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研究
2020-03-15赵海燕
赵海燕
(长春师范大学 团委,吉林 长春 1300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自20世纪60年代掀起“学习雷锋同志”热潮以来,青年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中国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培育中国特色的青年志愿精神能够进一步丰富、拓宽和深化青年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开展青年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近代志愿者活动可以追溯到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倡导的“学雷锋”活动。同年,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中强调:“学雷锋就是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发扬雷锋同志不怕苦、不怕累的钉子精神。”因此,在志愿服务中要更加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1979年,在我国贫困山区的课堂里,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的支教等志愿活动带动了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志愿服务。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青年工作战略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青年志愿者活动要从三个方面,即“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先从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文化园三个方面展开”。1993年12月19日,共青团中央、铁道部共同组织的首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走上千里铁路大动脉,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正式启动。这一活动是共青团中央推出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一部分,成为中国青年志愿活动兴起的标志。自此,中国青年志愿活动快速稳步地向前推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经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等重大国际盛会的实践与洗礼,中国志愿服务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并不断地提升着全国上下对于志愿服务的认可与支持。
一、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现状
(一)青年志愿服务的成就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至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领青年。在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时,引领青年逐步树立服务祖国和人民的观念,国家意识、家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等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逐步形成。这些富有成效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主要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2)扩大群体。参与青年志愿服务的群体逐步扩大。据统计,“我国实名注册的志愿者有1亿多人,活跃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2]。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中,不断地坚定理想信念,在行动中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动员青年。青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动员组织青年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这与青年志愿者的产生方式有关。奥运会、世博会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等,招募、动员广大青年报名参加,使更多有志于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青年涌现出来,实现了对青年的有效组织动员,同时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4)体系完善。青年志愿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现今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已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国家“十三五”规划,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志愿服务发展和保障志愿者权益的政策法规,使志愿服务有了法律的支撑。
(二)青年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长期研究以及对众多青年志愿团体的跟踪走访,发现当前青年志愿服务在服务目的、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效果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在青年志愿服务的目的上存在应然性与实然性的人为分割。在理论语境下,青年志愿服务更多强调的是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内涵的利他动机,而往往忽略了“为己动机”。然而,实践证明,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既有“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等利他动机,也有满足个人“交流沟通”“结交朋友”“收获荣誉”等利己动机,以及“在服务中提升能力”“在服务中增长见识”等双重动机。(2)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功利性和形式化表现突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逐渐发展壮大的同时,功利性以及形式化的问题逐渐显现。一方面,政府、学校以及各种志愿服务协会为了吸引社会关注、提升社会效益,盲目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许多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规范、组织领导以及专业指导,志愿活动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持续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参与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全面的认知,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和形式化。比如,部分青年学生为了获取学校的实践学分而被动参加志愿服务,他们对志愿服务的目的、服务流程和工作内容全然不知。这种被动参加导致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违背了初衷。(3)在青年志愿服务方式上存在稳定性和开放性等方面的缺陷。当前,青年志愿服务仍以“一次性、短期性、随机性和大水漫灌式”为主,许多志愿服务活动是临时决定的,这就导致了在青年志愿服务方式上存在着不稳定和非开放性等特点。比如志愿者队伍不稳定、志愿服务活动临时组织、志愿服务前期培训匮乏等。同时,青年志愿服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固化,比如去敬老院、孤儿院慰问,无偿献血,社区公益宣传等。固化的志愿服务方式使志愿服务缺乏创新性,降低了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持续性。(4)青年志愿服务效果上的导向性和实效性不足。从青年志愿服务的主客体关系而言,部分志愿者由于岗前培训、个人能力以及经验不足等因素,与被服务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供需关系差异性和服务信息不对等,未能满足服务对象的切实需求,导致志愿服务开展得不够精准。从组织者角度而言,缺乏统一的志愿服务标准和志愿服务评价体系,成为制约青年志愿活动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二、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文化根基
在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以来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所培育的革命文化,以及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3种文化夯实了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文化根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夯实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文化根基,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内在要求,同时对于解决现阶段青年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夯实了民族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农耕社会下发展起来的,以儒家、道家等思想为核心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法律等传统文化之中具有正向价值的精华部分。其中“守望相助”“远亲不如近邻”的风俗习惯,“尊老爱幼、积德行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慈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奉献精神等,这些宝贵的思想精髓渗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同时这些思想与青年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当代青年,是坚持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道德仁义,摒弃私利主义,体现出道德标准的崇高性,这些都应当成为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文化基石。由此可见,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二)革命文化为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拓宽、深化了历史基础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伟大斗争中建构的精神财富和价值的总和,其中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文化与志愿服务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在志愿服务中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回顾中国革命文化,它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画卷。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思想中独具鲜明特色的文化,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二是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革命实践。因此,它既是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事业中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不竭文化动力。以“担当民族大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为主题的红色革命文化,不仅是当代青年铭记历史的最好教材,也是拓宽、深化当代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历史基础。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指明了时代方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方向。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与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建立在帮助他人、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而不懈努力。由此可见,作为文明成果的体现,当代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精神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形式和价值表征上均十分契合,相通共融。以时代性为显著标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引导青年实现志愿服务由利己向利他转化,为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指明时代方向,强化当代青年的价值认同。
三、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路径
(一)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教化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文化自信思想为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引领。历史与现实表明,中国青年是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和伟大创造力的时代新人。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青年一代正处在多元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复杂境遇中。西方敌对势力将目光对准青年,他们不仅通过网络伺机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观点,还处处宣扬“普世价值”“宪政自由”等西方政治意识。因此,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主体,当代青年亟需坚定文化自信。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青年的培育作用,使青年在文化自信思想的感召下,深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认知。
首先,深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文化生命”,是文化自信之根[4]。深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文化基础。对此,当代青年要把握好三个维度。(1)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特色,树立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坚决摒弃崇洋媚外思想,真正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心入脑并外化于行,担当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理直气壮地坚定文化自信。(2)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入挖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创造性地赋予其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升华其思想高度,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3)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用辩证、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进行弘扬,对腐朽的传统文化加以摒弃,以更加科学严谨的理性态度,更加持之以恒的价值观念,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扬和继承,让中华文化展现出强大的时代魅力。
其次,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知。革命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直接来源,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对革命文化的认知,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文化理论支撑。对此,当代青年要把握好三个维度。(1)加强对革命文化时代价值的凝练。革命文化既包含“革命理想大于天”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也包含“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既包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也包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革命政治纪律。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下,实现革命文化与时代价值的凝练与对接是当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的要点之一。(2)以坚定立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当代青年要用好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武器,坚决反对任何诋毁、歪曲和丑化中国革命、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革命英雄的错误倾向,旗帜鲜明地向一切试图切割、解构、戏谑、丑化、抹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言行作斗争。(3)要继承好革命文化。一方面,要对革命文化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进行认真的解读,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所在;另一方面,要在中国特色和国际大势中牢牢把握话语权,讲好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和真实故事,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好革命文化。
最后,深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外在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深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所在。在新时代,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和引导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青年的思想和行动中时,要把握好三个维度。(1)从理论层面增强价值认同。通过读原文、悟原理等理论学习活动,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意蕴,不断地提升当代青年的精神认知、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从而实现以文育人与以文育己的高度契合。(2)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把握“知行合一”原则,通过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使青年自觉地实现价值理念与行动的统一。(3)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创新与人民、时代的关系。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既要承担起服务人民的历史使命,也要反映时代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在把满足人民精神需要作为文化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基础上,聆听时代的声音,解答时代的课题。
(二)强化青年志愿服务中政治价值和自身价值的认同
“较之于事实性认同、被动认同、利益认同等,价值认同具有更强的深刻性、持久性和稳定性”[5]。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从价值认同角度分析,主要在于青年对政治价值和自身价值认同的这两个维度。
一是政治价值认同,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对于当代青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经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三个阶段。其中,理论认同是前提和基础,情感认同是必要载体,实践认同是最终目标:(1)通过开展大学生价值教育强化对理论的认同,不仅要让当代青年全面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而且要坚持底线思维,持之以恒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朝积极的方向发展,防止他们被个别思潮所利用,进而助长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来重新解读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的青年志愿服务精神,使青年真正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到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2)以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情感认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认识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用理想信念武装青年头脑,让其充分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培育青年养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操,在志愿服务中通过内化的情感动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新高度。(3)以引导实干担当强化实践认同。“奉献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本质体现。”[6]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方式使青年认识到志愿服务的价值所在,从而自觉地把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利用青年志愿者的群体性特点,在实践中塑造青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有意识地培养青年在实践过程中积极面对挫折、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在关注国家发展和前途命运的同时肩负起时代的担当。
二是自身价值认同,即实现“由他律走向自律,由自爱转向他爱”的个人德行重塑。(1)在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过程中,需要以文化自信为核心,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责任意识。通过在志愿实践中的“自省”,实现道德和行动上的双重自律;通过志愿服务困境中的“自我磨砺”,提升自我道德意识,从而实现自制力的自我调控;通过处理志愿服务中的突发危机,克服意志力薄弱的自我障碍,实现成长成才中的自我挑战。(2)在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过程中,社会和学校应当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完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使网上网下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志愿服务的开展培育丰沃的土壤;另一方面,学校作为青年教育的主体,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文化熏陶、服务管理、实践育人等手段强化青年德育环境,使青年在志愿服务平台中展现出高尚的人格,实现由自爱向他爱的升华。此外,家庭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过言传身教,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养成“忠、孝、礼、勤”的良好家风,培育青年从小养成自律、仁爱的优良品德。
(三)有效提升青年志愿服务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水平
一是强化志愿服务知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与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7]。 在新时代,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重要环节。其中,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志愿服务知识教育尤为重要。(1)要强化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文化的解读。当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精神风尚。要通过各种媒介和教育手段,让青年认清志愿服务的无偿性和公益性、系统性和组织性、意识形态和人民性等特点,从而使青年对志愿服务的价值目标达成共识。(2)要强化对公共精神、奉献精神的解读。公共精神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风貌,而引导青年解读公共精神,就是要求青年在志愿服务中从主观意志到实际行动都要投入其中,以此来表达自身的公共关怀。而引导青年解读奉献精神,就是要求青年平衡志愿服务活动中“利他”和“利己”的两重属性,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最大限度地扛起对国家 、民族 、社会以及他人的责任和义务。(3)要强化对社会主义志愿伦理精神的解读。社会主义志愿伦理精神,是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在推进志愿服务发展时形成的志愿实践理论,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特性。引导青年解读社会主义志愿伦理精神,就是要求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不断地调动“自我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从而在“利他”行动下促进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是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1)要树立法治思维,把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纳入到法制化轨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和《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为指导,不断完善青年志愿服务队伍、项目、平台、组织、文化等建设规范。(2)要优化青年志愿者招募方式,构建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的志愿服务通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评价机制,形成一支规模宏大、来源广泛、管理规范的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队伍。(3)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志愿服务配套政策, 推出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行业标准。例如,浙江以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型赛会为契机,制定全国首个《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浙江地方标准》。此外,要把握时代脉搏,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利用好志愿服务大数据,探索“互联网+”青年志愿服务新模式,有效地提升青年志愿者的专业水平。
(四)搭建青年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强化引导及组织管理
首先,加强宣传,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一方面,通过树立典型榜样、创作文化产品、打造项目品牌等形式,加大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宣传报道力度,让全社会各界青年更多地支持、响应并投身于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中。另一方面,构建社会化的招募机制,逐步形成并优化志愿服务公告制度。面向最广泛的社会青年群体进行号召与招募,打通青年和志愿服务信息的连接通道,扩大志愿服务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
其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培育及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搭建平台。要不断创新志愿服务项目的载体与形式,持续深入地开展脱贫攻坚、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疾青少年、扶老助老、环境保护和节水护水等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形成青年志愿服务品牌优势。优化志愿服务内容和实现方式的设计,针对不同的青年群体,打造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保证青年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和持久性,使志愿精神成为推动志愿服务高水平发展的强大动力。
最后,完善社会化运行模式。青年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必须用社会化的方式加以推进。要完善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化运行模式,一方面,坚持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原则,以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来实现青年志愿者招募、志愿项目资金筹措、资源整合利用以及公益法律保障等;另一方面,鼓励相对成熟的青年志愿社团,通过开展合作和支持帮扶等方式,集合各类青年的专业特长,建立服务对象明晰化、服务项目常态化、志愿行动长期化的专业性青年志愿组织。
综上所述,志愿服务在影响和塑造人的思想、精神、心灵、性格等方面是潜移默化的。在实践过程中,志愿精神所代表的价值观、目标性、思想认同以及志愿者行为表达,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营造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时代和现实相互融通,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培育青年志愿服务精神,要结合青年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志愿服务的实践性,坚持以文化涵育为基础,强化社会实践,培育青年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