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

2020-12-16刘子群郑庆昌

关键词:文化自觉主体农民

刘子群, 郑庆昌

(1.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 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二十三章专门指出: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1]。乡风文明建设契合了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自觉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统一村落社区群体行为和思想,形成特定集体心理,营造敢于进取的思想文化环境,推动农民思维创新,培育良好家风民风,维护乡村社会稳定。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自觉是主体在文化活动、文化反思、文化塑造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意识和心理。要实现文化自觉就要充分认识人作为实践主体存在的价值,并自觉的作用于文化实践中。任何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不可能自发形成,它需要主体努力,需要自觉意识,自觉提高本土文化实力。唯有农民实现“文化自觉”,乡村才能实现文化振兴。

(一) 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自觉”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2]。文化自觉是人对文化功能自觉能动性的反思,使文化摆脱异化,从而在“自知之明”中回归到自身,其本质是人能动的认识文化发展规律并依据规律对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创造。人能否意识到主体自身在文化中作用,并回归到文化实践本体中是文化是否自觉的根本标准和目标。

(二) 文化自觉的主体价值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作用于文化客体,用马克思人的主体性理论分析,人对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人对文化有创造作用

文化生产是一种创造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文化自觉是人在文化继承和对话中(实践中),出于对“文化内涵”和“实践理性”的“自知”构成的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文化实践观,是文化创造性和超越性的内在要求。

2. 人对文化有启动作用

文化是一种被动的存在,不会自动满足人,只有当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激活文化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是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人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着文化的人和人的文化。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以及存在状态的变更,归根结底取决于现实的个体及以人为主体的物质生产实践,人的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将人的内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的对象化活动。“文化自觉”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主体实践的自觉。

3. 人对文化有调节作用

人在对象化活动中懂得把自己的目的、愿望、理想等内在的精神文化物化到对象上,从而形成了文化的客体存在形式或广义文化观所言说的物质文化。文化功能发挥得如何取决于人这一主体生产力,只有主体把握文化价值,自由的调节文化发展内部诸因素的关系,人尽其才,才能按照主体的需要从整体上发挥文化的功能。

二、农民“文化自觉”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 “文化自觉”缺失的表现

1. 对乡村文化历史缺乏自知之明

我蹲在沙地上用心观察,沙葱的叶子是实心的(韭菜的叶子也是实心的,但却是扁的。葱的叶子是空心的,实际上是气孔,可以呼吸),用手使劲儿捻一捻,会捻出绿色的汁液,很黏稠。

自知之明是在反思思维中认知自我的心灵智慧,乡村文化发展水平较弱与农民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尊崇程度的降低有密切联系。费孝通先生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农村居民一旦对乡村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和发自内心的尊崇后,便能主动担起继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责任,进而实现文化自觉达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然而,目前,多数农民对乡村文化甚至是本土文化缺乏认知,根据福州市乡村振兴调研,部分村庄以“文化+”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从人文景观建设到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大量资金,看似发展前景光明,但问及乡村文化是如何发展及历史源头问题时,农村居民回答不出。打着文化振兴的旗号,依靠“文化+”发展乡村,却对自身文化来源一概不知,这样的情况绝不是个例。以发展文化为主的乡村“文化自觉”意识程度是亦是如此,何谈其他乡村。

2. 对外来文化缺乏鉴别能力

人一旦缺乏“文化自觉”便无法对事物形成有效的理解和反思,易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具体到农民身上就是对外来文化(比如城市文化)缺乏鉴别能力,盲目地崇拜与模仿。新时代文化是否振兴逐渐成为评价乡村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但乡村文化发展显得不尽人意。根据调研,一方面,农民对外来文化的不加反思的吸收或放弃,出现认为传统价值观念不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乡村传统节日不如西方节日有内涵、民间传统工艺登不了台面、留在农村不如在城市有前途等一些错误观念,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空虚、赌博、色情文化乘虚而入。另一方面,农民对自身原有的和正在经历的文化认知缺乏理解,盲目学习城市文化建设,过分强调规模、比拼速度,忽视对乡村文化底蕴的深入调研、科学规划以及全面论证,导致大量文化资源浪费、闲置甚至被破坏。对外来文化缺乏鉴别能力,盲目跟风学习,摒弃传统文化的中国农村出现“千村一面”的窘困境地,走进农村,高楼林立,图书馆、歌剧院等现代文化设施建设在乡村比比皆是。

3. 对乡村文化缺乏温情与敬意

文化自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的“主体性”以及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乡村文化的振兴同其他振兴一样,需要具有主体力量的人集中智慧和情感并自觉能动作用于实践完成,为此主体在文化建设中温情与敬意的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自觉能动情感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显然没有被发挥出来。根据调研,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被“强制”供给,专职人员一味按照上级指示,千篇一律的城市文化活动向乡村输入,无增添任何体现本土特色的文化,农民对此无法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物质基础上,农民意识上的文化建设和现实上的文化建设不相适应,对乡村文化建设缺乏温情敬意,表现为漠不关心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度。

4. 对乡村文化发展规律缺乏正确认知

文化自觉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理解和反思,新时代乡村各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唯有自觉深入地研究乡村文化发展的规律并指导实际工作,才能实现文化自觉,推动文化振兴。目前,农民对乡村文化发展规律缺乏正确认知,一方面,农村大多数青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乡村现存主体以老人、幼儿、妇女为主,文化活动相对较少且缺乏先进文化和技术的武装,理论水平不够,创新性不强,无法完全掌握当前的文化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乡村中的文化工作人员基本由乡镇统一指派和管理,指派的专职人员较少,深入各村了解具体文化发展情况困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也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农民在内外均无法掌握乡村文化发展规律的现状中自然无法实现“文化自觉”。

(二) 原因分析

1. 内部因素

农民主体并未充分认识到自身作用。放眼乡村发展历程,农民思想受传统约束,独立意识普遍匮乏,存在依赖心理,习惯性的服从领导的安排及指挥,未真正的认清自身被法律赋予的权利及义务,造成执行国家政策和面对政治展现普遍冷淡态度,主人翁意识非常薄弱。崇拜、信赖和依赖权威的思想观念,使农民主体地位被严重的削减,最终导致其作用因创新、参与及自主意识缺乏而无法有效发挥。

2. 外部因素

第一,乡村文化发展因城乡发展不均而受到制约。我国的城乡差距基于城乡分工出现后便已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愈发严重,乡村在文化生活、收入水平及职业机会等方面和城市相比处于劣势,因此“乡村比不上城市”的意识逐渐形成。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城乡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的对立;改革开放后,城乡差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及发展而逐渐缩小,然而较大差距仍存在于整体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实施,城乡经济差距逐渐减小,但文化差距的总趋势并没有改变。城乡发展不均造成乡村的文化发展空间不断被压缩,文化遗产自然性颓废,乡土文化面临岌岌可危的境地。

第二,主体价值基于传播外来文化带来选择影响。乡村文化知识获取的途径因互联网的普及变得多样,城市浓厚的文化气息及灯红酒绿的形象通过大众传媒的发展演绎给农民,也从侧面传递愚昧无知、贫穷落后的乡村形象。长此以往,乡村文化不及城市文化的偏见在人们的认知中逐渐形成,农民的价值观也反受其影响,本土文化随之不再被农民尊崇认同。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明被贴上了落后的生活观念及生产方式的标签,人们逐渐认为摒弃农耕文明,踏上城市化道路才能将我国现代化变为现实。

三、农民“文化自觉”实现的路径探索

文化自觉是个艰苦的探索过程,与主体的理性高度、觉悟水平、认识能力有直接关系。农民“文化自觉”的实现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是相辅相成的。落实文化自觉是乡村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实现文化振兴的前提基础和内在动力,农民只有实现“文化自觉”才能按照乡村发展规律,积极主动参与建设与创新。要实现“文化自觉”其一般路径在于注重农民内在根植力的培养,即通过实践(文化建设)发挥主体自身的作用实现“文化自觉”。

(一) 梳理村落历史脉络,强化主体认知

文化自觉实现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上。“文化之根”作为文化的一种共同体,具有从各层面形成文化自觉与向心力的作用。追“本”溯“源”,并不是一味地向传统靠拢回忆过去,而是通过挖掘“源头”“本质”的价值共通性,结合新时代发展状况好好加以利用。乡村应将文化寻根项目任务纳入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激发村民兴趣,一同参与寻根计划;制定完整寻根计划及具体工作安排,组织各行政村按照实际情况认真执行规划方案;梳理收集到的乡村的历史历程、礼仪风俗和生活模式等文化资源,并建立起档案和数据库,以便查询与传播,进而形成“文化自觉”。例如: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古镇,为加强青年村民对本土文化认知,形成一定的文化自觉,定期组织村民开展“老人故事会”活动,聆听村里老人讲述本村历史进程或真实英雄事迹,并做好记录加大宣传。这样的做法既强化主体认知,又利于本土文化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形成一种自豪感和归属感,进而自觉继承和传播本土优秀文化。

(二) 构建特色文化地标,重拾主体记忆

文化自觉实现建立在对“根”的继承上。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根本依托。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若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文化则必然失去原本的灵魂。对“根”的继承应从建立一个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和认同地方开始,而文化地标是一地浓缩、凝聚、集中反映和折射的缩影区,其作用在于不仅见证一个地方变化发展,更见证了文化的传承,让农民无处安放的乡愁回到原处,重拾乡愁记忆空间。其实质就是一个建立文化认同感的过程,有助于形成一种文化共识,是塑造和引领地方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各地通过利用闲置乡村公共场所积极的建立特色文化地标,让更多村民参与创造文化,在继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激发出全村人民享受的文化热情实现“文化自觉”。例如:浙江大多农村,利用乡村闲置的一些旧祠堂、旧戏台等场地翻修改造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在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礼仪风俗举办文娱、宣讲、知识评比等活动,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为实现农村群众文化自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三) 按需开展文化活动,深化主体认同

文化自觉的实现应建立在对“真”的批判与发展上。人是自然存在物,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需求也是多样的,人的实践是自觉能动的,即按照自身的需求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农民对文化缺乏温情敬意与当地文化活动的供给有关,文化活动是文化内涵的表达以及传承的载体,按需举办活动是文化自觉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机制、走访民意调查、奖励补给等渠道分析农民文化需求,按需增加乡村公共文化供给,弥补当前供给不足的情况,指引文化主体提供喜闻乐见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深化主体认同,形成文化自觉。要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融入性较高的文化活动,吸引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让农民群众通过参与活动深化对本地文化的认识,体会本地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对本地文化的认同。例如:福建一些地方通过乡音大合唱、戏剧等方式,推出文化精品,让农民能够在不出门、少消费的情况下就能欣赏到优秀的文化作品。乡音是乡村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着其他文化活动无可替代的融入性与认同感。

(四) 探索文化发展规律,提高自主创新

文化自觉的实现体现在对文化发展趋向的规律把握与持续指引上,掌握文化发展规律一靠积累,二靠创新,即“扬弃”。文化创新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赖以维持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根本保证。要扩大农村基础教育面,培育更多优秀的文化人才,农民是乡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力量,只有加强素质教育,才能更好掌握乡村文化发展规律。如普及农村高中教育,在学习基础教育的同时注入本土文化的学习,毕竟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熟悉程度相对较高,接受理解并创新难度较小。要制定文化人才引进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鼓励、奖励和重用文化人才。利用文化人才指引农民掌握文化发展规律,实现文化自觉,主动参与文化建设。如在提高农村地区文化建设队伍的待遇的基础上,充分相信人才,接受大量文化知识的乡贤。在本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中难免有摩擦,只有相信人才,让他们在不断取得的成就中找到留下来的理由,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才能吸引来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主体农民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耕牛和农民
论碳审计主体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