校绩效评估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制约了这一工作价值的发挥,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探索绩效评估新范式和新方法,就成为现阶段高校改革必须要关注的内容。基于价值管理的绩效评估模式,进一步彰显了绩效考评的公平性,同时保证了与高校教学工作的高度契合性,成为引领新时代高校绩效评估工作开展的一种新样式。
[参考文献]
[1]肖艾林,高校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优化一一以北京A高校的实践为例[J],东岳论丛,2013 (11).
[2]刘帮成,张宗贺,基于第三方评估的高校职能部门绩效体系优化研究:一个三年跨度的纵向设计[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7 (04).
[3]徐潤.“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师绩效评估的问题探析与优化策略[J].安康学院学报,2018 (02).
[4]杜领军.基于BSC理论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优化构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04).
[作者简介]杨敏(1986-),女,江西南昌人,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