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山地区现代农产品升级创新研究

2020-12-15吴东领吴俊娇王桂凤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品牌建设提升互联网

吴东领 吴俊娇 王桂凤

摘 要:近年来唐山地区仍然高度重视的问题依然是“三农”问题,在中国经济“互联网+”形势下,基于唐山地区特定背景下,本文将互联网融入现代农业产品中,从3个维度阐述农业产品价值链、品牌建设者、“互联网+”的关系,研究分析了“互联网+”对农业产品价值链提升与品牌建设者的影响。根据目前河北唐山地区农产品品牌构建的现状,凝结出唐山地区农产品运用“互联网+”价值链提升与品牌创新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价值链;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115049

收稿日期:2020-10-09

基金项目: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0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SSKL2020-038)

作者简介:吴东领(1981-),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1 研究背景

在中国经济“互联网+”形势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战略,打响农业品牌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目前,唐山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导,县区虽然种植了一些花生、白菜、板栗、白薯等农作物,但农产品经济的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产品的质量不高,农产品品牌创新建设稀少。因此,品牌价值“互联网+”视角下,打破传统模式的依赖,提升品牌价值链,分析与研究“互聯网+”对品牌价值链提升创新的影响,让种植户、加工户、商户从“互联网+”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覆盖了农作物链、产品链、营销链和资金链驱动范畴,建设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已成为农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品牌价值“互联网+”视角下,从微观视角研究农产品品牌价值模型,探索农产品的价值链提升与品牌建设效应,分析“互联网+”对价值链提升与品牌升级创新的影响,构建科学有效的品牌价值“互联网+”体系对于唐山地区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中的供应商、生产商和经销商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能够推动唐山地区现代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3 唐山地区农产品品牌价值网络结构分析及农产品发展现状

唐山地区农产品包括玉田白菜、迁西板栗、滦州白薯等产业链。图1描绘的是唐山地区农产品品牌价值网络结构现状。农产品种植户代表农产品供应商品牌;农产品加工企业代表农产品生产商品牌;农产品流通与贸易企业代表农产品经销商品牌。农产品品牌价值网络是农产品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品牌构成,以产业供应商品牌、生产商品牌、经销商品牌、顾客4个节点组成,品牌网络系统中的核心品牌由供应商品牌、生产商品牌、经销商品牌组成,通过联盟与合作形成品牌与核心品牌关联关系,从而构成了现状品牌价值网络结构。

生产商品牌价值网络是产业品牌价值网络的核心,在品牌价值链中处于关键环节。唐山地区农产品品牌已初具雏形,但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机制尚未形成。为了深入了解唐山地区农产品生产商品牌价值网络建设的情况,对玉田县白菜、河北迁西板栗、滦县玉丰薯干等农产品进行了实地调研,品牌建设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4 “互联网+”价值链提升与品牌创新升级的策略

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价值运动和固定环节被称为农业产业链,其中包括农业生产购买的原材料、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产品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1]。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现代农业发展九大创新行动的意见》唐政字〔2016〕99号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市域农业公用品牌5个左右,每个县(市、区)培育县域农业公用品牌2个以上。实施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战略,打响‘安全食品唐山造品牌[2]。”等系列政策,为“互联网+”品牌价值链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随着唐山地区农村光纤通、宽带提速等工程全面推进,农村互联网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覆盖唐山地区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了“互联网+农业”技术支撑体系。“互联网+”价值链提升与品牌创新升级,将传统分散的手工生产农产品和线下销售农产品模式逐步向规模精细化、智能生产化转型[3]。从而提高唐山地区产品价值飞跃与产业链的升级,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生产和加工环节视角下,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为生产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分析农产品种植的效益。如,玉田的玉菜、迁西板栗、滦州玉丰甘薯等,可以充分利用新型家庭农场、智能合作社,农产品电子商务站准确获取相关农业信息,增强分析能力,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利用ERP分析、实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改变传统耕作、种植、加工方式。

从流通和销售环节上,“互联网+”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通过B to B直接对接,将传统模式农产品通过流通渠道的信息化逐步迈向区域、企业、产品“三位一体”品牌价值链化的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转变。通过物联网、计算机等新兴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减少中间环节,改善农民收益,提高流通效率。

5 “互联网+”价值链提升与品牌创新升级的影响

农业产业链的运行机制保障了现代农产品品牌建设运行机制,农业产业链的链环要素组成了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主体,包括农产品种植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流通与贸易企业和顾客4大要素。现代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与农业产业链互动依存活动关系随着农业产业链的链环要素的运行机制而影响,农业产业链链环要素之间的机制作用直接影响现代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如图2所示。唐山地区现代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运行机制要依赖于本地区的农业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在此基础上,结合唐山地区“玉菜”、迁西板栗、玉丰甘薯等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情况,构建以“互联网+”为要素,农业产业链为主线,以品牌建设者为主体,实施区域、企业、产品的“三位一体”维度空间结构关系。品牌价值“互联网+”视角下,结合物联网、新媒体等应用,从微观视角分析农产品品牌价值链,提出以下几点品牌创新的“互联网+”策略。

5.1 农产品的品牌定位元素要以消费者为中心

农产品的品牌定位元素需了解消费者情况,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分析,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营销策略。“互联网+”时代下,90后、00后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追求个性、时尚性、品牌性。因此,农产品的品牌定位元素要将农产品与年龄阶段、个性的元素相融合、相结合,转向深加工、精致加工、时尚加工,接受互联网平台评价体系。

5.2 农产品的品牌理念和企业文化要包装创新

农产品的品牌理念和企业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农产品的品牌理念、文化融合品牌设计的色彩、图案、样式等,使消费者有一定互动体验,包装农产品品牌价值链。应用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提升农产品企业的品牌理念和企业文化。

5.3 农产品的品牌要多渠道多形式价值传播

利用数字电视、网络媒体、新媒体、手机媒体等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推广,达到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深的效果。通过整合、融入等方式将企业官方网站、微信、QQ、电商平台等媒介资源嵌入品牌文化,传播方法可以通过互联网新媒体进行推广,网络主播进行宣传等,扩大品牌宣传和品牌营销力度,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多渠道、多形式价值传播。

参考文献

[1] 程丽,龙若霖,于越,黄湛.“互联网+农业”视角下农产品价值链提升中的品牌创新研究——基于长丰草莓园调研实践[J].现代商业,2018(10):35-37.

[2]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现代农业发展九大创新行动的意见[N].唐山劳动日报,2016-10-25(005).

[3]王硕.“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现状和创新趋势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5(11):14-18.

[4]关忠诚,程刚.联合品牌战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38-43.

(责任编辑 周康)

猜你喜欢

品牌建设提升互联网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