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16何宝珍

医疗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气腹肌瘤出血量

何宝珍

江西省瑞昌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瑞昌 332200)

目前,在妇科临床上,医疗人员广泛提倡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能够确保子宫的完整保存,促使生理功能恢复;且随着腹腔镜技术应用频率的增加,相关配套护理措施愈加完善[1],基于此,本研究选择12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旨在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26~49岁,平均(38.0±4.3)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2.5±0.5)年;多发肌瘤20例,肌壁间肌瘤18例,子宫颈部肌瘤15例,浆膜下肌瘤4例,阔韧带肌瘤3例。对照组年龄27~48岁,平均(37.8±3.9)岁;病程3个月至4年,平均(2.3±0.4)年;多发肌瘤18例,肌壁间肌瘤17例,子宫颈部肌瘤14例,浆膜下肌瘤6例,阔韧带肌瘤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与细胞学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均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师处理。

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传手册,告知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及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的认识,消除顾虑,增强治疗信心;由专业护理人员通过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予以心理疏导,并指导患者利用肌肉放松、深呼吸等方法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术前1 d,护理人员应访视病房,告知患者麻醉方法、术中配合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做好备皮等工作,帮助患者清洁脐孔部,预防感染的发生;术前3 d,护理人员应采用30%洁肤净液为患者冲洗阴道,预防术后逆行感染的发生。(2)术中护理: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告知其配合要点,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同时,为患者涂抹眼膏,预防头低脚高体位而引发结膜水肿;此外,帮助患者按摩下肢,预防长时间膀胱截石位而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和神经损伤。(3)术后护理:定期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及按摩下肢,并将空气波压力仪(ZEAO 泽澳医疗有限公司,UAM-8100型)绑贴在下肢,通电后调节时间为20 min,对患者进行干预,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以促使消化功能恢复;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嘱其术后6 h 进食流食,待正常排便后进食半流食,术后1周恢复正常饮食,摄入高营养食物;术后24 h 内密切观察腹壁切口,以便及时发现伤口渗液和出血情况,并进行更换敷料或压迫止血[将压迫止血器(上海益联医学仪器发展有限公司,KAS/H3008型)贴在患者伤口处]等处理;结合术中为患者建立人工气腹可能引发二氧化碳残留体内而导致皮下气肿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加强询问,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并提供低流量吸氧,并配合按摩,以促进气体排出;此外,应为患者进行保暖干预,并保护其私密部位,避免心理和身体不适。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建立气腹10 min 和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等应激指标水平;(3)比较两组术后肩背部疼痛、皮下血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60 118.9±21.6 105.3±45.2 5.7±0.8对照组 60 123.6±19.8 114.4±52.6 8.2±1.0 t 1.264 1.771 4.618 P>0.05 >0.05 <0.05

2.2 手术应激指标

两组建立气腹10 min 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段横向比较手术应激指标更平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应激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应激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建立气腹10 min 手术结束观察组 60 80.8±8.1 79.0±1.9对照组 60 87.6±4.2 84.3±4.2 t 5.773 8.906 P <0.05 <0.05组别 例数 平均动脉压(kPa)建立气腹10 min 手术结束观察组 60 11.7±0.6 11.2±0.5对照组 60 16.2±1.6 14.0±1.2 t 20.398 16.684 P<0.05 <0.05组别 例数 血糖(mmol/L) 建立气腹10 min 手术结束观察组 60 5.4±0.4 5.3±0.4对照组 60 6.0±0.5 6.0±0.4 t 7.258 9.585 P<0.05 <0.05

2.3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出现3例肩背部疼痛、1例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术后出现17例肩背部疼痛、3例皮下血肿、1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常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但由于腹腔镜应用时间相对较短,患者对其缺乏了解,加之受建立气腹和麻醉因素的影响,导致腹腔镜手术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与循环功能,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及时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2]。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是现代化护理体系的组成内容,应用后能够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促进其尽快康复[3]。其中,健康宣教有助于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稳定情绪;术前密切观察并予以针对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合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程的整体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建立气腹10 min 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段横向比较手术应激指标更平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不仅对手术应激指标的影响较小,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气腹肌瘤出血量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