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词教学中对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0-12-16倪佩芳江苏镇江索普初级中学
倪佩芳 (江苏镇江索普初级中学)
古诗词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古诗词单元时,强调多次地朗读背诵,希望得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了知识的机械性,难以深度拓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要进行适当调整,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古人富有深意而又细腻的情感。
一、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古诗词的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在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上的文本教学。中学教师要善于把握古诗词教学中的节奏,利用它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受诗词课堂的美好。对于学生的古诗词的审美能力培养就是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学生可以通过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与教师进行诗词沟通,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哲理之美和情感之美。因此,学生的文化底蕴必然会在诗词世界中融会贯通,大放异彩,从而在培养自我的审美基础上丰富情感,涵养自己的人文精神,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
二、现阶段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新课改要求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咬文嚼字”方面,对于教师的指导性教学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思想文化、审美认知能力的全方面发展。但纵观现阶段的中学古诗词教学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教学的格式化。在中学的古诗词教学里,部分教师没有对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具备的节奏性教学规划做出清楚的认知,忽略了诗词里所饱含的韵味和意象。教学古诗词像教学现代文学小说一样过分地追求单个词句的推敲,容易造成诗词教学的死板枯燥,这样就流失了古诗词中所存在的意境情感之美,使它变成了一个冰冷的教学素材,破坏了古诗词文化在中华文学宝库里的继承和发展。
三、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来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
1.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第一任教师,是人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有了兴趣,人们可以因为自己喜欢的事物尽心尽力,从而获得较大的成就。因此,教师以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基础展开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特性,让学生在一个温和渐进的过程中学习进步,学习古诗词的基本组成,体会其中一类技巧性用法,通过综合感受技巧与情感,发现故事中蕴含的深层次的美意。
比如,在学习《观沧海》时,教师要善于从古诗中寻找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词汇,如碣石、沧海,用简单的词汇、诗句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用极为简练的用语描绘了最为壮阔的画面,抒发了曹操的壮志豪情。教师向学生展示古诗词中的奥妙之处,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诗词中画面的向往之情,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更加强劲,学生能够独立地从古诗词中感受到古人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从学生兴趣出发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找寻古诗词的美意,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2.创造具有诗意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无形且重要的,富有古风气息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更深层地感受古诗奥秘,学生在富有诗意的学习环境中成长,有助于培养学生古诗词审美能力。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形而又显著的,让学生沉浸在故事学习的氛围中,能够逐步提升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古诗词审美能力时,要侧重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诗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步提升审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灵活多变的方式向学生渗透古诗的美。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感触较大的古诗译成唯美的小短文,当成课外阅读素材,让学生在长时间的积累中提升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古诗,烘托教材中古诗词的导学气氛,让学生在课外古诗的熏陶下,感受古人谦逊、有礼、正直的处世态度,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风韵,提升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这一角度出发,逐步摆脱过去生硬,枯燥的教学方法。
创造富有诗意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注重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有许多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富有诗意的学习环境,只要教学方法正确,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能显著提升。有了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就能摆正对于古诗的学习态度,从而感受到古人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要真正感受故事的历史、诗词的由来,深刻理解古诗的含义,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要注重培养中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古诗词的深度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果学生想象力匮乏,自然无法想到诗句隐藏的景象。但如果学生想象力丰富,能够轻松地转换诗句中的美景,语文课堂自然就会变得十分高效,如果学生可以想象诗句描绘的波澜壮阔的景象,感受诗句中透露出的壮阔、和谐之景,感受诗人写诗时潇洒的状态,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能够提升。
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在脑海里感受古诗的魅力,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体会诗句中透露出的细腻的情感,在景、情两者的深层融合下,显著提升学生古诗词的审美能力。
4.从名句入手,感悟情感色彩
一首诗词涵盖了诗人大量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寄托。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往往因为自身的审美能力尚且不足,不能有效地品析古诗词中的名句,不能充分挖掘出潜藏在名句中的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往往对古诗词的教学产生低效的学习认知。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古诗词中名句的出现,指导学生完成与诗人情感的契合。
例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本诗的末尾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暖和的春风又一次的吹进了江南的田野之中,这一轮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能够照着我带我回去故乡。”教师首先向学生们描绘了一幅这样的情感画面,接着向学生强调了“绿”这个字并对“绿”字单独做了一个完整的解析。“‘绿’即是本诗的主旨,诗人因为感受到朝廷官场上的政治矛盾的尖锐,要重回官场,不能返乡。因此对大自然充满了无尽的热爱和向往,‘绿’字正是对大自然的寄托,也暗示了作者想要归隐故乡的心态。”进而迸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思想情感。
通过总结《泊船瓜洲》里的名句,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地通过对单句的理解目的全诗的中心思想,有利于学生掌握对古诗词理解的运用方法,从而对结构化地认知全诗的情感色调,提升了学生古诗词鉴赏的审美能力。
5.利用古诗词进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在古诗词鉴赏中的应用,是提升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因为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来具体化诗词中的意象,并带领学生进行情境品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学生能够在情境模式下通过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德育品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行为规范,体验直击诗人心灵的碰撞。对古诗词进行情境教学是一种最直观、最能够接近诗人情感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时,教师就利用情境教学来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这首是诗人送别友人辛渐时创作的,但本诗的情感主调并不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而是寄托对故乡和亲友的挂念。其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就非常有意境。教师通过视频描绘和讲故事的方式来使学生快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让他们感受诗人当时所处的朝代背景,诗人以“玉壶”自喻,表现他对官场上争名夺利的厌恶和对故乡友人真正的深情。诗人挽着友人的手仔细地叮嘱以及对完成抱负后回归故乡的情感流露的场面仿佛就出现在了学生的眼前,使得学生的心灵直接受到了冲击,激发出学生美好的情感。
古诗词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诗人的气概,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启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灵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改革,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够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