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题研究的科研型教研组建设
2020-12-16王勇
王勇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教研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课题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小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1]。为了建设科研型体育教研组,我校决定以微课题研究为切入点,让体育教师能够人人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一、整体规划,谋划教研组发展
要建设好教研组,首先要对教研组的发展做整体的规划,教研组规划需要从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教研组建设的中远期目标,并且针对这些目标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我校体育教研组5年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教学能力好、科研实力强、区内知名度高”的教研组。在此目标之下,每个教师都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等实际情况在教科研水平、专业职称、综合荣誉等方面制订了个人五年发展长期规划(表1)。
二、结合教学,扎实开展微课题研究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研组发展的目标,组内每位教师都负责一个微课题的研究工作,具体如表2所示,这些微课题研究周期短,一般一个学期内可以完成从申报到结题的工作,这些微课题的研究过程也是教师对教学进行理性反思的过程。
(一)微课题的来源
微课题来自于教学实践中教师遇到的问题,学校对教师参加教科研工作的定位是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而非有理论创新,因此指导教师选择微课题选题时是以与教师教学结合作为导向的,这些选题均来自于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些课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于教学内容,教师围绕相关教学内容的目标达成度进行教学研究;另一类是来自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如孙思思老师发现教学中教师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作用明显,于是他就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能力为主题开展了微课题研究。
(二)微课题研究过程
教研组活动是微课题研究的重要形式,对于教师而言,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自己某一阶段内对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主题性反思的过程,也是与其他教师思维相互碰撞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展开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时可以分为课例研讨和主题发言两部分(表3)。每周主题发言人进行轮换,活动的形式一般是以主讲人的报告为主,向其他同事汇报近期围绕课题研究的心得与反思,或是分享自己的主题阅读心得,或是汇报自己课堂教学反思成果,其他同事可针对性提出建议。
为了确保微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教研组规定组内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做两次主讲人,将自己的微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和分享。在开展微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从自己研究的微课题角度对课堂进行解读,以孙思思老师研究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研究为例,孙老师通过以下3个途径进行微课题研究:
1.主题阅读
孙老师先通过阅读课堂评价专业书籍、主题论文等方法进行理论学习,并且在教研组活动的过程中轮到自己主题发言时对全组教师进行研究主题阅读分享。此外,孙老师还利用网络学习群对自己的阅读心得、精彩文章等进行分享。
2.教学实践
孙老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就特别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包括什么时候需要即时评价,怎么进行即时评价,即时评价的效果怎么样等几个方面,其他教师评课的过程也都从孙老师上课时关于即时评价方面展开,帮助孙老师发现自己在教学即时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孙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总结提炼,找到解决方案,并且再次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3.成果提炼
孙老师对自己在课堂教学时进行即时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将其中的一些有创新性的做法进行系统整理,通过成果汇报的形式向全组教师进行分享,并以课堂即时评价为主题撰写论文,积极进行投稿。
(三)微课题管理的制度建设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目标实现的保障,以微课题研究为主题的教研组活动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细的微课题管理制度对于规范教研组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微课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保障措施,如规定每周固定的时间为教研组活动时间、每学期为教师提供一定数额的专业书籍等;二是管理主体明确,学校将对微课题的管理下放到教研组,微课题研究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由教研组长负责整个教研组教师的课题申报、日常管理、结题申报等工作;三是奖惩分明,学校制订了微课题研究的奖惩制度,对于微课题研究过程扎实、成果丰富的教师进行奖励,将其纳入到教师年终考核之中,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而对于微课题研究过程虛浮、无显著成果的教师则根据其研究态度等实际情况进行点名批评。
参考文献:
[1]张婕.如何进行微课题研究——以情境引入为例[J].教学月刊 2019(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