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2020-12-16田敬辉董华郭永涛张帆

医疗装备 2020年21期
关键词:显像剂弹丸动态

田敬辉,董华,郭永涛,张帆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 (天津 300211)

作为肾脏功能评价的重要核医学显像技术,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具有无创、检查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医师通过该检查可准确了解肾血流灌注、肾形态及排泄情况,还可准确评价肾小球滤过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1]。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医护人员操作水平、患者精神状态和依从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的显像质量较差[2]。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专业度,提升患者对肾动态显像检查的认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检查心态,为获得较理想的检查结果创造条件[3]。本研究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 000例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例。对照组男296例,女204例;年龄20~72岁,平均(42.67±4.42)岁;肾病综合征157例,间质性肾炎19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11例,IgA肾病34例;病程0.2~2.0年,平均(1.05±0.76)年。观察组男295例,女205例;年龄21~75岁,平均(43.89±5.57)岁;肾病综合征155例,间质性肾炎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10例,IgA肾病35例;病程0.1~3.0年,平均(1.24±0.8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4];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研究;患者意识清楚,认知正常。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或言语、认知异常;合并免疫功能障碍;治疗依从性差。

1.2 方法

采用GE公司Infinia Hawkeye 4 SPECT/CT,配置低能高分辨准直器,能峰140 keV,窗宽20%,矩阵128×128,采集视野包括双肾、输尿管和膀胱。药物采用原子高科同位素有限公司提供的99mTc-钆喷酸葡胺(DTPA),放射纯度均>98%,体积均<0.5 ml,“弹丸”式注射入肘静脉后,以2 s/帧(共30帧)迅速采集并记录显像剂通过腹主动脉、肾动脉及肾血管床的影像资料,然后以60 s/帧(共20帧)记录显像剂在肾脏的聚集及排泄情况,以分析双肾的血流灌注、形态、功能曲线等参数。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消毒,通过静脉“弹丸”注射的方式,使放射性核素呈“弹丸”状进入人体。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知识宣教、饮食指导、遵医嘱指导用药等。

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1)加强沟通:检查前30 min,以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者开展面对面交流,了解患者身体、心理及用药情况;针对受检前3 d内曾服用过利尿剂或接受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建议其更改检查日期;针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嘱其受检前先放开导尿管,排空膀胱,检查时夹闭导尿管;针对存在尿潴留的患者,先给予导尿再行检查;针对疼痛明显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或其他镇痛手段;女性患者检查时间应定在经期结束后3~7 d。(2)膀胱、静脉准备:检查前30 min,指导患者饮水300~500 ml,排空膀胱,去掉全身金属物品,如钥匙扣、手机、钱包等;嘱患者着宽松衣物,检查肘部静脉状态,静脉过细患者可先用热毛巾热敷15 min后,再行静脉穿刺。(3)心理护理:检查前,通过语言、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告知患者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相关知识,如操作过程、检查必要性、检查原理、检查时间、注意事项等;认真解答患者问题,告知检查的安全性及无创性,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引导患者树立积极的检查心态。(4)过程护理:检查前认真核对患者各项基础信息,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指导患者受检时取仰卧位,取解剖位,使探头与后背充分贴合,保持探头上方约1/2位置与肾对齐,检查膀胱视野;再次检查显像剂情况。(5)“弹丸”注射护理:选择2 ml注射器及7号针头,控制显像剂体积为0.3~0.5 ml(若显像剂体积过大,“弹丸”易分散;若体积过小,“弹丸”易残留);控制显像剂活度在111~148 Mbq范围内,避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选择24 h内未接受过静脉穿刺的静脉,以阻断深静脉为标准控制止血带松紧度;准确判断穿刺结果,回血量控制、“弹丸”正常为穿刺成功;注射结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抬高患者肘部,以棉签按压,避免显像剂溢出。(6)检查后护理:协助患者下床,再次用探头检查注射情况,确认无显像剂溢出;明确告知患者取结果时间,叮嘱患者检查结束后将棉签扔入垃圾桶中,避免棉签遗落于检查室中;嘱患者多饮水,适量摄入冬瓜、黑豆、黄瓜、韭菜、白萝卜等利尿食物,促进显像剂排出;嘱患者排便后及时冲洗便器,稀释放射性核素。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显像成功率,弹丸注射质量判定标准[5]:注射成功,在影像中划定的像素区域(reginal of interests,ROI)(圆形或矩形)内,腹主动脉曲线显示高耸放射峰,注射质量不佳,在ROI内,腹主动脉曲线未见明显峰,峰线早期有升高,后期呈平台状,注射失败,在ROI内,腹主动脉曲线未见明显峰,曲线稳定上升;显像效果评定标准[6]:显像成功,“弹丸”注射成功,肘部未见显像剂漏出,未见肾脏移位,显像质量不佳,“弹丸”注射质量一般,肘部可见约≤5%显像剂漏出,显像失败,“弹丸”注射失败,肘部显像剂漏出率约90%以上,肾脏位置移动。(2)比较两组检查依从性:自制检查依从性调查问卷表,以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个等级评估,检查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7]。(3)比较两组显像剂漏出、位置移动、“弹丸”注射欠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显像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像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显像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检查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检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查依从性比较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主要借助肾脏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显像剂,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获得肾血液灌流、肾功能、肾形态、肾排尿通畅性等多种指标,有助于准确评价肾脏功能,了解肾小球滤过率,该检查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7]。但患者由于缺乏对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的认知,检查时易出现过度紧张心理,加之检查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低、操作不当等因素影响,造成显像成功率较低[8]。护理干预是在显像检查前、中、后针对患者情况实施全面、系统的干预手段,以达到提升显像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优化检查结果的目的[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显像效果优于对照组,检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显像效果,增强患者的检查依从性。针对性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认知宣教、心理护理、过程护理、“弹丸”注射护理、检查后护理等系列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对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的认知,消除患者恐惧、害怕心理,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显像质量不佳或显像失败高危因素,提升操作专业性[10]。

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过程中,棉签按压位置错误、按压时间过短、静脉穿刺时针头刺入不当、静脉过细等可能导致显像剂漏出;患者精神过度紧张、输尿管痉挛可能导致显像质量差;卧姿不当、显像检查时随意改变姿势等可能导致照射位置移动[11]。针对性护理通过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树立治愈信心,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而优化护理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的显像成功率及检查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显像剂弹丸动态
国内动态
做PET/CT检查时喝的几瓶水有何作用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神秘的『弹丸』
二成份硒鼓Auger Mark问题浅析
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用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空化槽对弹丸水下运动特性的影响
动态
一种实用显像剂的研发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