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晚稻盛泰优626高产制种技术
2020-12-15刘玉龙蒋建为李中希赵兴明蒋小勇李云胜
刘玉龙,蒋建为、2,李中希,赵兴明,蒋小勇,李云胜
(1.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岳阳 414000; 2.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所,湖南 岳阳 414000)
盛泰优626是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自选优质不育系盛泰A与自选优良恢复系Pc 626配组育成的中熟优质、高抗、高产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湘审稻20190046)。母本盛泰A是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以岳4 B为母本,以新引进的偏保型优质常规稻品种五岭香丝为父本杂交;经系选株叶型好、粒型长、性状偏五岭香丝、有香味的单株与岳4A连续回交;选择父本性状优良稳定、开花习性好、米质优良的单株保留,同步回交7代后,2003年育成稳定优质的三系不育系[1]。2010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10047),命名为盛泰A[1]。父本Pc 626是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在海南三亚用广东优质常规稻品种粤晶丝苗作母本,与23318(207/9908//R 9113)F 9代中间材料杂交,经多代定向筛选,2011年育成的优质三系恢复系。盛泰优626于2012年海南配组,2012年在湖南晚稻测交圃表现优良;2013年在海南少量制种,同年在公司晚稻品比中以盛泰A/08311-26当选,代号Pc 6,F 1代组合即命名盛泰A/Pc 6-26;2017—2018年参加湘种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盛泰优626。在湖南省作中熟晚稻栽培,生育期112.4 d,比对照短2.3 d。株高110.7 cm,叶片挺直,叶缘叶鞘绿色,长势旺盛,分蘖力强,穗数多,穗型中等,着粒密度适中,谷粒细长,稃尖无色。有效穗数330万/hm2,每穗总粒数141.5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5.4 g。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2级;稻曲病抗性平均4.0级;白叶枯病抗性5.0级;纹枯病发病无;米质:湖南省农业厅稻米品质检查结果,出糙率80.0%,精米率67.7%,整精米率60.8%,垩白粒率2.1%,垩白度0.54%,粒长6.8 mm、长宽比3.3,直链淀粉含量14.1%,胶稠度60 mm,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2016年在湖南岳阳制种平均产量3.1 t/hm2,2017、2018年分别在湖南岳阳制种产量分别为3.7 t/hm2和4.1 t/hm2。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母本盛泰A特征特性
不育系株高69.0 cm,株型松散适中,窄叶窄直,叶色淡绿,叶鞘、叶舌、叶耳、柱头无色,稃尖无色无芒,分蘖力强。一般单株成穗10~11个,穗长21.6 cm,每穗总粒113.6粒,平均包颈5.3 cm,包粒21.4粒,千粒重25.4g[2]。耐肥抗倒,岳阳春播,播始历期85~86 d,5月下旬播种,播始历期73~74 d,主茎叶片数15.3叶,6月下旬播种,播始历期67~68 d,主茎叶片数14.9~15.3叶[2]。
制种观察,不育系单丛花期10~11 d,单穗花期平均3.6 d,喷施920条件下,柱头外露率85.7%,双外露率65.0%,柱头无色中等发达,颖壳关闭好,高温闭颖率低;经3年试制经验,组合在湘北制种,8月底抽穗当天9:00开始少量开花,10:30~11:30为开花盛期。对花遇良好的制种田块调查,平均异交结实率58.4%,异交性状良好[2]。
1.2 父本岳恢626特征特性
岳阳当地5月底6月初播种,播始历期90 d左右,主茎叶片数16.4叶,分蘖力强,双株插植一般每穴有效穗32个左右,株型松紧适中,株叶型好,叶色淡绿,剑叶挺直,叶枕、叶耳和稃尖均为白色。株高96 cm,每穗总粒数123.5粒,谷粒细长,谷粒长8.7 mm,长宽比3.7,千粒重23 g;开花期长,花粉量大,花时较迟,有利制种田花期、花时相遇,2期父本制种田群体开花历时一般12~13 d,盛花期在抽穗后4~7 d,晴天一般9:00始花,10:00~11:00盛花,12:00终花。制种田表现抗稻瘟病、稻曲病,耐肥抗倒[1]。
2 高产制种技术
2.1 基地及季节选择
制种基地及季节应选择父母本抽穗扬花期间具有适宜的高温高湿条件,开花日平均温度26~28 ℃,日最高温度不超过35 ℃,日最低温度不低于21 ℃,昼夜温差大,田间湿度大70%~90%。无干热风天气,光照充足,风速小,出现连续3 d阴雨天气的年份少。
2.2 耕作条件
制种基地选择土质肥沃,排灌方便,旱涝保收,光照充足;田块集中成片能大面积成片制种,盆地形,地势较平坦,四周有山;农民素质较高,劳动力较充裕,无国内检疫性病虫害;隔离条件良好,便于空间、屏障隔离。
2.3 确定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安全相遇
湖南岳阳地区7、8两月气温高,降雨多,易受台风影响,不利于赤霉素喷施,且影响母本受粉结实。以八月底至9月上旬始穗秋制为佳。根据盛泰A、岳恢626播始历期推算,第1期父本在6月1日左右播种,第2期父本迟播5 d,两期均在二叶一心进行双株寄插,母本比第1期父本迟播29 d,叶差6.9叶。
2.4 秧田精细管理,稀播、匀播培育壮秧
平整后秧田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父本用种12 kg/hm2,母本用种30 kg/hm2,秧苗1叶1心时施尿素60 kg/hm2作断奶肥;移栽前3~5 d施尿素60 kg/hm2作送嫁肥,加强秧田的病虫防治,培育带蘖壮秧。
2.5 父母本高产群体的构成及培管
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是母本群体结实种子的产量,而母本群体必须靠父本群体提供充足的花粉才能提高结实率,因此,只有建立协调父母本群体结构才能获得制种高产。父母本行比2∶14,父本行距16.7 cm×33.0 cm,母本行距13.3 cm×16.7 cm。父本秧龄20 d,采用大双行移栽,每蔸插3~4根基本苗;母本秧龄20~25 d,后于父本移栽,每蔸插2~4根基本苗。母本抛秧栽培时,缩小父母本时差为5~8 d、叶差为1.5~2.0。基肥施用尿素300 kg/hm2,P2O590 kg/hm2,氯化钾肥150 kg/hm2;在抽穗灌浆期施尿素60 kg/hm2,氯化钾肥45 kg/hm2,促早生快发[3]。
2.6 及时调查、调控花期
适时进行父母本幼穗剥查,查看剩余叶数,进行花期预测,如预测花期有不遇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父母本花期调控。
2.7 赤霉素喷施方法
赤霉素分2次父母本同时喷施,当母本抽穗20%左右,喷施第1次赤霉素,用量为120 g/hm2,第3天喷施第2次赤霉素,用量为150 g/hm2[3]。第5天父本单喷赤霉素1次,用量为120 g/hm2,让父本高出母本20~25 cm,便于赶粉。上午10:00~12:30开始赶粉,天气阴凉时,需推迟1 h,等花开足量时开始赶粉;人工使用拖绳法赶粉每天2~3次,连续赶粉7~10 d。
2.8 严格除杂,及时收取、晾晒
严格把控亲本纯度,将制种安排在离其他水稻田距离500 m以上的基地,避免串粉。在父、母本抽穗期及成熟期进行2次严格除杂,抽穗期重点除去母本保持系和异形株,赶粉结束后及时割去父本;种子成熟时,选择天气较好情况收割、晾晒,同时防止机械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