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T 磁共振成像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0-12-1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肛管瘘管肛瘘

尤 亮

(邳州市中医院影像科 江苏 徐州 221300)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周围感染性疾病,多因细菌感染、手术和医源因素使得直肠肛管周边的软组织(或间隙)被感染随即出现化脓的症状,急性发作时为肛周脓肿,慢性、反复发作即为肛瘘[1]。该病多发于20 ~30 岁群体,且男性患病率约为女性的5 倍,患者有疼痛和坠胀感,甚至会影响行走、坐下,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加剧疼痛导致排便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核磁共振成像检查(MRI)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诊断工具,利用组织间不同信号差别呈现出机体的内部结构,便于探查病灶情况,高场强磁共振(3.0T)因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成像速度快、软组织及空间分别率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中[3]。基于该背景,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7 年11 月—2020 年3 月接诊治疗的51 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患者,探讨磁共振成像(3.0T)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规则、详述见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7 年11 月—2020 年3 月间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肛周围感染患者(n=51),其中:男/女=48/3例;年龄区间16 ~63(平均:40.27±10.25)岁;病程区间3 ~25(平均:15.14±7.28)天;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肛周红肿、疼痛、硬结,并伴有发热症状。

入选标准:①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者;②术前均行磁共振检查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症者;②未行磁共振检查者。

1.2 方法

磁共振检查:MAGNETOM Skyra3.0T 磁共振扫描仪(德国西门子),选择18 通道的体部相控阵体圈,扫描时患者调整至仰卧位,四肢自然置于两侧,头部先送进磁场,耻骨联合上缘为磁场的中心点,扫描序列:(1)轴位TSE/T1WI 序列:TR=400ms、TE=17ms,翻转90°、回波链长7、采集2 次,矩阵大小240×256,视野200*200mm2、层厚=3mm、层间距=0.3mm;(2)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FS-TSE/T2WI 序列:TR=3000ms、TE=86ms、翻转120°、回波链长11、采集2 次、采集大小240×256、视野200*200mm2、层厚=3mm,层间距=0.3mm;(3)轴位DWI,b 值50、800;(4)增强扫描:6 例,造影剂选用钆喷酸葡胺,经肘静脉给药0.2mL/kg,注射速度3mL/s,扫描参数与(1)相同,采用脂肪抑制,扫描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5)扫描方位:与肛管长轴垂直、平行。

所获取的图像由资质深的2 位磁共振诊断医师同时分析、统一结论。对存在争议是邀请第三为医师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3 统计处理

SPSS24.0,诊断情况用“%(百分数)、n(频数)”表示,并行“(卡方值)”检验;当P位于(0,0.05)区间内时,可判定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如表1 中呈现:磁共振检查括约肌间型36 例、括约肌上型2 例、括约肌外型1 例和病灶数56 例与手术检查完全一致;经括约肌型11 例及内口总数49 例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研究发现,引发肛周脓肿的原因有如下几种[4]:(1)感染:主要有肛腺感染、皮源性感染、骨源性感染三类,其中肛腺感染最为常见;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医源性因素:注射治疗内痔时操作不当或麻醉感染,结肠镜检查时操作不当等;(3)手术因素:多见于肛门直肠手术、尿道术、会阴部术及产后等手术所并发的感染,从而诱发直肠周围脓肿;(4)其他因素:患者因患者有白血病、糖尿病,使得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增加肛周脓肿的发生风险。肛管直肠周围感染有3 个阶段:第一阶段肛腺感染;第二阶段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第三阶段肛瘘形成[5]。

这种疾病往往不能自行痊愈,手术治疗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为保障手术治疗的效果术前必须进行诊断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传统的肛门指诊、肠镜、肛门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探查病灶,但无法呈现出脓肿数、病变与周边组织的关系[6]。磁共振利用高分辨率的表面线圈、薄层、小视野和大矩阵实现高信噪比,呈现出细致的解剖结构,磁共振扫描中有多种序列,最常用的为T2WI脂肪抑制、DWI 及T1WI 脂肪抑制增强。T2WI 脂肪抑制,DWI 可清晰呈现出肛周肌肉、脓肿和瘘管情况,T1WI 脂肪抑制增强可见强化的脓肿壁及瘘管壁,能更好的显示脓肿范围及瘘管位置。扫描时选择与肛管长轴垂直的横轴方向,便于探清瘘管和内外括约肌的边界,以判定瘘管的类型;冠状、矢状位是平行于肛管长轴的方位,用于探查肛提肌、肛缘等处的脓肿和瘘管,包括肛提肌的整体结构,利于对高、低位脓肿诊断[7-8]。本文经手术治疗后比对术前磁共振的检测结果,从实验数据可知,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与手术检查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利用3.0T 磁共振进行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诊断具有无创、快速、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能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相比传统的直肠指诊,优越性诸多,可将3.0T 磁共振作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临床诊断及术前评估的“主要标准”。

猜你喜欢

肛管瘘管肛瘘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妊娠合并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耳仓”是福还是祸
女性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特点
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