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精细管理让百年老校焕新机
2020-12-14
提起丰都中学校长李应,熟悉他的老师、学生、家长都要竖起大拇指。他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教育艺术的不懈追求,从山区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市级重点中学的校长。曾有领导评价他:质朴是他的外衣,实干是他的衬子,睿智是他的贴袄,对教育事业炽热的爱才是他的内核。
扎根教坛31年,李应先后在六个学校工作过。站在三尺讲台任老师,他以敏锐的眼光立足当下,对学生关爱有加;主持学校全局工作,他以前瞻的理念描绘宏远蓝图,并引领团队不断朝着目标坚定前行。2018年秋,他到丰都中学走马上任,提出了“争创首批市级特色示范高中”的奋斗目标。百年老校要创造新的辉煌谈何容易?李应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作为校长,他是整个学校的灵魂,是师生的主心骨。他办公室的灯就是师生心中的灯,只要它常亮着,师生心中就敞亮;只有它长亮着,才能点燃师生心中的激情。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李应非常重视发挥管理的作用。他把在市级骨干校长培训、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影子培训、英国纽卡斯尔研学班所学的先进理念,结合丰都中学百年老校的发展现状,建立起以处室和年级管理并行的扁平式管理模式:即由校级领导蹲点(分管一个年级)抓面(分管一个方面的工作),年级主任向校长负责,又接受各处室的指导;处室主任向校长负责,指导一个块的工作。对各处室、年级、德育、教学、科研、群团等工作实行目标管控,各处室有工作手册,年级有责任目标,教学积分考核到人,教育目标责任到人,精细管控,从细微处着手,让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目标,样样有人管,件件有反馈。对此,李应表示:“只有把目标设定在大家跳一跳够得着的位置,才能激发起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在学校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
在李应看来,没有制度的管理是没有底线的管理,没有人本的管理是没有生命的管理,有集体存在就一定会伴随制度和准则。他坚持在反复征求全校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优化学校的核心制度。最重要的是,制度一旦经过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务必刚性执行。作为校長,李应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坚决执行各项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在充分发挥制度导向的同时,李应特别注重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关注他们的情绪,满足他们正当、合理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价值观,营造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以情感留人,营造了风正劲足,人心思干的良好氛围。
担任丰都中学校长期间,李应以科学、精细、严格的管理,在学校原有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规范了学生管理,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学校在高考中屡获佳绩,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破,大批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李应深知,可喜的成绩是时间和精力的积聚,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勤勉尽责终有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