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数学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2020-12-14顾凤芹

天津教育·中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堂生成小学数学策略

顾凤芹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精心预设内容,也要关注教学生成,要利用生成内容引导学生探究,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激活、潜能得到潜发,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产生多样的理解。本文主要从弹性预设内容、构建良好关系、提升教学智慧等角度阐述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3-0067-02

Mak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Exciti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Kanbei Street,Binhai County,Jiangsu Province,China)GU Fengqin

【Abstract】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teachers must carefully pre-set the content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generation of teaching.The generated content should be used to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so that their thinking can be activated,their potentials can be tapped,and they can think from different angles.To pro‐duce diverse understandings.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generating mathematics classrooms in prim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lexible preset content,building good relationships,and improving teaching wisdom.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Classroom generation;Strategies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自主能力逐渐显现,课堂也变得更加多元、开放,课堂预设难以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教师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物,要把握契机适时调整,及时处理,从而促进教学生成,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不是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他们是个会思考、有主见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目中无人”,看到的只有教学任务,而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学习反馈,关注学生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弹性预设内容

教师在预设时适当“留白”,为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有思考的余地。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预设需遵循学生的生命发展规律,不能一味求多求满,不为学生留有空间。教师要以学定教,充分地把握学情,要建构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差异,设计多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教师要以问驱思,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学生在听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课堂主线调整预设,让学生的探索有方向、有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高估学生的能力,会预设出有一定難度的问题,导致学生回答不全面、思路不清晰,教师要分析是否需降低难度。教师预设时要从不同方面分析学生学情,及时掌控全局,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教师可以降低问题难度,让学生更易于去探索、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后能认可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他们运用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的预设要具有开放性,要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见解,只要学生说得合理,皆可以接受,这样就会提升问题的高度,也让教学变得更丰富。

二、构建良好关系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信息更丰富、思路更宽广,让他们成为资源的消费者、课堂的生成者,教师也不是信息的简单呈现者、学业的评价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要予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教师是资源的发掘者,更是成长的引领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更积极地思考,在畅所欲言中增进自己的理解。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疑惑。教师要构建平等的关系,让师生在课堂上轻松地沟通交流,促进彼此的进步成长。

如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将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一纸,要做到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猜想出有1厘米、2厘米、3厘米。教师让学生说说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拿出1厘米的正方形去摆一摆,教师追问学生:长方形的长有没有剩余?学生在操作后试着用其他的正方形摆一摆,看有无剩余,并将摆的情况记录下来。学生分别尝试了1、2、3、4、5、6、7厘米的正方形,他们在操作后交流摆的情况,并分组汇报摆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说说哪些是有剩余的?哪些是没有剩余的,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厘米?最长的是多少厘米?学生在友好的氛围中交流,他们根据摆的情况,总结出这些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24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操作的空间,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不断探索出公因数的意义。在练习时,教师呈现问题:小芳家的卫生间长36分米、宽28分米,她家打算铺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如果不用裁剪,你建议该买什么型号的地砖,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对此议论纷纷,有学生指出,求出36、28的最大分倍数是4,因而该选用边长为4分米的地砖。也有学生指出地砖并非越大越好,得考虑美观、价格等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深入地表达,让他们考虑得更全面、更客观。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以亲和的话语、激励的眼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注意,他们会时时以教师为榜样,会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也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能使话题的交流引向深入,产生多样的表达,促进教学的生成。

三、提升教学智慧

教师面对课堂生成,应具有教学机智,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积累的经验内化为能力。很多学生因学习经验不足,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于表面,教师要“借力打力”,依据学生的问题推波助澜,促进教学的生成。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当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清晰,教师要发挥“放大镜”的作用,让他们对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有新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如在学习《小数的计数單位和数位顺序》时,教师提出问题:2.145的十分位是什么?有位学生回答是“4”,教师追问学生,“如果十分位是4,那么‘1代表的数位是什么?”这位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个分位”,此时有学生指出“没有个分位”。为增进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教师提出问题:“个位代表什么?十分位代表什么?”在学生回答出十分位代表多少个十分之一后,有学生明白十分位是“将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十分,每一份就是十分之一”,此时这位学生恍然大悟“,怪不得小数没有个分位!”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的想法多样,但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知识积累不够丰富,他们有时对教师预设的内容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理解,教师可以“将错就错”,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问题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错误的机会,让他们将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加以对比,自主寻找出错成因,挖掘隐含的内容,当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会主动思考并寻找冲突原因。教师以不同的错误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去思考、辨析,能引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促进他们的思维碰撞。教师不必急于去“同化”学生,否则难以让学生接受,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陷阱,诱引学生“出错”,让他们重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内容的生成,教学方式要多样、教学内容要多元,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知识,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生成内容要围绕目标,教师要为学生的思维指引,捕捉有意义的生成信息,并予以适当补充,让教学变得更精彩、更有价值。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弹性预设内容,为学生留有探索、思考的空间,让不同的观点得以交汇,不同的智慧得以碰撞,从而发掘学生的学力,增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度理解。

参考文献:

[1]陈秀玲.教学的动态生成过程与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小学数学策略
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