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筛查与诊断

2020-12-16叶万平曾德辉曾安祥王胜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胃镜筛查准确率

叶万平 曾德辉 曾安祥 王胜炳

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作为一种形态学病变,主要是指上消化道正常黏膜发生隆起型的病变[1]。而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间质瘤、平滑肌瘤、异位胰腺以及纤维瘤等[2-3],但是上述多种病变类型在普通内镜下观察差异并不明显,故无法准确对病变性质进行判断[4]。另一方面,随着当前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超声内镜、电子胃镜和CT 等各类检查技术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率[5-6]。但是各类检查技术各有不足,例如CT 检查在病变较小或者是早期病变时,诊断率较低[7],而电子胃镜对于患者自主配合性要求较高,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不宜接受该检查,并且病理类型诊断率不高[8]。基于此,为系统比较电子胃镜、CT 和超声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于我院消化内科中心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行ESD 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的126 例,通过对比电子胃镜和CT 检查两者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临床筛查准确率,并对筛查问题病例进行超声内镜诊断,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评估CT、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以期为临床选择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筛查和诊断手段提供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于我院消化内科中心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行ESD 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的126 例,所有病例都是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后根据情况完善CT 和(或)超声内镜,最后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病理平滑肌瘤患者60 例,间质瘤患者44 例,异位胰腺患者5 例,脂肪瘤患者3 例,纤维瘤患者3 例,神经鞘瘤患者2 例、炎性息肉患者2 例,囊肿患者2 例,腺肌瘤患者1 例,淋巴管瘤患者1 例,其他类型患者3 例。126 例患者中男性56 名,女性70 名,患者年龄为16 ~79 岁,平均年龄(53.9±4.5)岁。本研究以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考虑为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患者,并同意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2)获得了病理检查结果的患者,并且至少具备超声内镜、电子胃镜和CT 三项检查中的两个;(3)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之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超声内镜检查后,发现不属于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患者;(2)无ESD 手术指征或不同意行ESD 患者;(3)没有获得病理检查结果的患者。

1.3 方法

1.3.1 超声内镜 本研究使用的超声内镜为GF-UE260-AL5,结合病灶大小、部位等,超声频率结合肿物大小选择不同频率,多为2.5 ~10.0 MHz,扫查范围为360°,采用脱气水浸泡法、水囊法或者两者联合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病灶的声像图特点,例如形态、回声、大小以及边界等。

1.3.2 电子胃镜 本研究所使用的电子胃镜为Olympus CV-290 胃镜主机以及HQ-290 电子胃镜。按照仪器标准流程观察患者病灶的声像图特点,例如形态、大小以及边界等。

1.3.3 CT 检查 患者常规空腹4 小时,接受检查前饮水500 mL 左右来保持胃肠道充盈状态,扫描层距和厚距一般是5 mm。

1.3.4 病理检查 在内镜下寻找患者病变黏膜,给予电针标记,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甘油果糖及美蓝,给予高频电切除,切除样本送病理学检查。

1.4 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电子胃镜和CT 检查两者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临床筛查准确率,并对筛查问题病例进行超声内镜诊断,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评估CT、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以期为临床选择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筛查和诊断手段提供理论参考。此处临床诊断准确率定义为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7.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电子胃镜和CT 检查在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诊断中的筛查准确率结果比较,电子胃镜的筛查准确率为100%(109/109),CT 检查的筛查准确率为50.0%(48/96),电子胃镜的筛查准确率高于CT(P<0.05)(见表1)。另一方面,从诊断诊断率比较,将电子胃镜筛查问题病例使用超声内镜进行进一步诊断,诊断准确率高达72.6%(90/124),而CT 检查的诊断仅为30.2%(29/96),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基于此,本研究认为相对于CT 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电子胃镜具有更大的优势。另一方面,相对于CT 检查,超声内镜作为一种观察食管、胃部以及肠道管壁病变情况的重要工具,具有灵巧便捷、能更直观的对病变的起源、回声特点、范围以及大小等进行判断,能提高对病变性质的诊断准确性,故而在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筛查及诊断中,电子胃镜与超声内镜联用更具优势。

表1 电子胃镜和CT 检查在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诊断中的筛查准确率对比

表2 CT 检查和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对比

3 讨论

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类型良多,在普通内镜下的形态学较为类似,且病变通常位于黏膜层以下,故而较难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类型进行准确区分[9-10]。基于此,为了为临床选择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手段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患者126 例,病例都是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后根据情况完善CT 和(或)超声内镜,最后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通过对比电子胃镜和CT 检查两者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临床筛查准确率,并对筛查问题病例进行超声内镜诊断,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评估CT、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以期为临床选择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筛查和诊断手段提供理论参考[11-12]。研究发现,相对于CT 检查而言,电子胃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筛选准确率更高,在电子胃镜检查基础上,结合病灶完善超声内镜检查,对管壁层次予以清晰显示,并根据回声特点、病变大小、起源层次等,对病变性质进行判断,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因此,电子胃镜与超声内镜联用,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超声内镜在临床诊断准确率事实上还并未到达100%,例如有相关研究发现,单纯超声内镜对小的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不高,但其能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高频电凝切除术提供很好的指导,可以很大地提高诊断准确率,这在侧面提示我们将超声内镜与黏膜下剥离术或高频电凝切除术相结合的临床诊治优势。与此同时,CT 检查虽在诊断准确率上有相对不足,却在诊断层面具有较大的普适性,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或者对不宜行胃镜、超声胃镜检查患者,具有优势,故在临床实际诊断工作的开展,依旧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13-14]。最后,鉴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少,后续建议继续开展对比不同的检查手段对于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类型的临床筛查、诊断准确率差异,以期为临床此类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全面和专业的参考。

综上所述,不同的检查手段可能对于不同病变类型的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的敏感度不同,但普通胃镜与超声内镜联用更具优势,对于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型病变类型的临床筛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胃镜筛查准确率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