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玛依拉变奏曲》的民族风格特点及美声演唱技巧

2020-12-15余沁怡

北方音乐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民族风格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由我国传统民歌改编而成的创作歌曲,《玛依拉变奏曲》是2008年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新创作的一首歌曲,它是由我国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改编而成,本文主要从《玛依拉变奏曲》的民族风格特点和美声演唱技巧两方面展开,对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的风格及特点和《玛依拉变奏曲》的来源及风格特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玛依拉变奏曲》;民族风格;美声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2-0019-03

【本文著录格式】余沁怡.浅谈《玛依拉变奏曲》的民族风格特点及美声演唱技巧[J].北方音乐,2020,11(22):19-21.

引言

本文主要研究《玛依拉变奏曲》的民族风格特点及美声演唱技巧,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由我国传统民歌改编而成的创作歌曲,都被人们广为传唱。而《玛依拉变奏曲》是在2008年青歌赛上由胡廷江老师改编,常思思首唱的一首新创作的歌曲,它是由我国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改编而成,主要描述歌手玛依拉长得美丽又善于歌唱,表现了她开朗活泼、惹人喜爱的性格,旋律优美轻快,脍炙人口,并带有许多美声花腔的演唱技巧,对作品的难度方面有了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形成了当今的民族唱法。《玛依拉变奏曲》正是集成了这些优点,使得它成为如今人们用于比赛和音乐会的必备曲目。我经过了四年的美声学习,打下了较为坚实的美声基础,硕士期间开始学习民族唱法,《玛依拉变奏曲》是我学习民族唱法后所唱的曲目,我想通过这个命题的研究来让我对民族声乐技巧有更深的了解;对在研究我国由传统民歌改编的创作歌曲的风格和演唱技巧方面做出一点贡献;为其他爱好声乐的人们在以后演唱《玛依拉变奏曲》的时候提供好的借鉴;对我自己以后的声乐学习做出更好的铺垫。

一、《玛依拉变奏曲》的民族风格特点

(一)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的风格及特点

新疆故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哈萨克族是个游牧民族,这里的人们大多性格外向,自由奔放,他们对音乐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所以常常有人说“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这里的民歌也传承了牧歌的很多特点,在曲调中,呼叫性的调子非常普遍。民歌在哈萨克族音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去新疆旅游就会发现,哈萨克族人民的毡房里,都会伴着美妙的歌声。哈萨克民歌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阔布兹、斯不兹厄等,歌唱者常常随性表演,有的歌曲并没有歌词,他们兴致来了,便弹起自己心爱的冬不拉,唱起了欢快动听的歌曲。“奎衣” “和“安”是哈萨克族民间音乐的两大种类,“奎衣”通常指哈萨克族的器乐曲,哈萨克族民歌主要是“安”,“安”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冬不拉,“安”的曲调优美,音域宽广,旋律欢快活泼。哈萨克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像切分和附点的节奏型在新疆民歌中运用得最多。另外,哈萨克族民歌的结构规整对称,一般一首曲子分为三至四段,但这几段的旋律都一样。它的旋律热情中带着奔放,粗放中不失优美。哈萨克民歌的调式主要分为七声调式和五声调式,旋律种使用了很多变化音,例如:“b7、#1、#2、#4、#5”这些变化音的加入,使得旋律听起来色彩丰富,层次感更加独特鲜明。它歌词通俗易懂,通常是将生活唱进歌曲中,有的歌曲歌颂爱情,有的歌曲歌颂家乡、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有的歌曲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著名歌曲“玛依拉”“我的花儿”等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乐坛上经常演唱的曲目。

(二)《玛依拉变奏曲》的来源及风格特点

《玛依拉变奏曲》是根据我国民歌《玛依拉》改编而成,《玛依拉》是哈萨克族民歌,新疆哈萨克族以放牧为主,它的民歌高亢嘹亮,富有草原味。《玛依拉》这首著名的民歌,就具有这种特点。“玛依拉”是一位哈萨克姑娘的名字,传说她长得美丽,又善于歌唱,牧民们常常到她的帐篷周围,倾听她美妙的歌声。冬不拉是哈萨克族弹拨乐器,人们通常边演奏冬不拉边歌唱。《玛依拉》是一首“短调”民歌,这种伴随集体舞蹈的民歌,结构匀称,节奏欢快规整,具有很强的运动感与激情,与节奏自由悠长的“长调”形成强烈对比。歌曲一开始,“人们都叫我玛依拉,歌手玛依拉”,表现了这为姑娘开朗活泼,惹人喜爱的性格。也像大多数哈萨克民歌一样,它的后半部分有一小段的副歌,曲调轻盈明快,把这位天真美丽的姑娘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而《玛依拉变奏曲》是在歌曲《玛依拉》的基础上,在长短、节奏、速度、难度等方面加以改进,形成了一首有一定难度的花腔作品。

原版的《玛依拉》三段的节奏都是一样的,以欢快活泼为主,整体感觉很单一,而《玛依拉变奏曲》却有很大的变化,它的风格集聚了欢快性、抒情性和炫技性等特点。该曲的第一段节奏很欢快,花腔部分节奏属于大山型,听起来轻快明了。第二段节奏较缓慢,抒情性强,花腔部分属于连贯型,也带有许多炫技的成分,连续向上级进的高音加上高音的持续六拍,明显有炫技的意味,最后一个音持续了七拍,可见对气息的要求很高,要很好的把握。第三段又再次回到了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此段的花腔部分是全曲的最高潮,也是结尾部分,这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给全曲增添了许多色彩。

二、《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技巧

(一)《瑪依拉变奏曲》的歌曲结构

《玛依拉变奏曲》是一首有再现的展开性三部曲式。整首曲子是在《玛依拉》的基础上加上了许多花腔唱法。第一部分为呈示部,主要写玛依拉是个能歌善舞的女孩,她很受大家的喜爱。呈示部分为两段,第一段直接进入主题音乐,一共有29小节。第二段是第一段变奏形式,主旋律是一样的,但加入了许多花腔技巧。第一部分调式为E大调。第二部分为中部,它是第一段的展开,在调性上转为A大调,在速度上比第一部分慢一倍。第二部分主要描写玛依拉渴望有一份真挚美好的爱情。在这一部分中,也运用了许多花腔的唱法,但是旋律比第一段要慢很多,所以难度较大,对气息和技巧的要把握好。第三部分又再次转到了E大调,最后结尾处由属到主,是正格终止。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但是这一部分只有一段,省掉了变奏的那一段,主旋律较第一段是一样的,但后面花腔的旋律有所改变,全曲的最高音high升c也出现在这一部分的花腔中,由于出现在结尾处,更增加了全曲的震撼力。

(二)借鉴美声唱法演绎的《玛依拉变奏曲》

吸收了美声唱法后的《玛依拉变奏曲》在难度、长度、情感、节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跨越,在表现力上也有很大的加强。它的美声化表现在整部作品在歌曲《玛依拉》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花腔演唱技巧,花腔演唱技巧产生于17-18世纪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这也是阉人歌手最盛极的时期,其特点是音域宽广,力度与灵活并存,既有长笛的甜美又有人声的温暖、平和。这种声音既轻松又连贯,既空灵又清脆,细若游丝般轻盈、清澈、亮丽、利落,又像一只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声音由低音到高音,或者由高音到低音,都变换自如、连贯、灵巧,听不出声音里任何挤压、用劲的破绽。这种声音似乎能把人们的情感融入到歌声中去,随即变成一个大音响,将我们的爱插上歌声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苍穹。大跨度音程的跳音和快速乐句是花腔最喜欢采用的结构形式,它分为音阶进行式、分解和弦式、同音反复式和宽阔音程的顿挫跳进,其中也包括各种回音、颤音、断音、滑音、顿音等装饰音。无疑,花腔艺术是“贝尔康托”的典范和精髓。 花腔技巧的运用贯穿于整个《玛依拉变奏曲》的始终,最高音是high升C,《玛依拉变奏曲》分为三段,第一段,花腔采用的是音阶进行式,它的难度在于演唱时容易漏掉其中的某些音,所以在练习的时候要随着钢琴一起,像唱音阶一样一遍遍的弹唱。此段花腔的部分此起彼伏,描绘出玛依拉的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当她唱到“年轻的哈萨克人人羡慕我,谁的歌声来和我比一下”,更表现了她的自信,因而接下来便用一连串的花腔跳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这一段的花腔节奏缓慢一些,抒发了玛依拉渴望情人来到自己身边的心情,由此,这一段的花腔具有连贯性和抒情,在演唱时,气息要把握好,声音要更加柔美细腻,把玛依拉此刻的心思刻画的淋漓尽致。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复段,但在花腔部分略有不同,作者把花腔部分安排在全曲的结束处,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这一段花腔中出现可全曲的最高音high升c,这一连串的花腔高音,为全曲创造了一个漂亮的收尾,唱者需表现得胸有成竹,更有气势。

花腔在《玛依拉变奏曲》中的运用非常的多,所以在演唱的时候,我们要掌握良好的方法才能把这首曲目演绎的游刃有余。首先气息是最关键的一点,在演唱这种节奏有快有慢的乐曲时,气息一定要下沉,在横膈膜处保持,气息伴随着声音一起向外吐,由于是活泼的乐曲,所以演唱时可以面带微笑,有助于打开牙关,帮助声音的位置到达头腔。中间的那一段速度较慢,所以气息会很难控制,有的时候甚至声音会变成白嗓,所以在演唱这一段的时侯,我们的声音一定要尽量往外吐,像说话一样来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其次就是情感,这首曲子整体都是活泼欢快的,但中间那一段略显伤感,音乐玛依拉她渴望有一个真心爱自己的人,所以在表达情感的时候,第一段和第三段可以表现得奔放、热情,而第二段就要唱得柔情、细腻。最后就是声音的位置,声音一般是从上往外走,其实歌唱就是有位置,有气息的说话。

(三)比较常思思和吴碧霞演唱的《玛依拉变奏曲》的版本

吴碧霞,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能同时将中国声乐作品和外国声乐作品演唱得游刃有余,同时她也是中国首位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方美声唱法集于一身并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被人们称赞为“中西合璧的夜莺”。

常思思,著名青年独唱演员,2007年获得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银奖第一名;2008年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玛依拉变奏曲》获民族唱法铜奖第一名。她的声音宽厚圆润,演唱的民族歌曲有带有美声的味道。

常思思演唱的《瑪依拉变奏曲》美声味浓厚,她把整首歌拉得很宽,听起来更有气势。而吴碧霞由于本身的嗓音很甜美,所以她的《玛依拉变奏曲》的民族风味更浓。

吴碧霞的声波图明显比常思思的要宽,说明她的声音较常思思更加尖细、明亮,而常思思的声音由于用了许多美声的发声方法,所以她的声音很圆润、饱满,唱的也很大气,使人听起来耳目一新。前面的部分,常思思的声音图看起来很饱满很圆润,而吴碧霞的高低起伏很大强弱对比很明显,声音很有张力。中间的那一部分,常思思虽然也有强弱上的对比,但她的力度明显的没有吴碧霞的大,吴碧霞在细的地方几乎没有波段了,在最后一部分中,这种效果就更加明显了,常思思依然保持着平稳的状态,而吴碧霞的波段图几乎占满了整个格子,她的声音张弛有度,气息控制得很好。因此,可以得出,常思思在借鉴了美声唱法后,她的声音更加圆润、饱满和充实,而吴碧霞她的技巧很好,声音清脆明亮,所以她的演唱更具民族风味,两人的演唱更具特色,各有千秋。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后,新一代的民族声乐学派既传承和发扬了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手法,又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将传统的演唱技术与现代西洋美声唱法相结合,形成了新时代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民族声乐艺术。近年来,传统的民族唱法大胆地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精髓,在保持原有的民族风格特点的原则上,将高音区的发声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如加入了许多花腔演唱技巧,花腔演唱技巧灵活、轻巧的发生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民族唱法中高音区的发声问题,这是新时代民族唱法的一个新突破。在我国,美声唱法的民族化和民族唱法的美声化都收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认同,如一些老歌《岩口滴水》《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等,像近几年心创作的《军营飞来一只百灵》《七月的草原》《玛依拉变奏曲》《春天的芭蕾》等都在演唱时强调腹式深度呼吸、声音的通畅,胸腔、口咽腔、头腔共鸣的混合使用,气息的支持与对抗以及高音区运用关闭或掩盖的方法来找到转换之后的最佳高音等方面,均作出了与美声唱法一致的要求,但是咬字、行腔等方面有突出了民族唱法的风格特点,这样两者相结合,不仅在演唱方法上更科学,在更个特点上也保有了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的特色,这便是美声化的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化是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结果,也是我国声乐教育发展取得的一大成果。通过对这个命题的研究,我希望让更多的人能了解《玛依拉变奏曲》这首曲子,使人们在以后演唱它时更得心应手。如今我们所知的民族唱法已经科学化、国际化了,结合了美声唱法的民族唱法挺起来更加圆润,技巧更加成熟,声音更加连贯,难度也可以加大很多。正如常思思所演唱的《玛依拉变奏曲》一样,她用她独特的嗓音和良好的美声功底,把这首歌演绎的如诗如画,虽然这首歌在花腔上有一定难度,但是她结合了科学的美声发声方法演绎了这首歌,使得她在2008年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获得了民族组铜奖的好成绩。我希望今后我国的民族歌唱道路会越来越宽广,也会出现更多像《玛依拉变奏曲》这样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刘从新,刘正夫.欧洲声乐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1版,ISBN7-5006-3487-0.

[2]袁炳昌,赵毅.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故事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ISBN7-80553-118.

[3]何晓兵.音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ISBN978-7-81127-216-1.

作者简介:余沁怡(1988—),女,汉,湖北,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江汉大学,研究方向艺术。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
浅谈音乐唱法中不同风格表演的优势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自主创作浅析
谈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的曲折发展期
中国水墨动画的民族风格与发展路径研究
浅析我国影视动画音乐中的民族风格
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形成与发展
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创作风格及其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