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操作规范分析
2020-12-16李靖
李 靖
(青海油田医院 甘肃 敦煌 736202)
双源螺旋CT 的成像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操作技术就是其中之一,需要予以重视,明确操作规范,使图像质量得到保障。
1 扫描前准备
(1)接诊问询。接诊后,首先对患者临床检查申请单予以仔细阅读,并了解其病史,对脉搏、血压以及体重进行测定,将CT 冠状动脉检查禁忌症患者排除,并排除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留下患者或其家属联系方式,并填写知情同意书[1];(2)静脉穿刺。穿刺针选用静脉输液留置针(18G),穿刺部位可以选择贵要静脉,也可以选择右侧肘部头静脉,另外肘正中静脉穿刺也比较多;(3)体位摆放及心电电极安放。在检查台上,使患者选择仰卧位,在检查台中轴线上处于正中矢状面,双臂举至头顶,并保持自然状态。对电极片对应放置位置予以消毒,红色、黄色、绿色以及黑色分别置于右锁骨中线、左锁骨中线、心尖、右锁骨中点下第10 肋弓,门控心电图选择为R 波高的导联[2]。注意做好防护工作;(4)呼吸训练。吸气后屏气,吸气深度尽量一致,注意使胸腹部保持稳定[3];(5)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在扫描前5 ~10 分钟舌下含服1 片(0.5mg)硝酸甘油片;(6)试注射。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射20ml生理盐水,按照每秒钟6ml 的速度进行,对连接通畅状态进行检查。
2 扫描
(1)扫描序列选择。针对自适应性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通常在75bpm 以下心率时适用,不适合心律不齐患者使用。对于回顾性门控螺旋扫描,可适当放宽心率适用范围,也可以在无严重心律不齐患者中使用。对于房颤、遗波心率、房扑、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不适合使用双源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主要是因为电极会产生图像伪影问题。上述问题需要在检查之前说明。若为冠状动脉成像常规扫描,首先对扫描序列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解,对于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其优势在于可以减少X 线剂量,不会对图像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使患者受到的辐射伤害减轻,同时对设备也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其对心律规则度有较高要求,无法以心动周期为依据,对图像予以分期相重建[4]。对于回顾性门控螺旋扫描序列,其优势在于可以放宽对心率/心律适应范围,可以得到相对稳定质量的图像,同时可以以心动周期为依据,对图像予以分期相重建,以便于对心功能予以进一步分析。选择扫描序列时,需要遵循一定原则,首先应以确保图像质量为基准,并对心功能进行进一步评估,可以选择回顾性门控螺旋扫描序列。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是普通患者的合理选择,因其可以使其受到的辐射伤害减轻[5];(2)钙化积分扫描。通过设备程序默认参数进行钙化积分扫描;(3)冠状动脉扫描范围。首先实施钙化积分扫描,并以其横断面图为准,确定冠状动脉扫描范围,同时对心脏扫描范围进行确定,上下界分为在隆突下1.5cm 位置、心底部以下1 ~2cm 位置,扫描范围越小,所需时间越短,辐射影响越轻;(4)碘对比剂注射。其注射方式如下,一是Bolus Tracking,其属于常规注射方式,其触发阈值通常控制在100Hu,以升主动脉根部为监测平面。二是Test Bolus,在注射中,首先对曲线峰值时间进行确定,再加3 秒为触发阈值,同样以升主动脉根部为监测平面。碘对比剂通常为非离子碘对比剂,每毫升含碘370mg,碘对比剂用量按体重计算,现阶段通常为0.8 ~1ml/kg,流速按照心率不同有所改变,以患者身体状况、心率为依据进行注射,之后按照相同速度注射50ml 生理盐水;(5)留观。扫描结束之后,需要留观15分钟,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并嘱其多饮食,促进碘排泄,保持留置针;(6)回顾性门控螺旋扫描。重建间隔调整至0.4mm,准直调整至64*0.6,层厚调整至0.75mm,按照默认参数开展螺旋采集工作;(7)原始数据重建期相。对于回顾性门控螺旋扫描而言,按照自动程序,首先开展重建最佳收缩期/舒张压重建,之后开展心功能分析图像重建,最佳时相图像重建通常在40 ~60%时相中进行。
3 三维图像后处理和胶片打印
(1) 冠 状 动 脉VRT 图 像 重 建。 处 理 模 式 为Applications →inSpace →心脏,以便于将多余结构去除,之后调整域值,再对色彩予以调整,按照顺序保存图像并进行打印,首先是正位图像,之后为左侧位图像,再为左侧位向后、向前旋转30°图像,最后为头足位以及足头位图像;(2)冠状动脉树图像重建。处理方式为Applic ations→CT→Circulation→Bloodpool Removal图标,调整色彩之后,按照顺序保存图像并进行打印,首先是前观正位图像,之后为左侧位图像,再为后观正位图像,之后为右侧位图像,最后为头足位以及足头位图像。
4 结语
双源螺旋CT 在冠状动脉成像上有一定优势,其在冠状动脉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逐渐发展成为临床检查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