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会计调整准则的高校会计核算衔接研究
2020-12-16邵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邵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对于高校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完善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能够让决策者对于相应会计时期内高校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够对上一阶段的具体决策正确性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完整披露高校的相应会计信息,使高校经济活动相关情况受到监督和管理,这对于高校朝正确方向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来看,高校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会计核算工作自然要遵守政府会计相关要求。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整体质量对于国家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国家对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投入也越来越大,同时高校自身也通过教育以及科研等相关经济活动获取相应的收入,从整体上来看当下高校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经济流量是比较大的,想要让高校获得更好地发展,那么就要让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利用相应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效力。而政府会计相关工作为了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同时保障会计调整工作的科学进行,还要确立相应的会计调整准则让会计核算过程中涉及到的会计调整工作有章可循,因此政府会计调整准则是必然实施的,其对于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也是实际存在的,想要强化政府会计调整准则实施后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本文也将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研究,
政府会计调整准则出台原因分析
(一)健全相应体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不仅要通力合作做好我国所有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当然也要做好政府会计的相关工作,政府会计工作对于推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当前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相应的国有资金分配以及相应的监督管理等工作均有重要意义,而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则是我们保障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符合相关要求并根据要求披露自身会计信息接受监督管理的基础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要确保对政府财政收支情况有全面而准确了解就必须有相应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这其中不仅要包含各种确认或可能变更情况同时还要包含日后事项披露等与会计核算以及监督管理工作相关的内容[1]。
(二)会计调整不规范缺乏明确的调整准则
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其实很少进行会计调整,也正因如此相应单位在一系列会计调整实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目前来看,会计调整内容包含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变更,而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相应变更的过程中其实没有明确的会计调整准则,在此类会计实务进行过程中具体应该如何进行调整以及调整后如何做好日后报告工作等都依托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那么这种情况下其具体调整情况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就取决于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了,但是在没有相应会计调整准则的情况下单凭会计工作人员的自身判断去进行调整会带有较强的主观意识,这对于会计调整工作来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一定要确立政府会计调整准则用以规范会计调整工作[2]。
(三)保障制度与准则共同作用的政府会计体系完整
政府会计体系主要依靠制度与准则这两个部分来保障整个体系的完整,二者都能够对相关的政府会计工作起到规范作用,而新政府会计准则从制度层面来对会计变更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规范,而在准则方面则尚未形成统一的要求。由于制度与准则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够保障会计调整工作科学进行,而之前我们在准则方面一直处于缺失状态,这导致很多政府会计调整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依托于准则相关内容的约束,那么其整体科学性就比较差,容易造成工作不统一的不利情况。
高校会计核算衔接措施
(一)注意选择会计政策变更方法
通常情况下会计政策不会随意发生变化,因为会计政策变化通常会引起整体会计工作的变化,在没有特定条件时会计政策通常保持稳定,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对不同会计期间内相关单位会计核算情况进行比对,一旦会计政策变更那么由于核算具体方式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那么就不能针对两种会计政策下的核算数据进行对比。对于高校来讲,会计政策变化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根据国家会计政策变化而进行调整。国家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需要对相应的会计政策进行阶段性调整,而这种情况下高校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自然要遵循新的制度,而且要针对性的进行会计政策调整内容研究,充分了解调整后其对于高校会计核算工作造成的影响,并且根据要求使用符合新规的核算方法来进行会计处理。第二是自行变更,这种情况主要是针对现行会计政策对照高校实际会计核算情况找到了更科学、更能精确反应实际情况的会计政策,自行变更通常情况下对高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在自行变更过程中不仅要符合国家现行会计准则同时还要保障变更后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以更科学更精确的表达形式来进行会计处理[3]。
(二)最大限度提升专业判断力强化估计变更能力
从企业会计估计变更的角度上来看,需要进行会计估计变更主要是因为原有作为估计标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或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积累了更多的会计处理经验,并依托于经验人为对未来态势做出了不同的判断。而对于高校来讲,会计调整工作中会计估计变更应用的场景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说高校会计估计变更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会计估计变更工作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而且需要相应的会计人员具有比较敏锐的嗅觉,通常来讲高校会计估计变更主要是通过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经验判断出了一些需要进行变更的内容,根据其专业素质认为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调整。目前高校会计估计变更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未来适用法,即针对估计变革以前的会计数据不进行追溯,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通常来讲对不会对未来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便于直接操作。当前高校会计估计变更工作中可能有一部分属于比价模糊的、不太好确认具体属于估计变更还是政策变更的,此类会计调整在不影响未来会计核算工作的情况下可以视作会计估计变更[4]。
(三)做好会计差错更正工作
对于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来讲,错账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导致错账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包括输入错误、理解性错误、对事实认识不清等都有可能导致错账出现,而一旦出现错账就涉及到会计差错更正,而会计差错更正工作必须严格遵照相应的会计基础,要弄清错账的来龙去脉,深入找出导致错账的原因。如果相应会计数据属于错账范畴,那么一定要对错账进行分类,不同错账在实际更正过程中具体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因为要遵守相应的会计基础,做好分类后再以正确的数据进行更正,保障后续会计核算工作中应用更正后的会计信息能够得到正确的核算报表,这样才能够确保相应的差错更正符合政府会计调整准则,做到与相关准则的契合,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合规性。
结束语
政府会计调整准则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所要重点关心的会计会计准则,会计调整工作贯穿于整个会计核算工作之中,不论是政策变更还是估计变更亦或是差错变更,只要我们进行会计调整,那么就应该遵照政府会计调整准则去执行相应的会计调整工作。高校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会计核算工作必须严格遵照政府会计准则进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发布的政府会计调整准则自正式实施之日起就将成为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进行会计调整的绝对依据,认真研究相关准则要求,与自身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提升高校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是我们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