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
2020-12-16邓若锋周国平
邓若锋 周国平
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版)》],如何构建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实施,依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体验,进行归纳总结,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体能模块教学内容构建的基础
构建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的认识基础,现从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构建的学理基础两个方面进行陈述。
(一)对体能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体能模块包括体能发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测量与评价体能水平的方法、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程序与方法、有效控制体重与改善体形的方法等内容”[1]。在实践操作中,“目前普遍认为体能应分为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技能有关的体能两大类”[2]。这些都为高中体能模块教学提供了方向,但在一线教师具体操作时,仍然遇到对体能概念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在构建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对“体能是什么”进行必要的认知。
身体运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刚性需求,身体运动是以身体动作为基础,只能当身体存在之物以身体运动形式表达一定象征意义时,才赋予生命意义。但不是所有的身体运动都能成为对人类身体发展和完善有意义的手段,唯独将身体运动的本能需求,通过身体动作演绎为动作技能,再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形成身体运动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人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军事防护、舞蹈艺术和身体发展等各种文化活动,进而更好地适应生存的各种环境。
人的身体运动以身体动作为基本单位,按照发展和完善身体的身体姿势、练习轨迹、练习负荷进行不断重复的身体练习,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能,进而形成促进身体运动能力的身体活动形式。体能是人适应生存环境、延续生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身体活动能力。
(二)构建体能教学内容的基础
构建体能模块内容须基于一定的基础。首先,要围绕身体动作发展、动作学习与控制的动作任务需求,结合获得良好发展的动作感觉、知觉和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动作信息能力,通过感知觉统合动作控制训练获得多样化动作体验,提高学生执行练习动作过程中的时间预判和空间预判能力;其次,高中阶段学生的心脏发育完善、肺功能和大中小肌群发展完善,在发展体能的过程中,主要以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力量、速度等为主;最后,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体育学习对自身生命发展和完善的意义,通过不断的身体练习,并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高中生在体育学习中,其身体练习主要以“应用意义学习”为主,辅以“动作符号学习”和“运动逻辑学习”的内容。学生身体練习的应用意义理解在运动逻辑学习和动作符号学习的基础之上,掌握了相应的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才能按照健身、竞技和娱乐的实际需要形成应用技能,进而形成终身体育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构建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框架
《课程标准(2017版)》的体能模块中,规定了11项教学内容,分别是“体能发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以及对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灵敏性、平衡能力、协调性、爆发力、速度、反应时等体能成分的具体要求”[1]。在实践操作时,对体能模块教学内容的构建,应该从高中生动作发展和身体练习的实情出发,结合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情况,形成适合于学生的体能模块教学内容。
(一)以动作概念为主的教学内容
从发展体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来看,大多采用动作技能的手段进行,因此,动作技能成为发展体能练习的基本内容。动作技能始于动作概念学习,动作概念的学习是“以特定的身体动作符号来形成动作技能记忆,是运动技能学习的初始阶段”[3]。发展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灵敏性、平衡能力、协调性、爆发力、速度、反应时等的练习,大多数以身体动作为基本单位,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形成的动作技能而组成的。因此,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之上,仍然需要进行动作符号概念内容的学习,既是对以前体育学习的总结与提升,同时又对高中阶段提出新要求。一是位移动作概念的内容,如,走、跑、跳、攀、爬、钻、左右滑步、前后滑步等;二是徒手动作概念的内容,如,站立,两臂向各种水平方向的平举、侧平举、斜上举、斜下举,各种手型、步型,平衡,屈体,伸展等;三是器械动作概念的内容,如,滚动、上手投掷、下手投掷,接球、踢球、运球、用器械击球,胸前传球、拍球、运球、垫球、扣球、支撑、悬垂、引体、摆动等。
(二)以动作技能为主的教学内容
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应身体动作概念之后,建立了发展体能锻炼的动作概念基础,可以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形成发展体能的动作技能,再将各种动作技能按照体能锻炼运动逻辑关系排列,就可形成丰富多彩的体能锻炼内容和形式。
1.动作技能的内容
发展体能的内容可由单个身体动作形成的动作技能组成,但要考虑利用动作技能发展体能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如,用引体向上发展男生的上肢力量。
2.组合技能的内容
为了学生体能发展的全面性,采用组合技能的设计方式,将多个不同动作技能按照一定目的和体能发展逻辑关系进行组合,以实现身体锻炼效率的最大化。如,发展心肺耐力采用“快速走+慢跑”,发展速度可采用“小步跑+后蹬跑+加速跑”,这里的“小步跑”和“后蹬跑”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3.巡回锻炼的内容
巡回锻炼法“是指在身体运动锻炼过程中,把几个到十几个身体运动内容在连续方便的地点设立锻炼站,健身者巡回到各站上去按各自负荷指标连续重复地进行一定次数运动的方法”[4]。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按照原有体能水平设计运动负荷,对体能差异较大的学生区别对待,并发展体能。如,高一男生体能练习:第1站(60m跑快速跑)+第2站(俯卧撑12次)+第3站(800m跑)的巡回练习内容。
(三)以锻炼计划为主的教学内容
发展体能的锻炼计划制订和实施是高中体能模块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按照体能模块的“内容要求”进行教学实施,达成“学业质量水平”,需要选择、设计和发展体能锻炼计划的教学内容。
1.体能锻炼的意识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知其身体在生命发展中的意义,通过创设发展体能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身体练习体验,进而形成发展体能锻炼计划意识。如,高一新生入学时进行“走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主题讲座,重点向学生诠释体能发展对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体能锻炼的知识
发展体能的锻炼知识主要包括:一是重复锻炼法、间歇锻炼法、连续锻炼法、变换锻炼法、巡回锻炼法等发展体能的基本方法;二是从身体动作到动作技能、从动作技能到运动技能的身体练习知识;三是体能锻炼评价的知识。如,将重复、间歇、连续、变换、巡回等5种锻炼方法与具体的动作技能结合;又如,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的动作技术规范;再如,通过体表特征、自测心率等进行体能锻炼评价的知识。
3.体能锻炼的方法
发展体能的锻炼方法要在具体的身体练习之中,学生通过练习将知识和方法融于具体身体运动中,才能认识和理解体能。一般来讲,发展体能的锻炼方法,主要有进行单个动作技能、组合动作技能、巡回练习锻炼的方法。要特别重视巡回锻炼法的使用,一般来讲,进行巡回锻炼至少要掌握3种以上的动作技能。
三、体能模块教学内容的实施要义
《课程标准(2017版)》将体能单独作为一个模块,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举借,同时也给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带来了困惑和挑战。在《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的体能模块实施6条教学提示,为体能模块教学指明了方向。但在实践操作中,当构建了相应的体能模块教学内容,可依照如下要义进行体能模块的教学实施。
(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在体能模块的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18学时的体能模块教学内容”放在高中三年中的什么时间段开设。虽然《课程标准(2017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体能模块教学通常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上半学期进行”[1],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基层体育教师对体能认识和理解的偏差,体能教学专业素养的不足,学生已有体育学习基础的局限,再加上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如,要在高一新生时学会“广播体操”),致使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上半学期很難完成体能模块的教学任务。笔者就2018年9月实施体能模块和2019年指导实施体能模块教学的经历,提出如下3种实施方式。
1.整体一次性实施
这种体能模块教学开设方式是在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上半学期完成,从高一新生开始授课,连续开设18学时。如,2018年9月笔者所经历的体能模块教学,就是典型的“整体一次性实施”,18个学时分3个教学单元进行实施。“第一教学单元设计成‘动作符号学习掌握动作概念,进行6个学时的教学;第二教学单元设计成‘运动逻辑学习懂得体能模式,进行8个学时的教学;第三教学单元设计成‘应用意义学习内化体能练习,进行4个学时的教学”[5]。
2.分散阶段性实施
将18个学时的体能模块教学内容,按照“发展体能的基本动作与动作技能”“发展体能的知识和方法”“发展体能的锻炼计划与实施”等,结合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情况,形成3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6学时,分散在高一、高二、高三进行开设。最好是在每个学年第一个学期的前半部分开设,一则是通过体能模块的教学,如高一进行发展速度的练习、高二进行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练习、高三进行发展心肺耐力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发展体能知识、方法和技能,为即将进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体育锻炼做相应的准备;再则,学生通过一个暑假的休整,体能有所下降,可以通过6学时左右体能练习强化,恢复学生的体能。
3.实时渗透性实施
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只有在具体的体能练习过程中认识和理解,才能形成体能练习的规范行为、运动认知和心理感受,进而达到较高的体能模块学业质量水平。因此,对于体能模块教学内容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要在具体的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进行实施。
(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实施
通过18学时的体能模块学习活动,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和技能,需要在相应的发展体能的身体活动中内化,才能成为发展体能的习惯。为此,应依据学校的体育文化资源情况,开展相应的发展体能的身体活动。
(三)在学生自主锻炼中的实施
学以致用,高中体能模块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自主应用于发展体能的日常体育锻炼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15、75.
[2]胡滨,陈世雄.正确认识体能合理安排高中阶段体能教学[J].体育教学,2019(2):4-6.
[3]邓若锋.运动技能学习层次构建[J].体育学刊,2018,25(1):11-16.
[4]邓若锋.高中健身知识技能教材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8):71-74.
[5]邓若锋,屈冬林,张友,等.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学校体育,2018(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