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16狄富平胡钢伟刘文钊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经颅脑血管频谱

狄富平,胡钢伟,刘文钊(通信作者)

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 (浙江杭州 310007)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中老年疾病。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加之不良生活习惯及生活压力的影响,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脑血管疾病呈低龄化趋势且在我国病死原因中位列第一,因此,科学地诊断脑血管疾病利于对该疾病的预防、护理和后期治疗。经颅多普勒超声是借助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生理参数的一项无创性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1-2]。本研究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6例,女22例,年龄22~75岁,平均(40.0±5.0)岁,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研究会审核通过,且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GE 公司,LOGIQ-9型)对所有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二维超声频率设置为2.0~30.0 MHz,彩色超声频率设置为2.0 MHz,探测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双侧颈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等,其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等。

1.3 诊断标准

不同脑血管疾病的超声图像具有不同特征,具体如下。(1)颅内动脉瘤:彩色超声血流显像下可发现瘤体呈现椭圆形,并形成圆形的血流影,内部区域为蓝色和红色相间;多普勒超声明确显示,瘤体的血流速度低于载流动脉的血流速度且多为双向流,在舒张期末为断流,收缩期峰高而尖。(2)脑动静脉畸形:彩色超声血流显像下可发现病灶周围呈现形态不规则的五彩镶嵌异常血流图;动脉血流频谱图像显示十分明显的高流低阻,距离畸形血管团越近上述特征越明显。(3)烟雾病:彩色超声血流频谱可发现颅底动脉环解剖结构存在异常,尤其大脑后动脉血流束增粗明显且前动脉、中动脉主干走行消失;多普勒图像提示血流速度明显升高或降低,狭窄处流速升高明显,存在异常血管网,血流速度较低;此外,血流频谱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涵盖低流速频谱、低阻力频谱及波浪样频谱,探测颈部血管得知,部分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内动脉血管明显变细。(4)颈动脉海绵窦瘘:彩色超声血流图像提示患者颈内动脉流速明显升高,患侧颈内动脉流速和对侧颈内动脉流速呈现较大的差异;患者眼静脉增粗明显且血流频谱图像表示眼静脉中血流充盈,多普勒图像提示血流反向且呈现动脉化频谱;同时,患者患侧中动脉(图1)与前动脉(图2)流速降低明显,可探及海绵窦处出现大片状五彩血流,基底动脉(图3)流速可无明显改变[3-4]。(5)硬脑膜动静脉瘘:彩色超声血流图像提示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等供血动脉阻力指数降低;经颅多普勒超声可探测到患者颅内静脉、静脉窦和眼上静脉的血流速度异常增高,引流静脉继发增粗并可能出现逆向血流等异常多普勒波形。

图1 左侧大脑中动脉

图2 左侧大脑前动脉

图3 基底动脉

1.4 观察与评价指标

以DSA 诊断为金标准,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并将其与DSA 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估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

2 结果

以DSA 诊断为金标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颈动脉海绵窦瘘、烟雾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符合率分别为81.82%、96.30%、90.91%、100.00%、100.00%,总符合率为93.10%,见表1。

表1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血管疾病的符合率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以急性为主,好发于中老年群体。近年来,脑血管疾病逐渐呈现年轻化的特征[5]。脑电图、脑血流图检测、脑血管造影及脑脊液检查等均为该病常用的临床诊断方式。近年来,经颅多普勒超声被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可判断血管走行、血流方向及探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操作便利、无创、检查快捷等优点,主要探测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双侧颈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等,其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及平均流速等。准确科学的诊断能够帮助医师为患者制定适合其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案,利于快速康复,改善生命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与DSA 诊断结果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血管疾病的总符合率为93.10%,诊断效果显著。其中有4例与DSA 结果不符,可能与疾病发展后声像图表现有交叉有关。

经颅多普勒超声主要以血流速度的高低来评定血流状况,因大脑动脉在同等情况下的血管内径几乎固定不变,根据脑血流速度的降低或升高即可推测局部脑血流量的相应改变[3,6]。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时主要通过视觉的波形和听觉的超声信号反馈波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能较敏感地反映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如在检查脑动静脉畸形时彩色超声显示血流显像发现患者病灶周围呈现形态不规则的五彩镶嵌异常血流图,动脉血流频谱图像显示十分明显的高流低阻,距离畸形血管团越近上述特征越明显[7-8]。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要求操作人员掌握超声原理、多普勒效应、脑血管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等知识,且需具备一定的临床检查经验,才可保证合适的超声入射角度,最重要的是可将检查结果与临床分析相结合,尽可能减少人为测量误差。此外,探头应紧贴受检者皮肤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且不宜过重,避免出现挤走耦合剂的现象或引起患者不适。

DSA 虽然是血管检查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且费用较高,不宜作为大量筛查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首选,且在检查锁骨下动脉时可能会因造影的投射角度不当而造成漏诊。超声的血流频谱变化更为敏感,可与DSA 检查起到互补作用,如干预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为临床不同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客观的影像学和动力学依据;对已出现不可逆性脑组织损害的脑梗死患者、已确诊为脑血管闭塞的患者或计划保守治疗的脑血管狭窄患者,较宜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病因,此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实时、快捷、便利、可重复、价廉等优势,便于疾病治疗后的随访。

综上所述,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显著,可为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经颅脑血管频谱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法的经颅磁刺激信号去噪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频谱大师谈“频谱音乐”——法国作曲家缪哈伊访谈记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遥感卫星动力学频谱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