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企业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策略分析

2020-12-15夏鹏飞

企业文化 2020年32期
关键词:社会治安风险

夏鹏飞

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因此大型企业活动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在风险理念前提下,不仅要逐步提升情报预警效能还要不断促进安保智能化建设,同时还要构建出突发事件联勤响应机制并加强网络风险防控。本文主要分析大型企业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风险;大型活动安保;社会治安

在当前,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依然是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还对防控风险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着重强调。举办大型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但是在风险社会背景之下国内大型活动面临的安全挑战也越来越大。只有构建出多元化、智慧化的安保防控新格局,才能够有效推动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企业大型活动面临的具体风险

(一)群体事件风险

就当前而言,我国依然处在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大,致使各种社会矛盾逐步凸显,而某些特殊利益群体常会出现聚集上访等事件。比如,医患纠纷群体性事件等。特殊利益群体喜欢在有领导出席的大型活动中将自己的诉求借机表达出来,以此赢得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并制造诸多负面舆情。

(二)活动场所风险

大型活动需要较大的举办场所作为主要载体,因此在这些活动中要非常重视安保工作。例如,我国农历春节时,各地经常会举办一些庙会或者灯展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因为拥有较大的人流量,很容易造成踩踏事件,给民众增加安全隐患。

(三)网络空间风险

当前,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大型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在网络的支撑下充分运用新智能與新技术。但是,大型活动风险也逐步转入到网络空间中。因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一些破坏分子会在大型活动举办期间利用网络空间传播一些不利于政府形象的信息。

二、企业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风险的系统评估

风险感知需要情报预警作为重要手段。然而,当前很多大型活动情报预警根本不具备科学保障机制,采集情报的手段比较单一且缺乏共享情报,对情报的分析手段比较单一且情报落地不够及时。在上述情形下,民警不得已只能凭借经验对风险进行识别。

(二)科技应用手段不足

如今,已经全面步入互联网络时代,企业大型活动中,不仅需要承担更多的安保工作,还要对各类任务进行承担。而且,当前图像识别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在社会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充足运用,但是我国企业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市场显然运作得不够熟练,既不能对一些高科技手段充分应用,又存在警力资源严重透支等现象。

(三)缺乏协作能力,交流不够充分

大型活动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出现突发事件的几率较大,而且这些事件的种类多种多样。在某些突发事件中,有必要联合医院、政府以及媒体等多职能部门进行有效合作,才能对突发事件进行灵活应对。但是,针对企业大型活动中的突发事件来看,在处理这些繁琐的事件时,既不能建立统一指挥平台使各部门进行有效协作,也不能制定出比较完善的响应机制让各部门进行有效配合。

(四)新兴业态风险管控尚需完善

近些年,我国大型活动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面临着更多新的风险挑战,但是在很多大型活动中,安保工作却没有对新兴业态风险进行有效防控,致使存在很多漏洞。因为没有完善的法律支持而缺乏风险防控预案,没有专业管控队伍不能及时发现风险,没有一支专业法律队伍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所以新兴业态风险管控尚需完善。

三、企业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有效策略

近些年,公安机关成为我国企业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的重要力量。社会保安在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参与程度并不高,同时由于经常需要公安机关进行处置一些突发事件,致使基层警力严重透支。而且,在安保工作中很多企业为了有效提升安保效能,还以传统的增加警力投入方式进行提升,根本不能充分意识到新兴行业与网络空间的风险。基于此,提出企业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有效策略如下:

(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系统风险评估

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是当前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的重心所在。因此,对于风险防范来说,种类繁多的情报信息有较高参考价值。在以后安保工作中,企业可以不断对预警机制进行完善并使其预警效能得以不断提升,同时还要从各警种中抽取出具有丰富经验的民警加入到情报研判队伍中。同时,也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系统风险评估。

比如,安保工作负责人员要不断加强安保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大型活动系统风险科学评估给予大力重视。然后,可对安保工作人员依照制定出的方案进行定期培训,采用科学方式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先收集出用于评估风险的相关资料,并对于活动现场依照纸质资料进行详细勘察,对风险评估单元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出该活动举办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风险与风险可能发生的地点等。之后,聘请权威专家对这些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充分依据数据模型进行量化计算并对最终结果进行危险等级划分。最后,负责人员可在听取安保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后,制定不同风险等级的应急预案。

(二)推进安保工作的智能化建设

为了有效提升其安保工作效能,有必要逐步加快安保智能化建设。在大型活动安保中,不能仅依靠公安机关的力量,公安机关不仅要处理社会上各种行政案件与司法案件,还要处理很多民众案件。因此,要在公安机关的有效参与中不断推进多元化社会化的保安力量的加入。

比如,社会公安机关要不断加强对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督促派出所与各分局能够主动在大型活动开展之前全面排查辖区内的社会治安。不断加强对街道的巡逻并对过往人员进行核验。然后,公安机关还可对大数据进行灵活运用,建立出重点人口的数据库并建立预警机制,以便实时定位大型活动期间的具体活动轨迹。接下来,可在主要交通路口、车站以及机场等人口出入比较频繁的地方应用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对重点人口进行精准识别。例如,可以就会议实际情况将进出车辆进行分为以下类别:会议有关人员私人车辆、会议通勤巴士及安全保卫用车与工程综合服务部运输车等会议会务车辆。各不同类型的车辆在停放权限等方面也应有区别,以确保会议场所关键地区交通秩序,将交通资源尽可能预留给关键的会务和通勤工作。充分运用无线图像传输系统以及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等,增加执勤警力并实时可视化指挥操作。活动承办方在整个活动召开中,可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对重点人口进行不断巡逻排查,还可购买安保公司的特殊服务用来维护活动现场秩序并疏导人流,以此确保大型活动的安全召开。

(三)构建响应机制并搭建培训交流平台

在对大型活动突发事件进行处置时,科学联勤响应机制是重要保障支持。因此,安保部门要对各方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并明确各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具体职责,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能够确保通信联络畅通的应急预案。同时,要与城市整体防控体系响应互相捆绑。公安机关要不断增加在活动举办期间的警力巡逻,同时督促各职能部门安排相应人员进行值班。城市整体防空体系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要立即启动战时勤务应急资源并对城市重点区域及相关公路卡口进行严格防控。

比如,不断加强对安保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还要搭建出便于實战部门专家与公安院校授课人员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基层安保工作人员采用针对性、分层次的培训,要侧重于对安保点位负责人与安保职能小组组长在指挥突发事件中的处置工作培训。然后,针对一线辅警与执勤民警,在培训内容中要集中在是否能够规范化执勤执法流程、是否有较好的风险感知、是否能够运用灵活的战术动作等方面。依据不同的警种专业,为一线安保人员设置出诸如情报采集分析、治安或反恐等业务对口的培训内容,不断加强对安保工作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与规避执法风险等方面的理论培训内容,不断加强如何快速控制突发事件的蔓延、如何进行处置以及如何进行设计排爆等实战方面的实操训练,只有不断结合理论与实践操作,才能显著提升安保人员在突发事件时的处理能力。

(四)加强对新兴业态风险的防控

现阶段,对于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来说,要不断加强对网络空间的防控与新兴业态风险的防控,不断健全行业管理制度并但提升思想警惕。

比如,对举办大型活动时网络系统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安全测评,对系统可能会受到的病毒攻击等进行有效预防,不断加固系统防护工作防止黑客渗透。还可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等,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快速查询并精准识别可疑物品。针对当前可能出现的无人机风险防控,可在大型活动开展现场布置频谱分析设备与信号干扰设备等进行干扰阻断,迫使无人机离开活动现场。

参考文献

[1]张文娟.浅谈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J].中国公共安全,2019(1):149–153.

[2]王晓龙.浅谈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J].消防界,2017(3):87.

[3]田元华,王岩.浅显人脸识别在重大活动安保中的应用[J].中国安防,2018(12):93–95.

猜你喜欢

社会治安风险
试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试论信息主导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及对策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论如何加强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关于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治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