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奶牛养殖现状调研报告
2020-12-15陈健伟王发家
文/陈健伟 王发家 刘 滨
(肥城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奶牛养殖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先导,在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2 0 1 9 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奶牛存栏量占泰安市存栏总量的26.19%,近年来虽有所下降(表1),但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奶牛养殖增长方式也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养殖场经营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
1 肥城市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1.1 基本情况
肥城市奶牛养殖模式为规模化养殖,现有规模养殖场8 家,其中3 家为大型规模养殖场,饲养奶牛品种均为荷斯坦牛,存栏总数约1.66 万头,成母牛存栏0.91 万头。受引种来源、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日产奶量为21.00~35.00千克,平均为25.77 千克,泌乳牛年均单产9.41 吨。当地无乳品企业,生鲜乳主要销往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亚奥特乳业有限公司等乳品企业,2 0 2 0 年8 月生鲜乳收购价格为3.5~4.2 元/千克。
1.2 主营收益
当前奶牛养殖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销售生鲜乳及销售淘汰牛、犊牛。受养殖规模、生鲜乳品质、防疫技术及管理技术等因素影响,奶牛养殖总收入不尽相同。2019年,肥城市奶牛养殖场平均年收入为1 267.72 万元,最低收入580.46万元,最高收入可达2 889.17 万元。在奶牛养殖收入中,生鲜乳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90.11%,而牛(牛犊)销售收入平均占总收入的9.89%(表2)。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简称“疫情”)影响,部分乳品企业下调生鲜乳收购价格,并实行限量收购,出现原料奶供大于求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生鲜乳的生产与销售,同时因疫情等原因导致饲料价格上涨,奶牛养殖总体效益不理想。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乳品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生鲜乳收购价格持续上涨,奶牛养殖场经济效益得到较大好转。
1.3 养殖成本
1.3.1 饲料成本
肥城市奶牛养殖业经过不断的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畜牧业示范县项目、粮改饲项目等带动下,奶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已全面铺开。TMR主要包括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羊草、地瓜秧、花生秧、精料、维生素及其他配料。肥城市奶牛养殖所用苜蓿主要来源美国和西班牙,燕麦多采自内蒙古和甘肃地区,羊草采自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根据各饲料价格(表3)计算,高产奶牛每天消耗饲料成本约65.00 元,中产奶牛每天消耗饲料成本约54.00元,低产奶牛每天消耗饲料成本约43.00 元。
1.3.2 繁殖技术成本
肥城市奶牛繁殖技术多采用人工授精、周期发情等技术。前两胎受孕奶牛大多使用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国产价格平均为1 4 8.0 0 元/支,进口价格平均为2 2 0.0 0 元/支,普通冻精平均价格为6 9.0 0 元,全年总投入约1 1.4 7 万元。每头受孕奶牛平均每年采用2 次周期发情技术,每次价格为75.00元。虽然胚胎移植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繁殖技术,但由于员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及受技术、设备等因素限制,几乎不使用胚胎移植技术。
1.3.3 厂房及设备成本
2 0 1 9 年,养殖场在厂房建设方面平均投入305.00 万元。养殖设备主要包括挤奶机、T M R 搅拌机、取料机、自动喂料机、自动饮水设备、刮粪板、清粪车、装载车、运输车、降温风扇及喷淋设备等。挤奶机价格均在数十万元以上,最高价格为185.00 万元,TMR搅拌机平均价格为30.00 万元,取料机价格平均为4.60 万元,清粪车价格也均在6.00 万元以上,设备投入金额平均为52.00 万元,规模奶牛养殖场对厂房及设备的投资非常大。
1.3.4 人工成本
当前奶牛养殖场根据规模大小,雇佣人员为10~23 人,雇工主要从事拌料、饲喂、挤奶、繁育、兽医、化验、清粪等工作,部分工种采用外聘形式。兽医平均工资1.0 万元/月,繁育员平均工资0.80 万元/月,其他人员工资平均为0.36 万元/月,全年人工投入34.40 万~166.40万元。
1.3.5 土地成本
在土地使用方面主要涉及养殖场用地和饲料作物用地。养殖场土地租用期大多为3 0年,最长租期为50 年,每亩土地租金平均为830.00元/年。饲料作物用地主要用于种植玉米和小麦,每亩租金平均为798.00 元/年。全年土地租金平均为89.34 万元。
表1 2015—2019 年肥城市奶牛存栏
表2 2019 年肥城市奶牛养殖场收入构成情况
2 面临的问题
2.1 生鲜乳产量、品质参差不齐
不同规模养殖场的泌乳牛年平均利润不尽相同,其主要原因是泌乳牛单产水平及生鲜乳品质参差不齐。出于购置成本的考虑,养殖场从不同渠道购置奶牛,导致牛群高产奶牛数量少,生鲜乳质量参差不齐,与良种奶牛的产奶量及品质相差较大,与国内奶牛养殖先进地区的差距也很大[1]。
2.2 优质粗饲料短缺
奶牛的生产水平,一般认为3 0.0 0%受遗传因素影响,70.00%决定于外界因素,饲料的品质和种类是最主要的外界因素[2]。奶牛作为大食量的草食畜种,日粮中需添加30.00%左右的粗饲料,牧草则是满足奶牛生理需求的必需粗饲料。受当地种植环境和种植技术限制,奶牛养殖场所需牧草均需购买,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导致养殖场不得已改变饲料配方结构,减少了优质牧草投喂量,从而影响产能和效益。
表3 2019 年肥城市奶牛养殖场饲料价格情况
2.3 疫病防控压力大
奶牛疫病的发生往往造成养殖场经济损失巨大。本次调查发现,奶牛养殖场内往往只配备1 名兽医人员,即使外聘人员,进场指导次数也很少,往往不能满足疫病防控的需要。同时受雇佣人员年龄及文化水平限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预防性免疫时存在漏洞,奶牛疫病防控存在较大风险。
2.4 缺乏乳品企业
由于肥城市没有乳品企业,奶牛养殖场没有加工能力,生鲜乳全部销往外地,大型乳品企业往往会压缩生鲜乳价格,限量收购,严重损害了奶牛养殖场的利益。
2.5 发展规模化养殖受限
随着种养结合模式的开展,对奶牛养殖和土地种植相互配套、协同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有效的循环模式是通过规模化的饲草料种植保障奶牛的饲料供应,再将奶牛养殖的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用来改良土壤[1]。当前土地流转成本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架构不完善及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限制了种养结合模式的发展,致使发展规模化养殖受到制约,同时养殖用地的匮乏也限制了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对奶牛养殖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奶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3]。一是建议政府做好专项资金预算,用于鼓励奶牛养殖场实施规模化、标准化改扩建;对购置养殖设备、挤奶设备、废弃物处理设备等给予补贴,提高养殖场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4]。二是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一系列新的强农惠农政策,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用地审批、土地租赁等方面为奶牛养殖场提供政策扶持,切实解决畜牧养殖用地的受限问题。三是建议对奶牛养殖场进行贷款贴息补助,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与奶牛养殖场对接,优化服务流程,创新融资方式,满足养殖场合理融资需求,切实解决养殖场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贷款难等问题。
3.2 加快品种改良,提高奶牛良种水平
良种是奶业发展的基础。品种改良工作是奶牛生产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的关键举措。对此应加大奶牛良种补贴的力度,引进高产种牛和冻精,淘汰劣质低产牛,防止品种退化[1]。充分发挥各级畜牧部门、奶业协会的指导作用和组织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奶牛品种改良工作。
3.3 做好技术指导,加强奶牛疫病防控工作
各级畜牧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团队深入养殖场,及时了解其饲养管理、生物安全措施、兽药使用、消毒等情况,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科学指导养殖场做好动物疫病净化、疫苗接种等工作。养殖场要积极参与本行业组织的技术交流会,参加学习班,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依靠更加科学的疾病防疫技术指导生产实践。
3.4 加强种养结合,发展优质饲草料生产
一是积极组织养殖场人员参加相关技术培训班和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活动,帮助其学习掌握优质饲草料种植技术,鼓励充分利用山区等地力较差的土地,建设养殖场自有饲草种植基地,实施“养殖场+基地”一体化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饲草料不足的问题。二是重视种植农户参与,引导种植户与养殖场有效联结,建立种养之间的联系桥梁,加强种养结合,促进养殖场改变饲料投入结构,加大优质牧草投喂量[5]。
3.5 构筑养殖场与乳品企业利益共享机制
由于养殖场处于奶牛养殖产业链的最底端,在生鲜乳的销售环节没有话语权。为保障其利益,一是鼓励各养殖场达成产业联盟,与生鲜乳收购企业签订标准合同,交易过程中明确收购生鲜乳的质量、数量以及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二是政府要督促各方充分贯彻落实《关于建立生鲜乳价格协调机制的意见》(鲁牧畜科发〔2015〕3号),规范生鲜乳产销秩序,保护各方利益。三是泰安市作为山东省首批奶牛政策性保险试点地区,要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作用,切实做好应保尽保工作,同时建立生鲜乳价格保障机制,使养殖场与乳品企业达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