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青年: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
2020-12-15谭建光邵明众
谭建光 邵明众
(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志愿服务研究中心; 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545)
一、研究缘起
在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已然成为广大青年培养国家情怀的重要载体。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轨迹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粤港澳青年、志愿服务、国家情怀是3个各不相同但又密切关联的概念。(1)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是指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9个城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青年。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日益重视,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1]。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2月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立了专门的统筹推动机构。珠三角9市与香港、澳门之间,地理位置、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但在政治制度、社会观念上存在差异。为此,需要通过三地青年共同认可和接受的元素,增强青年的国家共同体意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青年是活跃与创新的力量,是各项建设的生力军与先锋队。(2)志愿服务的发展。志愿服务作为青年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形式,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香港、澳门的志愿服务又称为“义务工作”,较多的受到欧美国家的影响,主要是在现代发展起来的。珠江三角洲9市的志愿服务,是在继承“学雷锋、做好事”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和港澳的经验,在国内的改革开放后发展、繁荣起来的。1990年,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江绍康介绍道,“在现行香港政府的‘社区建设’政策下,志愿机构——透过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与政府共同策划和开展社区中心服务及邻舍层面社区发展计划,并由政府的社会福利署全面资助。全港现有区域社区中心25间(其中14间由志愿机构办理),邻舍社区发展计划49个”[2]。借助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政策,深圳、广州等地在接触和了解港澳的义务工作后,主动学习、参考借鉴,催生了新时期内地的志愿服务热潮。(3)国家情怀。1999年,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魏雁滨发表了《从跨世纪角度看香港青年与青年政策》一文,文中提出,“香港人要面对与祖国12亿同胞复合的境况,于是需要克服心理上的‘大香港主义’意识,逐步培养‘大中国’的观念。”[3]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国家意识培养,与内地的其他省市具有许多不同之处。这种培养过程不是简单的统一的要求和教育,而是需要通过多样化、有实效的传播和熏陶,培养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大湾区青年的国家情怀。在这些方式方法中,志愿服务是非常重要和具有成效的途径,必须予以正确认识和有效利用,避免形成偏差或误解。
现实中,在粤港澳“9+2”的不同地区,青年一代的心态及其受志愿服务的影响各不相同,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存在差异。因此,深入探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心态与志愿服务在培养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国家情怀、爱国情感中的作用,探寻积极有效的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建设路径,意义十分重大。
为此,我们从志愿服务的视角,分析大湾区青年国家情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谭建光在《中国志愿服务的“珠江模式”》一文中分析道:“处于中外社会经济文化交汇点的珠江三角洲,最早学习外国及港澳经验而引进志愿服务事业,也结合中国大陆的国情特点与民俗习惯进行改造调整”[4]。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9市是通过学习借鉴香港、澳门的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推动了本地公益志愿服务的发展繁荣的话,那么在新时代,珠三角地区要积极施加“双向影响力”,主动吸引和带动香港青年、澳门青年在志愿服务的合作交流中了解祖国、熟悉祖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因此,在粤港澳青年的国家情怀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本文梳理和分析粤港澳青年、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之间的关系,探讨志愿服务对青年的复杂影响,以及通过志愿服务培养粤港澳青年国家情怀的内容和路径,借此与学术同仁交流。
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对外开放”前沿的定位,广东省及其辖内的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地区,粤港澳青年之间的交往、交流逐渐增加,特别是通过志愿服务(义务工作)方式的合作交流成为常态。20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和澳门分别回归祖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志愿服务合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但是其中也出现过曲折和波动,尤其是香港青年的认识偏差与行为偏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结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粤港澳青年与志愿服务的追踪调查,详细分析3地各种相关元素之间的作用与演变,以供参考。
表1 粤港澳青年的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关联轨迹
(一)珠三角青年的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等9市的青年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运动到建设、从落后到发展、从贫瘠到繁荣的变化。珠三角青年的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的关系在不断地提升、不断地丰富。
第一, 转轨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广大青年被长期压抑的国家情怀得到释放,青年一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国家建设中。但是,当出现诸如“大跃进”“超英赶美”“文革”等这些主观意愿与客观实际相脱离的情况时,中国就又陷入了曲折中。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前后出现了4次大的“逃港潮”。“尤其是1976年‘文革’结束,不少人从政治高压中解脱出来,他们通过境外的亲朋好友接触了更多的信息,加上阶级斗争的枷锁开始松懈,一种前所未有的躁动在民间浮现出来,‘逃港’高潮再次突如其来。”[5]这一情况汇报到邓小平同志那里,邓小平同志以政治家的智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杀出一条血路来”。从此开启了创办经济特区的历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转型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改革开放前,志愿服务以义务劳动的形式出现,例如青年突击队、青年扫盲队、青年学雷锋、青年义务参加绿化、水利建设等。广东省的“四最青年突击队”、雷州青年运河与越秀体育公园的修建等都体现了青年对国家建设的参与热情。改革开放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的国家情怀发生了转变,支持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其国家情怀的重要标志。
第二,密切相连。在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成为了中国内地探索和发展志愿服务的先行地区,青年群体成为率先探索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全国的志愿服务有“四个第一”,这“四个第一”中就有两个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两者都是在“学雷锋、做好事”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外国及港澳地区经验所掀起的“南方特色”志愿服务。广州的“志愿热线”也是在得到香港义工热线的启发后创办的,佛山的“义工团”是在香港义工回乡服务时提议成立的,等等。这个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的兴起、志愿组织的发展,都与珠三角和香港、澳门之间的交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珠三角志愿服务与港澳义工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是珠三角青年在借鉴外国及港澳地区经验,开展志愿服务时,主动与“学雷锋、做好事”相联系,主动纳入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这样,珠三角青年的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就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促进了青年国家情怀理念与情感的提升。
第三,多地并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青年发展与志愿服务,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探索之后,到90年代纳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大潮中,并且一直成为其中的创新者与领先者。从分散的志愿者服务,到志愿组织的发展壮大,再到公益创业的蓬勃发展,“志愿者之城”“慈善之城”“公益小镇”“关爱社区”等建设的热潮,使志愿服务成为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共同发挥积极作用的元素。在珠三角地区,“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青年公益人士,较多地注重关怀弱势群体,提供支持与帮助,那么,21世纪的青年公益创业者就开始致力于改变社会、建设社会,探索公平合理的社会。”[6]在这个时期,珠三角青年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加深对国家责任感和国家需求的了解,培养自我融入国家的浓厚意识,逐渐在服务体验、实践教育的熏陶下成长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
第四, 互相交融。进入21世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青年志愿服务,从参与北京奥运会获得国际经验,到承办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深圳大运会志愿服务,以“一起来,更精彩”“我在这里”等志愿者口号,吸引了国内外民众的广泛关注,促进了国际国内志愿服务元素的融合,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在这个时期,珠三角青年的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互相交融、互为补充。青年通过志愿服务的国内、国际传播,感受到中国社会发展的魅力;同时,青年在国家情怀的激励下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各类志愿者行动中,充分发挥了国家公民的作用。
第五, 理性判断。当代青年处在“世界公民”的环境之中,任何事情都既有国家视角的判断,也会受到国际视角的影响;青年同时处在“网络世界”环境之中,任何事情都既有常规的了解和判断,也有来自虚拟世界和复杂语境的影响。因此,珠三角地区青年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在回归理性、拥有理智的基础上培养国家情怀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2019年末到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VID-19)席卷而来,从湖北武汉开始到全国各个省市,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春节生活方式,“防范疫情”成为这一时期的头等大事。2020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在这个时刻,青年不仅仅只是普通人,也不仅仅只是当事人,更不仅仅只是旁观者,而是要做积极支持防控工作、开展防疫宣传的志愿者,要为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保障做出贡献。
在这一进程中,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的国家情怀不断积淀、不断深化,融入青年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入每个人意识和心灵之中。
(二)香港青年的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轨迹
从文献梳理来看,香港青年、志愿服务和国家情怀三者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经历了发展和曲折的过程。英国在19世纪后期通过不平等条约占据香港之后,就有意识地“去中国化”。但是,香港一代代的民众特别是青年,仍然在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他们的国家情怀与爱国热情。包括20世纪20年代的“省港大罢工”(广东与香港工人联合罢工),20世纪40年代的“省港大营救”(抗战中抢救中国文化人士),20世纪60年代的“左翼大运动”等,都体现了香港与祖国的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后,这种与祖国的联系进程不断加快,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第一,打破隔阂。改革开放初期,香港民众包括青年对于内地的认知是狭隘的,仍然停留在“文革”动乱阶段。随着创办深圳经济特区、开放“罗湖桥头”,香港居民与内地居民的交往不断增加,开始打破隔阂、拉近距离。这段时期,内地对于香港志愿服务的发展非常关注,并且不断派人前往考察和了解。谭建光等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多次到香港与社会工作、义务工作(志愿服务)机构交流,整理了香港相关情况报告,提供给内地政府部门参考。应该看到,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居民、香港青年对内地的了解不多、认识不足,但由于是血脉同胞,两地很快就开展与加强了在经济、社会、文化、公益等方面的交往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与支持关系。广州、深圳、佛山、江门、中山等地的青年到香港考察学习义务工作之后,回乡开展志愿服务的探索和创新;香港青年社团也进入内地,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支持和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
第二,相互贴近。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的头10年,香港青年在回归之后对于祖国的了解和认识有所增强。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期间,香港义工社团派出志愿者前来参与服务、交流合作,促进了内地与香港青年理念和情感的沟通。2010年,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的《香港义工创传奇》一书介绍道:“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是志愿者出色的表现。10万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亲善微笑,备受各方关注。香港派往京奥服务的200多名义工既感光荣,又获得难能可贵的经验。”[7]在这个时期,香港青年义工前来珠三角地区进行交流,合作开展助老、助学、助困、环保、生态等服务,带动珠三角9市乡镇、村居志愿服务的发展。同时,香港青年义工也学习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服务经验,促进香港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在这个阶段,志愿服务对于培养香港青年的国家情怀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第三,纠正偏差。在香港与内地通过国际赛会、社区活动促进青年志愿者交流合作的时候,香港的一些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变化。香港教育领域的一些“去中国化”做法,对于在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祖国教育形成了干扰和抵制,造成了不良的后果;香港的法律体系对于“离心离德”事件持纵容态度;香港社会服务界部分议员明显表现出“亲英”心态,对青年义工群体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香港与内地,包括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志愿服务合作和青年交往逐渐减少,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认识开始淡薄,逐步产生越来越强的疏离感。这最终会导致国家情怀的减弱。同时,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香港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风波与骚乱。在这些“运动”“风波”背后,都有外部势力的操纵和支持。一些香港青年和香港社会服务界人士也卷入了这些骚乱。必须看到,这个时期的香港青年对于国家情怀的认知产生了较大的偏差,引发了较大的矛盾。因此,重新思考和选择对于香港青年的引导教育策略,通过志愿服务重建沟通交流、相互影响的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修例风波”和“香港骚乱”的严峻形势下,国家十分关注对香港青年的激励、服务、吸引和引导。特别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就是意在促进区域繁荣的同时,为香港青年的生活发展和前途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在做好经济合作、文化合作、治理合作、生态合作的同时,加强志愿服务的交流与合作,吸引香港青年参与大湾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香港青年感受国家文化的熏陶,培育香港青年的国家情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澳门青年的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轨迹
澳门是毗邻珠海的一座小城市,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自被葡萄牙占据之后,澳门长期处于“边缘性”发展状态。赌博成风、黑社会猖獗、社会治安混乱,这些都曾经使澳门闻名海内外。澳门青年处在生活缺乏希望、追求缺乏目标的状态。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强了与澳门的交流合作,澳门青年也通过珠海、中山等地进入内地,在经济文化、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与内地青年开展交流合作。
第一,拉近距离。与香港青年一样,澳门青年在改革开放之初对内地的印象是模糊的,存在心理隔阂,仍然停留在“文革”动乱的阴影中。珠海经济特区创办后,澳门青年在与内地青年的接触和交流,包括志愿服务的交流沟通中,逐渐与内地青年拉近了距离。1999年吴军民在《澳门青年参政意识的历史发展及现实启示》中分析道:“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澳门青年冷漠政治、参政意识淡薄,是由于政治体制长期将华人排斥在外,青年失去参政权利的话,那么进入70年代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变”[8]。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澳门童子军、救世军、街坊协会、邻里互助会等组织就长期与珠海、中山、佛山、广州番禺等地开展交流合作。澳门志愿社团派遣青年骨干前往内地的这些地区,不仅开展助老助残服务,而且进行志愿者培训辅导。两地青年通过经济文化和志愿服务的交流交往,距离感逐渐消失,逐渐获得共同的祖国认知和国家认同。
第二,紧密合作。从澳门青年国家情怀的形成历程看,回归祖国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回归之后,在志愿服务方面,澳门青年受到内地的影响也越来越多。澳门不仅仅有原来的义工联合会、街坊协会、邻里互助会等,还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联合会、青年志愿团等与内地紧密合作的社团,不断参与两地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培养了浓厚的国家情怀。
第三,达成共识。 澳门青年对于参与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的志愿服务非常积极,在派出优秀志愿者参与赛会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学习内地志愿服务经验,回到澳门进行传播推广。通过上述两地的交流合作,让澳门青年对于中国文化的历史、现状、未来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于依托祖国富强追求自我的前途产生了较大的期待,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识。
第四,相互交融。近年来,澳门青年更加主动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一方面,选派大量优秀青年志愿者参加中国志愿服务交流会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参加广东省“益苗计划”粤港澳大湾区志愿服务专项赛,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澳门积极主办和承办多样化的国际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和亚太地区志愿服务交流活动,邀请内地特别是大湾区的志愿者代表参加,建立中国志愿服务连通世界、走向国际的桥梁。
从回归祖国以来的情况看,澳门充分发挥“小城市大桥梁”的积极作用,澳门青年积极探索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国家情怀的途径,主动为内地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做贡献,值得业界的关注和研究。
三、通过志愿服务增强粤港澳青年国家情怀的策略
我们回顾和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3地青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志愿服务培育与增强国家情怀的历程。在推动青年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国家情怀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 增强志愿服务理念的国家特色
在传播志愿服务精神初期,很多人认为志愿服务活动都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但是经过实践后发现,志愿服务不仅有多种文化来源,而且包含了多种社会取向,在关爱、助人等行为的后面,拥有非常复杂的动机。2019年习近平同志在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贺信中指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9]。这就进一步阐明了志愿服务发展的国家特色。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可以构建促进自身成长的社会基础。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过程中,粤港澳青年团结一致地支持武汉、支持湖北,捐资捐物,宣传倡导建立“全民防疫”战线,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要特别重视志愿服务的国家特色,按照中国新时代的发展目标来规划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志愿服务,培养青年的国家情怀。
(二) 增强志愿服务组织的国家归属
现代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的特点是组织性,即从个体性的友善互助发展成为有序组织、有序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样,志愿组织的社会背景,对于志愿者特别是青年志愿者有着极大的影响。一些外国志愿组织在进入中国内地服务时,往往有意掩饰其国家归属而凸显其社会性和普适性,然而在服务过程中常常传播欧美国家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包括美化其“民主”“自由”等。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也要突出志愿组织的国家属性,不仅广东省珠江三角洲9市的志愿组织要凸显国家属性,香港、澳门的青年志愿组织也要增强自身的国家属性。通过组织建设与成员交流,提高粤港澳三地青年志愿组织对国家发展的认知和认同,引导志愿组织成为中国新时代社会发展、治理创新的积极力量。
(三) 增强志愿服务项目的国家元素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通过接触和运行志愿服务项目,去关心和帮助他人,为社会和社区做贡献。为此,我们要增强志愿服务的国家元素,一方面,通过设计和实施具有中国国家元素、可以引起青年自豪自信的志愿文化项目,让粤港澳青年感受到吸引和激励;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助老、助残、助困以及民生改善等各类志愿服务项目中增加各种国家元素,通过服务去体现国家对民众的关怀和温暖,体现国家在专业和技术领域发展的优势。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的许多志愿服务项目,都通过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服务项目来体现国家元素。未来要进一步丰富和细化国家元素,并融入到粤港澳三地人们的生活之中,让青年在志愿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接受国家情怀的熏陶。
(四) 增强志愿服务行为的国家引导
在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志愿服务行为时,需要加强国家情怀的引导和融入,让新一代青年人选择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志愿服务行为。陆士桢教授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中分析道:“在国家发展的全面建设中,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起到的正是这种连接自我与他人、个体与民族、公民与社会、百姓与国家的积极作用。从这样的视角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不仅仅涉及经济发展,而且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推动力量。”[10]过去一段时间,在推广志愿服务行为时,强调的是各地区、各群体的特殊性,而忽视了国家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在香港青年的义工服务中,仅仅强调帮助弱势群体、追求公平正义,缺少对国家理念的传播。一些香港青年社工、青年义工单纯站在弱势群体的视角指责国家、指责政府,造成社会认识的混乱。青年志愿行为背后都有价值观的影响。要运用灵活多样、丰富活泼的方式,将对国家理念和情怀的引导融入青年志愿服务中,发挥正能量的作用。
(五) 增强志愿服务教育的国家认知
目前,较多的香港青年,包括一些澳门青年乃至珠三角青年,认为志愿服务仅仅是欧美基督教的产物,不了解志愿服务同样可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党的宗旨。因此,要大力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引领下,融合中华互助传统和欧美慈善公益文化,逐渐形成新的志愿服务潮流。应当将这些理念和知识,整理成为青年志愿服务教育素材,融合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志愿组织的培训中,丰富粤港澳青年对中国志愿服务的认知,激励青年形成浓厚的国家情怀。
四、几点思考
通过回顾和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国家情怀的历程,总结出下面几点思考。
(一)志愿服务对国家情怀的多重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内地在刚刚开展志愿服务时,简单地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必然有助于提高国家和人民的凝聚力。现在看来,志愿服务其实具有“凝聚或偏离”的双重影响。朱健刚在《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中分析道:“志愿者和草根志愿行动显然并不是原有体制自身的产物,或多或少会与其产生局部的冲突,会有很多需要磨合之处。”[11]也就是说,当国家主动吸引青年、引导志愿服务时,就会对青年产生凝聚的影响。但是,当国家凝聚力被地方、机构或组织削弱时,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就会产生偏离的影响。甚至有的人会以“志愿服务”之名掀起“公民自决”“公民抗争”等逆向思考,对国家凝聚力具有破坏性作用。这值得关注和警惕。
(二)重新审视世界各国的志愿服务理念
通过研究发现,世界各国的志愿服务理念,有一些是共通的,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元素。特别是具有不同制度背景、文化背景的国家,志愿服务会受到政治、宗教、种族的影响,在其理念中添加各自国家的元素,其中包括各种价值观、宗教意识、种族主义等,这些都会对各类志愿组织、志愿者产生影响。然而,欧美国家往往用“普世价值观”“博爱”“泛爱”等对这些元素进行包装,掩饰其政治色彩和宗教、种族色彩,导致许多地方的青年被蒙蔽。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梳理志愿服务理念,发现被人类共同接受的一些元素,辨识被欧美及西方价值观依附着的另一些元素;同时,要主动倡导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价值观体系,敢于与西方价值观相比照,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对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念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理念和文化来影响、吸引、激励他们。在“一国两制”基础上,把国家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融入到中华文化、社会民生之中,将党率领人民对美好生活目标的奋斗,作为引领志愿服务发展、引导粤港澳青年发展的动力。同时,通过对大量青年志愿组织、青年志愿者的调查研究,探寻青年最乐于接受的国家理念、国家情怀元素,并通过志愿服务的途径广泛传播,进而对广大青年特别是粤港澳青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探寻粤港澳“青年+志愿+国家”路径
志愿服务作为助力中国新时代发展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方式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积极探索“青年+志愿+国家”的理念和情感培养路径,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助人+育人”的“双功能”,引导和激励香港、澳门、珠三角青年在参与中国志愿服务过程中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合格的人才。
这种“青年+志愿服务+国家情怀”路径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专业研究者不断调查和总结,及时提供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部门、实施部门参考,及时提供给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志愿组织学习,从而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