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扶贫的实施路径和方法

2020-12-14赖业玲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8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内生动力乡村振兴

摘要:开展文化扶贫能够扶志、扶智,为脱离了经济贫困的群众继续在精神志气、思想观念和能力水平上造血帮扶,增强内生动力。实施起来,可以从扶意识、扶阵地、扶技能、扶产业四方面着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实现经济与文化双提升,推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进程。

关键词:扶志扶智;内生动力;特色文化;乡村振兴

随着今年最后500多万人口陆续走出贫困,国家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各地也着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成果,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目标进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目前经济脱贫后的群众在精神志气、思想观念和能力水平方面并未脱困,扶“志”、扶“智”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后脱贫攻坚时代对脱贫群众不仅要从经济上继续扶持,更要实施文化扶贫,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及时补位,造血帮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依靠自力更生致富,彻底拔掉穷根子。

文化扶贫是一项把文化、科技、教育培训等与满足农民求知求富求发展需求结合起来的系统工程,要先做好顶层设计,并找到实施的路径和方法,这里从四方面浅谈一下实施路径和方法。

一、扶意识,培壮“精气神”

虽然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但不能否认的是,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匮乏,农闲时只能看看电视,或者打牌、喝酒,“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主观能动性不强。只有充实群众的精神生活,在文化中寻找、培壮“精气神”,才能幫助他们重构、培植精神内核,学会自身“造血”,增强致富斗志和勇气,彻底远离贫困。

实践中,一是多开展学习、宣讲活动。用好农村“小喇叭”传达党和国家大事,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法制观念;通过赠书赠报定期开办阅读宣讲会,让现代文明意识扎根群众心中。

二是有目的地组织丰富而“接地气”的文化活动。安排农村电影放映,开展体育健身,篮球比赛、跳广场舞、唱戏等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在村里组织兴趣小组,扶持发展各种文化团体,聘请老师开展培训,甚至定期开展地区比赛等,在“乐民”的基础上“育民”,以多样化的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三是用优秀文化产品“扶志”,将丰富而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送到农民身边。组织适合农村生活的文艺汇演,用群众身边的典型事迹改编成文艺作品巡演,用脱贫致富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等等。通过文艺作品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坚定的理想信念、让群众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获得启迪,增强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思想意识,激发出“我要脱贫致富”的决心和斗志。

二、扶阵地,补齐设施、人才、资金短板

(一)建设村级文化基础设施

文化基础设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目前许多村没有文化站,或文化站设施落后,图书陈旧,服务功能不全,形同虚设,打造与时代相适应的村级文化设施十分迫切。应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本着“实际、实用、适度”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和需求,因村制宜,建设村级文化站、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等设施,加强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将文化中心建成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文艺活动、宣传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让群众学习和阅读有依托、有阵地。村级文化设施在具备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的同时,还应考虑村居历史传承和发展走势,设计安放村标或文化风貌墙,营造和谐适宜的文化环境,展示村庄文明,也让村民在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自觉规范行为,提升文明程度。

(二)组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

组建多层次服务于农村文化的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文化扶贫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文化的长远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文化事业,聘请文化志愿者到相对贫困地区去服务,同时支持各方社会贤达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培育、培养当地的乡土文化人才。在村里招聘有学历、有才艺、有能力、有干劲的人担任文化协管员,服务村民文化生活。把农民中热爱群众文化,有文艺、体育专长,热心文化宣传工作的骨干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

对农村文化队伍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教育他们带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摒弃低俗文化,以专业培训或鼓励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保证乡村文化环境积极健康向上。

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要兼顾生产和生活,一般人少任务重,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上级部门或对口帮扶单位应给予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多方筹集农村文化资金

缺少资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单纯依赖上级拨款往往差额较大,这就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富裕农民和社会爱心人士集资,留名捐建文化设施;再者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文化艺术品销售获得的收入成立文化基金,以文补文,建设资金的“蓄水池”。举办活动时,充分考虑并提升群众的兴趣爱好,争取把资金用在关键处,取得最好的效果。

三、扶技能,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农民

俗话说得好,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拥有一项就业本领能开拓致富门道,大大增加脱贫的机会,有效阻止返贫。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农民,是扶“智”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则,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治贫”先“治愚”利用各种文化夜校、农民科技培训等载体,加大对农民的文化科技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前沿农业科技信息教育,帮他们开阔眼界,跟上时代潮流,用教育扶贫“播种机”将现代文明的种子扎根头脑。

二则,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以农民需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分类别地开展种植、养殖培训,改变落后生产方式,通过致富带头人传帮带,吸引更多的群众掌握技能加入产业经营,增加收入致富。

三则,突出创业培训,提高致富能力。大力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根据贫因户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目前,许多贫困村男子外出打工,妇女起到了不止“半边天”的作用,加强对妇女同志的创富培训,有利于贫困家庭的快速脱贫。要充分发挥村妇联的作用,成立产业帮扶小组,让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用编织、园艺等特长创富。

四、扶产业,深度挖掘农村文化资源

民间文化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对村民最具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部原部长雒树刚指出,贫困地区都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要把这些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使群众既创造文化,又享受文化。贫困地区或处于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或位于山区,风景优美,自然资源独特。从民情风俗、地方特色节庆、生态中寻找文化的主题,以“旅游+”“生态+”模式,打造文化产业,能带动一方群众发展致富。

(一)充分挖掘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是宝贵精神财富,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在弘扬革命精神的同時,能让社会充分了解贫困村的历史底蕴,凝聚各界人士的关注,带旺村庄的发展。要对区域内现存的红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做好旧址遗址的保护工作,将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纳入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中,做好规划,还要有计划有策略地宣传推介红色资源,提升知名度。利用红色资源打造党建活动基地是一个强有力的抓手,以此为阵地吸引城乡群众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激发老区群众的革命自豪感和发展自信心,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以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实现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双提升。

(二)做强本地特色文化

优秀的传统地方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充分挖掘历史、非遗、山水、民俗方面的优质资源,将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产业链变现,能够带动群众稳固脱贫致富。海南、贵州、重庆等地就在贫困地区大力开展传统非遗技能培训,依托刺绣、蜡染、编织等非遗项目,使当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人均年增收超万元,告别了多年的贫困。

此外,依托景观农业,可以开展田园乡村观光、农事活动体验等活动;依托林木果树和经济作物,可开发赏花、踏青、采摘等旅游产品;依托文物古迹、建筑遗存,以本地历史遗存、事件传说、传统民俗活动等为载体,可打造特色人文景观,传承农耕文化、弘扬现代文化。总的方向是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有机融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文化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开展艺术扶贫

依托古民居、山水俊秀等优势,创新开展艺术扶贫是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另一条路径。通过吸引艺术家、学生前来创作写生,发展绘画、摄影等艺术服务业;或将艺术与民俗结合,新春佳节时请书法家为村民们写春联送祝福;开办艺术教育,每年定期请艺术大师给儿童开设美术培训,为孩子们打开艺术的大门;设立村标雕塑,打造文化广场,树立艺术村庄的形象,等等,都是开展艺术扶贫的有效形式。设立艺术家工作室是推动艺术扎根村庄的有力抓手。有艺术家常驻,就能在村里长期开展艺术教育,写生作画,作品拍卖所得还能用来筹集艺术扶贫基金,反哺村里的文化艺术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艺术家来了,当地的知名度就提高了,游客也就会接踵而至。当地群众完全可以通过为艺术家、游客提供后勤服务,通过开农家乐,出售土特产,销售副食品等来获得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脱贫路上,文化不能少。文化帮扶不仅可以丰富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能厚植艰苦奋斗精神,播种文明收获善举,对群众的改变和影响更长远,更深刻,脱贫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新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要重视将物质脱贫与文化脱贫一盘棋谋划,适时融入,同步推进,以久久为功的恒心和韧劲,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交出一份中国特色减贫的美丽答卷。

作者简介:赖业玲(1972- ),女,广东普宁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党建扶贫。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内生动力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