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体育体能教学的有效开展对策

2020-12-15张会坤伊川县中等职业学校

灌篮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教师中职

张会坤 伊川县中等职业学校

在体育课堂中加入体能训练,既是中职体育课堂教育教学要求,又使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响应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对策推进中职体育体能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中职学校体能训练的意义

(一)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健康体格

必要的体能锻炼,能够打开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缓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项压力,让学生的身体得到最大限度的舒展、运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促使学生形成健康运动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体格[1]。

(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体能锻炼的有效开展,考验学生的耐力、毅力、创造力、想象力等,需要学生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寻找快乐、突破自我、挖掘潜能。且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鼓励,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对学生多个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作用。

(三)激活学生智力,促进智力进步

有效的体能训练能够让学生在进行反应、灵活运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智力的发展,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这能够激活学生的智慧因子,对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智力进步也具有积极作用。

(四)辅助品德发展,实现品德教育

在参与体能训练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品味到可贵的坚持、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失败应对的方法。实际上这都是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有力补充,也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的良性发展。

二、中职学校体能教学的有效开展原则

(一)循序渐进性原则

开展体能训练,必须要有阶段性,不能揠苗助长。尤其是中职学段的学生他们的体能素养发展较差,一上来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极易造成他们的抵触情绪。就傲视应当有规律的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体能教学。

(二)多层次性原则

学生之间具有层次性,教师不能 “一刀切” 一概而论的开展体能训练,这样会导致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体能训练感受,而且不能缩短学生之间的体能差距。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体能发展差异性,遵循多层次原则,针对开展体能训练[2]。

(三)定性与定量原则

正所谓 “量变产生质变”。中职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是必须定性训练与定量训练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发挥体运训练的效果,改善整个训练氛围,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提高体能训练的有效性。

(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体能训练开展的重要原则,要求在体能训练计划上创新、体能内容上创新、体能训练方法上创新。只有确保每个体能训练都具有创新性色彩,与时俱进,学生的体能发展才更科学,体能训练才能够以创新为辅助真正落实到位。

三、中职学校体能训练的有效开展对策

在认识体能训练重要性,明确体能训练原则的基础上。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开展体能训练就必须抓住重点,有效落实:

(一)考虑实际情况,确定科学体能训练计划

要想安排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就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体能计划确定。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的体能训练是一个金字塔式结构,第一层为一般体能,即关节活动、灵敏协调、核心稳定,第二层为专项体能,包括爆发力、速度、力量,第三层为专项技巧[3]。

华中科技大学投入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520万元。以服务外包的形式与企业开展合作,5年的时间里,已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500多万页;目录100万条。已基本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利用,极大地得高了服务效率。高校档案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学校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财务处、基建处、人事处等学校主要职能部门,尚未建立系统的对接,无法实现增量电子档案的收集,导致电子档案数据的不完整。加强与全校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是今后高校档案馆必须要努力实现的方向,整合学校的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师生做好服务。

表1

这决定了中职体育教师在设定体能训练计划时要按照金字塔进行体能训练,具体如表1 所示。

教师应当遵循着以科学训练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做具体的体能训练计划确定,保证计划的科学性和指向性。

(二)丰富训练内容,增添体能训练趣味色彩

教师要丰富体能训练的内容,不要将体能训练局限在跑步、跳远、单一的力量训练上。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训练疲劳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能训练。其主要训练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1)进行基础型体能训练:基础体能训练较为简单,目的是打开学生的身体各项机能,属于初步训练范围。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双杠臂屈伸、速度跑等。这些训练锻炼学生的力量、柔韧度、爆发力、耐力,更多的处于 “激活训练” 状态,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训练需要进行选择。

(2)进行专项型体能训练:专项性训练难度较大,其训练内容相较于基础性训练发生了质的转变,它具有针对性,具体针对某一个体育运动或者学生某一个体能锻炼的需要。

如对篮球运动的学生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时,可以采用 “折返跑”“全场快速运球跑”“变速跑训练” 等多个内容;如对跳高的学生进行专项体能训练,则包括 “平跑速度”“弯道跑速度”“弧线跑速度”“杠铃练习”“三级跳” 等。这些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且内容丰富。

(三)创新训练形式,丰富学生体能训练体验

(1)利用准备活动,开展体能训练:准备阶段需要学生打开身体的各项开关,目的是调节学生的肌纤维,避免在后续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

该阶段的训练方法主要是慢跑,通过慢跑加热内脏器官。或健美操,通过头部运动、扩胸运动等打开学生的身体。或拉伸运动,对身体每个肌肉群组进行拉伸,都能够为后续的体能训练做好准备。

(2)利用游戏活动,开展体能训练:为了让体能训练充满趣味,激发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中职体育教师就可以引入体能训练游戏,以游戏让体能训练与玩乐相结合[4]。

如开展 “拉人角力”“撕名牌”“速度竞赛” 等。这些趣味多彩的游戏活动能够吸引学生们参与其中,同时有所侧重的锻炼学生的耐力、速度等,能够辅助体能训练的进一步开展。

(3)利用小组合作,开展体能训练:为了让学生们获取体能训练的动力,让学生们相互配合、相互提升。中职体育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们在小组内搭配进行体能训练活动。遵循 “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原则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让学生们互相帮助,也是体能训练开展的重要方式。

如在进行身体拉伸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两两一组,互相帮助压腿、压背;如在进行耐力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小组共同跑步,相互鼓励。

(4)利用现代科技,开展体能训练:现代科技的出现打开了体能训练的大门,为体能训练提供了新的路径。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加大资金投入,用现代科技辅助体能训练的进一步落实,给学生别样的体能训练体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提高体能训练的有效性。

如有的学校可以利用VR 设备或者X-box 主机游戏设备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之中进行体能训练,这样的体能训练具有声像集合色彩,能够提高训练效果;如学校可以利用健身运动环、数字运动计时等多种方式,来监督检测学生的体能训练情况,做及时的体能训练调控。这样充满现代色彩的体能训练,具有创新发展性,能够进一步推动体能训练在中职体育课堂的落实。

(四)实现多元评价,提升体能训练参与兴趣

为提升学生体能训练的兴趣,让学生愿意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体能训练课堂上,中职体育教师就要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实现学生体能自信培养。

(1)建立过程评价:中职体育教师不要以最后的体测结果作为学生体能发展的评价标准,而应当将评价目光放在学生长期的体能训练过程上,考量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学生的体能素养发展状况,对学生的体能素养进行横向对比判断。这样的评价才更贴合学生的体能素养 发展实际,能够了解学生的体能实际情况,所获取的评价结果也更具有反馈指导教学意义。

(2)采用鼓励评价: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参与体能训练,对学生的训练方法、训练态度等及时的予以肯定。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鼓励,能够获得体能训练的成功体验感,其积极情绪发展、自我价值肯定提升,自然能够以较为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体能训练活动中,配合体育教师开展体能训练。

四、结束语

为真正培养为社会需要的大量人才,中职学校就必须在促进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专业素养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要开展必要且有效的体能训练,从多角度确保体能训练的落实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质健康,实现体育教学目的的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教师中职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我国冰壶运动员备战冬奥会竞技体能训练的研究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