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硕士创新人才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0-12-16张清安赵武奇宋树杰
张清安,赵武奇,宋树杰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创新人才,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食品工程硕士作为一种专业学位,主要是为食品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能创新性解决食品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1]。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要有高质量的培养方案作保障外,还要有一批高质量的导师团队。但遗憾的是缺乏实质性的导师团队,这已成为当前工程硕士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瓶颈。
1 导师在培养食品工程硕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导师对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到位
食品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懂技术、懂管理、能准确把握食品行业发展的技术精英。一般来说,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学位论文选题和生产实践实习是否能真真正正与其培养目标一致,是衡量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对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到位,不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程硕士论文选题与企业需求脱节,本来按照培养要求工程硕士至少要去企业实习6个月,参加企业一线生产,了解企业各个环节的生产情况,并将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再将研究结果反馈给企业再次实践以验证其可行性。由于导师认识不到位,使工程硕士的培养还遵循着学硕的模式,如要求学生以发高档次文章为毕业前提,基本不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也不与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食品工程硕士人才,这些都偏离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即便有部分导师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习,但大多针对性不强、实践内容甚至于与研究方向无关联,导致企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
除了论文选题不符合培养目标外,导师对工程硕士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还表现在课程内容讲授方面。由于工程硕士课程大多由学术型导师授课,课堂上老师们往往偏重于理论讲述,缺少实践经验的传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工厂看到许多设备、加工工序及操作应用实则无从下手,从而手足无措。工程硕士的课程讲授,既要面宽、又要实用,更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论联系实践紧密。
1.2 青年导师自身工程素养有待提高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抓手,其个人修养、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都影响着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因此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创新型工程硕士人才的关键。由于受“教师博士率”指挥棒的导向,目前导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基本都是直接来自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博士,多数缺少企业工作实践经历,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机会少。年轻导师的课题一般以纵向基础研究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基金等,多以发表SCI论文主要研究目标)为主,企业横向应用研究课题较少,导师队伍的现存知识结构并不适合指导应用性较强的工程硕士。但在遴选导师时,年轻教师往往首先申请并被遴选的也是指导工程硕士的资格[2]。
1.3 部分企业导师责任心不强
鉴于工程硕士的特点以及单导师制培养存在的问题,学院也尝试遴选了一批企业导师,采用双导师培养模式。校内导师负责理论课知识,校外导师负责学生的企业实践环节,以期通过双导师制来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如学生在工厂实习及撰写论文过程中并不顺利,企业课题不适合撰写论文,因管理体制等原因校内外导师有时相互推诿导致对学生辅导出现盲区。另外,企业导师一般都属于企业骨干,工作较为繁忙,由于兼职身份仅享有导师头衔而不享受待遇,亦不具备实质指导权力和指导路径,决定了其参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不高[3]。
2 导师团队培养食品工程硕士创新人才模式的构建
2.1 建立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鉴于校内单导师或“校内+校外”双导师培养都存在问题,与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硕士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有一定偏离,所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对新工科工程创新人才的要求。同时,工程硕士导师与工程硕士数量之间的极大比例倒逼传统单导师培养模式的改革。由于体制原因,在遴选导师上岗方面,出现了食品工程硕士导师比学术学位导师更易上岗的情况,致使导师数量快速增长,而每年所招学生数量几乎不增长,最终出现了每个导师的招生指标锐减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开展导师团队指导制。
导师团队培养模式,是指由相关研究方向的多名导师组成一个团队来共同指导研究生。其显著特点是成员优势互补、团队协同指导。毕竟导师团队成员的成长经历、性格、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和研究特长均有所不同,团队指导有利于发挥互补优势、拓展思维,给学生提供多维度思考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导师团队培养模式一方面避免了“放羊”式培养,另一方面还弥补了过去单一导师指导下带来的知识面不宽、专业领域过窄的缺陷。研究生也可以感受不同导师的人格魅力、思维方式熏陶,博采众长、开阔视野,促进学术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2.2 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2.2.1 以研究团队为基础,整合校内现有资源,构建学院知识结构互补、志同道合的校内指导教师团队
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工程硕士创新人才不仅需要传统的食品加工知识,还需要营养、大健康、大数据、信息融合、人文科技、工程伦理、过程模拟、风险投资等方面的知识,显然这是一个导师难以完成的任务。但在一个学校层面,组建这样知识融合体是可能的。比如作者所在的食品物理加工技术创新研究团队,其组成就是由具有生物、物理、化学、工程和食品加工等背景的教师组成;现在如果能把数学、计算机、信息等方面乐意从事交叉学科的教师也整合到原有的研究团队里面,这样的话就可以构建出一只优秀的“校内教师团队”。当然,教师团队的每一名教师不一定就是具有指导资格的导师,但他完全可以作为团队的成员参与指导。毕竟,要把每个知名教授导师组合起来是相当具有难度的一件事。因此,校内教师团队组建时,一定要不拘一格,只要能互补团队在知识背景、性格等方面的劣势即可。
2.2.2 严格筛选聘校外专业技术人才,组建“校外专家团队”
由于校外专家一般工作繁忙,难以有空参与指导学生;因此在校外专家聘任方面,可以适当增加数量使其构成指导团队。对于这些人选应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要选拔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懂得一定教育规律的技术型高级人才为企业导师;应特别强调企业导师要有从事研发和一线工作经历的要求。另外,对企业规模资质也应当有一定要求。为保证学生能够拿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并得到有效的技术指导,必须对合作企业资质进行要求。学校需考察公司的规模、研发部门和研发项目以及技术人员等来确定与企业合作的可行性,并签署相关协议,保障合作各方的权益。
2.2.3 构建能使“校内教师+校外专家”导师团队顺畅工作的良好平台
导师团队形成后,还需要有明确的工作方式才能发挥协同指导的优势,提高工程硕士的创新能力。可以根据导师团队成员的个人特长,分为责任导师、项目导师、论文导师和生活导师等几个类别。各导师在注重自己培养优势的同时,协调其他导师工作。导师团队应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组建交流平台,随时进行信息交流与问题研讨。除此之外,导师团队还应该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团队工作顺利开展。如小组例会制由导师和所指导的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小组每1~2周召开1次研讨会,研究生汇报课题进展、师生共同讨论课题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项目阶段汇报会由共同参与科研攻关项目的导师参加,以项目的研究进展阶段为导向,定期进行科研工作汇报和问题研讨等。一个成功的团队,一定有良好的团队文化。文化形成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团队凝聚力的来源。一旦形成团队文化,对每一位队员就有无形的约束力,使团队能拧成一股绳,有着强大的作用力和共鸣,对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的意义亦更大[4]。
3 结束语
新形势下社会对工程创新人才的要求明显提高,这就要求人才培养单位也必须改变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而导师团队培养方式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单导师培养的弊端,有利于推动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对改善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