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 扫描技术在脑出血检查中的运用分析
2020-12-16屠媛芳
屠媛芳
(余姚市人民医院 浙江 余姚 315400)
脑出血属于脑血管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脑出血患者起病较急,需要及时接受对症治疗,所以临床诊断中更需要提高诊断准确度[1]。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的检查一般通过CT 扫描方式,CT 扫描能够获取患者颅内影像学资料,其图像的分辨率高、清晰且不具有伪影,能够提供给患者临床治疗较为明确的参考资料。但CT 扫描也具有一定不足,其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给患者健康水平形成影响[2]。为有效获取脑出血患者影像学资料并减低辐射剂量影响,本文以我院40 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剂量CT 扫描的方式进行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01 月至2019 年01 月入院检查的脑出血患者40 例,以传统剂量CT 扫描与低剂量CT 扫描分别为患者进行检查。其中,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7 例,患者年龄组成48 ~82 岁,平均年龄(63.4±4.3)岁。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与我院诊断并确认为脑出血;②患者自愿接受常规CT 扫描与低剂量CT 扫描两种诊断措施;③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明确,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家属同意;④患者未合并较严重的脏器疾病,如肾功能衰竭等。
1.2 方法
全部脑出血患者皆接受常规CT 扫描检查与低剂量CT扫描检查。在常规CT 扫描检查中,管电压确定为130kv,管电流确定为240mAs。低剂量CT 扫描检查中,管电压确定为130kv,管电流选择自动控制方式。患者CT 扫描基线为听眦线,由下至上扫描至头顶部[3]。
在患者接受两种CT 扫描方式后获得影像学资料与图像,由我院CT 诊断科的全部医师进行影像学图像的诊断,根据影像学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对比度、伪影情况、病灶、脑室系统观察结果等,将影像学图像分为不同等级。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影像学图像在专家诊断后的分级结果进行比较,以分三个等级为宜,包括:较好、一般、差。影像学图像清晰度较高、分辨率较高、对比度较好、无伪影情况、病灶清楚、脑室系统清楚表示为较好;影像学图像清晰度差、分辨率差、对比度差、有伪影情况、病灶不清楚、脑室系统不清楚表示为差;其余情况表示为一般,包括专家诊断分歧争议,某部分参数不符合整体标准等[4]。
另外,获取两组诊断模式下的CT 容积剂量指数,进行平均数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患者的两组影像学资料在比较中,CT 容积剂量指数、分级结果皆需要进行统计分析,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以统计学结果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CT 扫描组在影像图分级中,表示为较好的有36组,表示为一般的有4 组,无较差级别图像资料。低剂量CT 扫描组中,影像图分级表示为较好的有36 组,表示为一般的有4 组,无较差级别图像资料。根据两组影像学资料的比较,确定在同一脑出血患者的影像学图像分级结果上具有一致性。
CT 容积剂量指数表示,常规CT 扫描检查组的辐射剂量平均为45.89mGy,而低剂量CT 扫描中辐射剂量平均为37.34mGy,低剂量CT 扫描的平均辐射剂量明显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分析与讨论
脑出血是颅内血管破裂的一种临床疾病,由于其不具有外伤实质性,所以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获取患者颅内影像,才能够判断患者伤情情况,给出较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临床上以CT 扫描检查的方式获取患者的脑部影像学资料,形成对患者颅内出血情况的诊断,为有效降低CT 扫描检查时对患者形成的辐射影响,在CT 扫描检查措施上还需要进行优化。本次研究实验证明,以低剂量CT 扫描检查方式获取的影像学图像具有较好清晰度、分辨率高、无伪影、对比度较好,对脑出血患者病灶情况与脑室系统出血情况能够较好体现,在影像学图像上与常规CT 扫描的分级结果相同,影像学图像具有一致性,且低剂量CT 扫描检查在辐射剂量上明显较常规CT 扫描低,这都说明低剂量CT 扫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低剂量CT扫描能够形成与常规CT 扫描相似的影像学图像,且能够降低对患者形成的辐射影响,所以临床上可采用低剂量CT 扫描方式,为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