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我们谈起春天,我们在说什么?

2020-12-14许耀义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未来生机美丽

摘要:试图从朱自清的《春》的文本出发,根据文章最后三段排比的意象反观文本,对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的内涵加以新的阐释。

关键词:文本细读

当我们谈起春天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什么?在对语言加以分析的过程中,罗兰·巴特提出了“二级符号系统”,他发现一个词语拥有多层的含义,当我们运用“玫瑰”这个所指的时候,能指看似是现实中的玫瑰,但又不仅于此,我們往往用玫瑰寓指美丽。而美丽这个属性并不是玫瑰本身所有的,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文化的影响。文化使得玫瑰具有了美丽的内涵。同样,当我们说春天的时候,说的也未必只是春天里的一草一木,还可能有更多的内涵,比如希望、美丽与未来等等含义。

在以往对于朱自清的《春》的解读中,往往止步于认为《春》是一篇运用了拟人观的散文,朱自清运用了儿童视角来贴近儿童的目光[1],但我认为朱自清想要表达的并不仅仅只有如此,他作为一名成人的视角仍然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比如文章中出现的对诗句的引用就打破了儿童的眼光。同样对于这篇文章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认为这是一篇书写春天,赞美春天的文章,而应当从文章的“裂隙”入手,重新反思《春》的内涵。

一、文本解读

纵观全文,《春》中最不符合孩子的眼光的话语便是最后三段比喻句构成的排比。朱自清将春天比喻成“娃娃”、“小姑娘”和“青年”。看似朱自清运用的是明喻,但这种比喻似乎大有深意。这三个排比让我想起了一个同样运用许多比喻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盲人摸象的故事正可以用来作为《春》的对比。

四个盲人摸索大象的样子,分别把大象比喻成“蒲扇”、“萝卜”、“柱子”、“草鞭”,因为他们摸到的是大象的不同部位,因此对大象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是这些比喻与大象本身谬以千里,因为这些比喻仅仅主义到了形似,而无对大象的神似。而朱自清的春则做到了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娃娃”等三个喻体对应的正是春天在不同层次的特点,如果概括一下,可以从三段排比中提炼出三个关键词,“生机”、“美丽”与“未来”。

像“刚落地的娃娃”的春天,这个春天的特点是“新的”,“生长着”娃娃的生长表达的正是春天充满生机的特点。像“小姑娘”的春天,它的特点是“花枝招展”,姑娘的花枝招展正是春天的美丽。像“健壮的青年”的春天,特点是“领着我们上前去”,而健壮的青年走向的正是未来。当我们以这三个词语复观全文便会发现,朱自清的前文正是对这三个词语的“阐释”。

首先是文章的第一段的“盼望着”,朱自清在此表现出的是一种对春天的“盼望”,或者说“期待”。而期待所指向的对象是对于春天所有内容的“期待”,即对“生命”的期待。

其次是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天上风筝”一段。在这一段文字中,“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老老小小”所要做的都是“未来”的事,而他们并不是等待未来的到来,而是去“创造”自己的未来。而这些未来是经由“人”来创造的。

最后是文章中的正文,即传统教学所讲的“春风图”“春雨图”等一系列图画。在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的是一种隐含的目光。

比如“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花朵怎么会眨眼睛?显然,是有风的吹过使得花朵跟着飘动,造成一种花朵在眨眼的感觉。再如“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可别恼”“看”这一系列话语中表达出了一种引导者的话语,而这种引导的话语也引导读者发现雨的不一样的地方。因此在正文中大段对春天的美丽的渲染中,有的是一种对美丽的“发现”,而发现的内容是对“自然”之美的发现。

二、内容归纳

如果将三个比喻句中提炼的词语与文中概括的词语“期待”“发现”与“创造”组合起来,便会构成一个“期待生机——发现美丽——创造未来”的层层递进的组合。而这种递进的组合中蕴含的正是一种时间的递进。从过去指向现在与未来。

同样,当我们将从朱自清的《春》文本中提炼出的内容组合起来,便会发现其中也隐含着诸多的联系。首先是最后三段的三个喻体之间构成的关系。“娃娃”身上蕴含的正是“姑娘”和“青年”两种可能,生机也包含了当下的“美丽”与未来的“创造”。其次是对正文文本的概括,“生命”同样包含了“自然”与“人”。而从纵向来看,娃娃也包含了“生机”这个抽象的寓意以及“生命”这个具体的寓意。而姑娘和青年也同样可以与其他内涵一一对应。

下为图示:

具体寓意层:生命=>自然+人,

喻体层:娃娃=>姑娘+青年

抽象寓意层:生机=>美丽+未来=结果+过程

有了这个概括,我们再去看朱自清的春就会发现,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可不仅仅是外在的自然。外在的自然与人类的生命一同融汇在朱自清笔下的春天里了,构成了春天的表层意蕴和深层内涵。春天既有着“生命”也有着“生机”。朱自清的《春》看似写的是一种自然的表象,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玫瑰在文化系统中传达的美丽一样,《春》中表达的还有春天在文化系统中所传递的“生机”“美丽”“未来”这一系列内涵。

三、结语

也许我解读出的并不是朱自清想要表达的,但是文本的阐释空间并不由作者决定。真正影响我们看待一部文学作品的是我们的眼光,而非我们的所见。就像盲人摸象的故事在孩子的时候看起来仅仅只是个故事而已,但是当我们长大之后,也许会在不经意之间感觉到这说的就是我们的人生,人生何尝不是在盲人摸象呢?我们只能凭借局部的所知来猜测世界的面目。同样,我们对于一个文本,何尝不是在“盲目”的解读呢?真理并不比错误高贵,如果不是,那就让真理在错误面前彰显自己吧,真理只会越辩越明。

参考文献

[1]宋炳辉.想象春天——朱自清散文《春》的另一种解读[J].名作欣赏.2019(22),108-110

作者简介:许耀义(2000-),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沈阳师范大学201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未来生机美丽
生机暗涌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托夫勒引发的“未来”探讨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植物印花回归为春色增添一份生机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炫酷春夏
“恰如其分”蕴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