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需要不一样的“音符”
2020-12-14林丽
林丽
【摘要】心理学家盖耶认为“: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有成效的学习时刻。”课堂上的错误其实是教学中的一种财富,如果我们能“偷梁换柱”,变“废”为宝,用好这些资源,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血有肉。
【关键词】音符;因势利导;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3-0183-02
Chinese Class Needs Different"Musical Notes"
(The Second Primary School Attached to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LIN Li
【Abstract】Psychologist Guyer believes that"when you don't consider trial errors and don't allow students to make mistakes,you will miss the most productive learning moment."Errors in the classroom are actually a kind of wealth in teaching.if we can turn"waste"into treasure,and make good use of these resources,classroom teach‐ing will become more colorful and full of flesh and blood.
【Keywords】Musical notes;Guide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Classroom teaching
面对课堂偶发性资源,它就好比是一首歌曲的一节音符,学生唱着唱着突然走调了,此时的走调也许可以成就一首新歌,也许什么都不会是。是成就新歌还是一无所获呢?此时需要教师能够敏锐地捕捉住这转瞬即逝的动态资源,将学生的思维导入“愤”“悱”之状态,紧紧抓住学生所疑、所思、所议的中心点,鼓励学生朝困难出发,给予他们充分的讨论以及互相交流的时间。课堂上这些不一样的“音符”,更能演化成精彩的教学瞬间。没有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
一、出其不意善用意外之音
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的、师生双向的交流活动,有时学生出其不意的一个想法或念头反而是课堂教学的闪光点,甚至可以成为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这些动态生成的信息稍纵即逝,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输出的信息,进行敏锐的捕捉,迅速的判断,恰当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用智慧点亮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成效。例如在学习《去年的树》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鸟儿兴冲冲地回来找大树朋友,但是曾经朝夕相处的挚友却不知所踪了,于是鸟儿开启了寻找好友之旅。它都去见了谁?又说了些什么?这时大部分学生便会顺着这个思路开始阅读课文,当然也有小部分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认为树根也是树的一部分吗?树根还在,只是少了树枝,并不算是不见了。这种看法也引起了全班学生的疑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教师停了一会儿,教师显然没有预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学生说得不无道理,虽然它不是个重点,但学生勇于把疑问提出来,就应该予以肯定。教师微笑着说:“同学们,学贵有疑,让我们先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往下学习,课文学完后,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理解的。”
课堂继续进行,此时教师便利用课件来给学生展示小鸟和大树相处的画面,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来朗读课文。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慢慢有了自己的体会。在后面的情感迁移环节,教师让学生用手中的笔写下小鸟最想对树说的话,替鸟儿向树“告白”。有的学生便会写道:树,你在听我唱歌吗?我回来给你唱歌了,你从前最喜欢听我唱歌了,你有时会随着我的歌声起舞,那舞蹈真美妙,我还想看啊。
“树根不也是树的一部分吗?”这显然是课堂上不期然的一声意外之音,如果教师心慌意乱地敷衍,或干脆漠然置之,教师与学生之间便拉开了距离,课堂和谐度便降低了。反之,若教师能够倾听,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迂回取道,不一语道破其中因由,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心灵推动心灵,那么课堂就会真正成为教学的共同体。此时,“树根不也是树的一部分吗?”已算不上什么问题了,重要的是这篇童话激发了学生对人间美好感情的追求和向往。
二、偷梁换柱巧用错误之音
课堂上不可预测的一个错误也许是课堂教学的一笔财富,如果我们能偷梁换柱、巧用好这些资源,课堂将更加丰满生动,有血有肉。在《爬山虎的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文章名板书在黑板上,有的学生便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爬山虎有脚呢?它不是植物吗?”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不光对于语文学习很重要,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也很重要。教师可以就此引导学生,为什么是“爬山虎的脚”?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开始今天的学习。通过学生阅读,已经有不少学生能够理解作者为什么把爬山虎的茎比作了“脚”,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此时再让学生自己写两个比喻的句子,加深对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可是,又有学生提出疑问,爬山虎的叶子和它的“脚”有什么关联吗?既然题为“爬山虎的脚”,课文中为什么又要花一整个段落来描写叶子呢?教师让学生拿起笔来,在阅读的过程中先画出哪些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语句或段落,再思考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子可以在墙上长得这么均匀、新鲜、漂亮,最后迁移到写作教学中。学生顿时豁然开朗。
“爬山虎的脚和叶子无关”这显然是学生理解上的偏颇,他认为,题目叫《爬山虎的脚》,就不应该写叶子,作者离题了。作者是不是离题了?这是一些学生的困惑。对这个困惑,教师不是简单搪塞,敷衍了事,而是巧用错误之音,用心挖掘,耐心引导,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利用偷梁换柱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叶子和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从课内知识拓展到了写作教学中,使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正如叶圣陶先生曾剖析过语文教材后,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教师巧用课堂上的错误之音,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丰满。
三、顺水推舟妙用尴尬之音
课堂中的偶发事件无法预料,有时会让教师处于尴尬难堪中,难以下台。面对“为难”,教师不能自乱阵脚。与其怒火冲天地斥责学生,倒不如沉着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顺水推舟,机智地妙用尴尬之音为自己的课堂助阵。
四、将计就计套用偶发之音
课堂是不断变化的,有时教师精心备课预设的课堂环节会被课堂上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打断,教师如果能将计就计,将这偶发之音作为另一种教学补充加以套用,也许更能达到启迪和教育学生的作用。
这次我在上《乡下人家》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听写“鸡冠花”,学生把这个字写成了“鸡笼花”,我给学生改字的时候,自己把“鸡冠花”的冠字也写错了,这时我班龚益同学大声地说:“教师你的冠字也写错啦。”我一下愣住,自己怎么能出现这样的错误,但马上镇定下来:“对了,龚益同学你觉得教师写错啦,那你觉得该怎么写呢?你能不能帮教师改正一下。”他很开心地改完,我将计就计地说:“谢谢你能够勇于指出教师的错误。可见我平时没有写好这个字,对字的结构没有看清,就动手写,教师平时的习惯还不够好,以后一定要改正。”
面对偶发状况,我将计就计在阅读教学课中穿插进简短的写字教学课,让学生交流想法。大家情绪高涨,争先发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写字教学实属“无心插柳”,但学生从简单的写字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加强了要写好中国汉字的意識。
五、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过程,它既有一定的规律可依,又具有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面对课堂的偶发性资源,教师要灵活应变,捕捉住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灵活选择合适的题材,将其创造成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以及灵感。
参考文献:
[1]陈晓琼.诗歌是脚尖舞动的音符[J].语文学习,2016(2).
(责任编辑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