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探微

2020-12-14陈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诗词古诗词

陈艳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古诗词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所以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向学生传授古诗词,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古诗词学习更有灵性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教学内容要服务于学生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紧贴学生实际生活,重视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语文知识的影子,而生活化情境教学法有着直观性和便捷性的显著特征,更能在全新角度引导学生感悟知识,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现实生活引入语文诗词知识,并借此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探究诗词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关研究指出,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知识,增长经验。大部分古诗词创作都依托于自然和社会生活,所以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充分把握生活特征,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发现古诗词的趣味性,并引导他们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解析诗词。这样一来,晦涩抽象的诗词就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

如在教学《赠汪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作者当时的心境解析诗文。这首诗表现的是平静的离别场面,借助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情境表述了深深的兄弟情谊,正是在平静话别背后涵盖了作者与汪伦的友情,这首诗营造的生活化情境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友谊的可贵,并将这种情谊映射到生活中,与自己的同学、伙伴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每首古诗词均有精美的意境,小学生年龄小,缺少社会经验,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学生这一心理,为学生呈现诗文绝美的意境,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创设视听情境,让古诗词学习更有灵性

当前,各学科教师都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其中视听情境,即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内容丰富且视听兼具的材料,能为学生直观地呈现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得到双重享受。与静态教学相比,视听情境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画帮助教师剖析诗词和语言,或以融入音乐达到发展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目的。

如教师可以巧借图画,再现视听情境。小学生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脱离现实生活的古诗词时,不可避免地认为难度较大。此时,教师可以引入看图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对所学诗词的理解。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等多种感官,使他们参与诗词教学,适当地引导学生想象诗词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诗词内涵。

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问道:“诗中涵盖诗人大量情感,你们是否知道诗人在什么时候创作了这首诗?”学生回答:“微凉的春日夜晚。”教师继续问:“诗人在微凉春日夜晚会站在哪里、望着哪个方向吟诵这首诗呢?请你们发挥想象。”学生回答:“诗人站在船头上吟诵。”教师问:“你们看一下板画中的江水、船和诗人,请问画里还缺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可能缺个月亮。”之后,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搭配音乐畅想诗人的思想感情,脑海中构思画面。学生说:“诗人可能在想家乡的春日十分漂亮,绿油油的嫩草和黄灿灿的油菜花,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各处都生机勃勃,因而可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借助视听情境,教师将学生引入诗词意境,学生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设拓展情境,让古诗词学习更有灵性

在讲授完古诗词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反馈,适当创设拓展情境,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如在教学《村居》时,针对诗词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前往操场或公园放风筝,让学生感受到春日的美好。又如在教学《咏柳》时,针对诗词中的“万条垂下绿丝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公园观赏柳枝。这样一来,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开阔了视野,能快速进入作者营造的诗词意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关情境,还原抽象性较强的诗词内容,拉近了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降低诗词知识难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云南省河口县坝洒中学)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诗词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
假期归来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