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分析
2020-12-15高晓
高晓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课程、学情及教学现状后,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引入课程教学,应用在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的各个环节,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通过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我们发现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发挥了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作用。
关键词:雨课堂;混合学习;中职;《内燃机的构造与维修》
一、研究背景
1.课程分析
《内燃机的构造与维修》是中职机电与港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内燃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规范操作和职业道德规范。
2.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中职二年级学生,他们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学习,很少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很少学生能够真正做到课前预习,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也较少,讨论问题不够积极。但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能很快接受新事物。
3.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内燃机的构造与维修》课程来说,虽然很多教师在PPT中加入了一些图片和视频,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课下师生互动有限,学生学习基本上全靠课堂上听讲,教师不能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所有对于《内燃机的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改变《内燃机的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雨课堂作为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其目的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教学更为便捷,师生互动永不下线。作为PPT中的一个插件,雨课堂改变了教师的“教”法和学习者的“学”法。
混合学习是为了实现教与学的目标,充分利用传统课堂授课与网络在线学习的优点,根据学科特征和学习者的特点,合理筛选并分配全部的教学要素,实现学习效果最优的一种教学思想。[1]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学习教学活动可分为课前预习、课中探究和课后提升三个阶段,笔者将以《内燃机的构造与维修》课程为研究案例。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如下图所示。
1.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下载安装雨课堂,将教学内容进行要点梳理,然后制作预习课件。在PPT上可以加入相关的MOOC资源、网络视频或者微视频帮助学生预习。制作完成以后上传到教师端。
学生打开微信,关注雨课堂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扫描或者输入邀请码的方式加入到教师创建的班级课程中。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课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测试题,还可以在雨课堂中向教师提出疑问。
教师可以在雨课堂中查看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根据雨课堂的数据分析,整理出学生的学习盲区与学习困惑,为课中讲授知识重难点做好准备。
2.课中探究阶段
教师点击PPT左上角的“开启雨课堂授课”,获得课堂暗号和二维码。学生扫描二维码或者通过公众号输入暗号进入班级。
教师点击“开始上课”,投影上的PPT就可同步到学生手机上,这时教师手机变身为遥控器,控制播放PPT。
进入课堂后,教师根据课前预习中学生的反馈信息,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把课前、课中的知识进行关联,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动态”和“缩略图”中看到提醒,获取学生的反馈。课上弹幕互动不出现提问者姓名,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增强交流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最后,教师通过雨课堂推送相关试题,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设定答题有效时间,超出时间将无法继续答题。限定时间结束后,雨课堂立即给出答题情况反馈,教师将答题情况投屏在大屏幕上。学生可以看到答题情况和正确答案。雨课堂根据学生答题“用时”和“得分”对学生进行排名,呈现出“优秀学生”和“‘预警学生”。
3.课后提升阶段
在课后,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在雨课堂上设置在线测试,来巩固学习内容。题型可以是单选题、多选题,还可以是主观题,课后测试也可包含进阶习题。通过课后测试,学生可以巩固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雨课堂的反馈结果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测试反馈情况,在雨课堂中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
三、总结
混合学习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学校、公司、教育机构所推崇。通过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混合学习模式在《内燃机的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发挥了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作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学生对手机的使用观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加高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献:
[1]王萍.混合式学习环境下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