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增强CT 联合双时相PET/CT 显像在肺炎型肺癌中的应用
2020-12-16李雨奇罗晓燕
李雨奇 罗晓燕
肺炎型肺癌主要是指影像学表现成肺炎征的肺癌,其发病患者在早期通常缺乏典型肺癌症状表现,并且影像征极为类似肺炎[1],导致多数患者病情发展至中晚期才得到确诊,使得有效治疗时机被延误,进而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2]。早期科学诊断是保证肺炎型肺癌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氟-18 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有助于准确表现肿瘤病灶的解剖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在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及评估中均能发挥良好作用[3]。为进一步提高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检查效果,本项研究中62 例肺炎型肺癌患者分别接受了胸部增强CT 检查、单时相PET/CT 及双时相18F-FDG PET/CT 检查,以患者的实验室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别评定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从而为肺炎型肺癌的临床诊断提出可靠建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62 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晓同意。纳入标准:(1)通过实验室病理检查确诊;(2)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及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中存在1项指标上升;(3)常规CT 扫描表现大片状或斑片状模糊影;(4)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排除标准:(1)已开展标准化治疗;(2)影像图像质量不佳。本组患者中男38 例,女24 例,年龄37 ~72 岁,平均(58.6±9.3)岁,主要症状表现中刺激性咳嗽59 例,白色黏液痰56 例,痰中带血28 例。
1.2 方法
依次针对患者开展胸部增强CT 检查、单时相PET/CT 及双时相PET/CT 检查,各项检查之间均间隔3 d 以上。
1.2.1 胸部增强CT 采用西门子CT 诊断仪,层厚与层间距分别为5 mm,螺距为1.0 ~1.5,矩阵512×512。采用非离子型碘海醇造影剂,以3 mL/s 速率经肘静脉注入1.5 mL/kg,待注射完毕30 ~45 s 后开展胸部CT 扫描,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肺底水平。
1.2.2 单时相PET/CT 在开展单时相PET/CT 检查前7 d 要求患者避免应用刺激促进骨髓造血药物,并于检查前禁食禁水6 h 以上,稳定调控血糖水平为3.1 ~6.7 mmol/L,经肘静脉注射18F-FDG 造影剂3.70 ~4.81 MBq/kg,注入造影剂后静息平卧60 min。使用通用PET/CT 诊断仪,层厚3.75 mm,准直5.00 mm,螺距1.250,扫描时间30 s。
1.2.3 双时相PET/CT 采取单时相PET/CT 相同方式开展检查,在获得第1 次扫描图像后60 ~90 min 再次进行延迟期显像,要求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平稳呼吸状态,促进CT 与PET 影像的高度匹配。获得CT图像后便进行PET扫描,扫描范围为颅顶至股骨中段,采取3D 扫描采集方式,依据患者身高进行头部与体部扫描,采集结束后根据CT 影像校正PET 图像,并对两种图像进行融合。
1.2.4 图像判读 邀请2 名影像科医师共同对图像判读,存在争议问题时共同商讨后确定判读结果。依次对CT 图像与PET/CT图像开展判读,肉眼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及形态等基本情况,标记感兴趣区后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2.5 时评定为恶性病变。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评估不同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记录患者的双时相18F-FDG PET/CT 代谢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胸部增强CT、单时相PET/CT、双时相18F-FDG PET/CT及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胸部增强CT 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 对肺炎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单项或联合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胸部增强CT、单时相PET/CT、双时相18F-FDG PET/CT 及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2.2 18F-FDG 代谢情况
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18F-FDG 代谢升高表现,最大标准摄取值为(7.53±2.65),延时期最大标准摄取值为(8.31±2.74),磨玻璃密度区中无18F-FDG 摄取,实体病灶区域存在18F-FDG 代谢升高。
3 讨论
肺炎型肺癌是特殊类型肺癌[4],其患者均存在类似肺炎的影像学表现[5],该疾病的发病人群较为广泛,并且缺乏典型早期症状表现[6],大多患者在进入中晚期后才能获得确诊,进而寻求科学准确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7]。临床发现多数肺炎型肺癌患者均具有肺炎样影像学改变[8],而黏液细胞型黏液腺癌为其主要病理类型[9]。既往临床常根据支气管伴行分支血管的影像表现来评定是否为肺炎型肺癌,在肺炎征象伴支气管管腔不规则变形、狭窄等影像征时可考虑为肺炎型肺癌,但常规CT 检查经常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还需持续改进肺炎型肺癌的诊断方法[10]。18F-FDG PET/CT 显像技术依靠病灶组织中18F-FDG 糖代谢情况来评定良恶性,但仍具有一定程度的误诊率[11]。在本项研究中62 例肺炎型肺癌患者分别接受了胸部增强CT、单时相PET/CT 与双时相18F-FDG PET/CT,研究发现胸部增强CT 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 的诊断准确率最高,而单纯胸部增强CT的准确率最低,表现出胸部增强CT 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对该疾病具有确切的诊断作用。李强等[12]研究中67 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也采取了相同的诊断方法,其报道表示胸部增强CT 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 对肺炎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1.04%,其准确率高于其他检查方式,认为该种检查方式最适宜使用在肺炎性肺癌的临床诊断中,与本研究结论相同。由于研究时间、样本量等方面限制,本研究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为避免研究结果偏倚,日后仍会持续开展研究,通过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保障研究结论的准确程度。
综上所述,胸部增强CT 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 诊断肺炎型肺癌的准确率较高,对尽早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