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空想社会主义的人口平衡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2020-12-14刘琪
【摘要】空想社会主义者大都预言过未来社会的人口状况,他们中的不少人都认为在理想的社会制度中应该达到人口平衡。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问题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体现,人口平衡对于人口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空想社会主义的人口平衡思想对于当代政策有很大影响,这些理论体现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人口平衡;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091.6
【文獻标识码】A
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揭露、抨击新兴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弊端,提出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未来新型社会制度的各种设想和实现这种新型社会制度的各种方案。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已经对人口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人口平衡思想,这一思想在人口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1 空想社会主义的人口平衡思想
人口平衡:是指社会的人数必须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保持平衡,即“把人的数目限制到与衣食生计相称”,以“适应生活资料和需求之间的正确比例”。
1.1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口平衡思想
早在16世纪,在莫尔的《乌托邦》里就提出了关于控制人口数量,规划人口发展的思想,莫尔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提出人口最低额,即农村每户不少于40人,城市每户不少于16人,并规定了每个城市的最高人数限额,一旦超过这个限额,就要进行人口流动迁移,以避免人口过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他提出要合理的规划人口的发展,有计划的进行人口流动,保证每个城市人口都在合理水平。
据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中,描绘了一种不同的家庭生活即“公妻制”,提出了生育是为社会谋利而进行,肉体结合要服从政权调配,并且有专人管制生育,从而达到为社会生育,优生的生活和生育状态,以保证人口数量。
1.2 十八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口平衡思想
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把他们的理想制度化,即以法律条文的方式使其法制化,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都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摩莱里和马布利都对人口问题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条文,其中规定了城市的家庭数量以及家庭的人数,并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年初会举行团体结婚仪式,仪式期间要进行人口登记,掌握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保证每个城市的人口相当;城市的孩子要接受道德和法律教育,并且城市公民要参与劳动。
1.3 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口平衡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三个阶段其最高阶段。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用详尽的理论来阐述观点并开始进行社会试验。
欧文的理想社会设想是合作公社,并指出公社人数最好在500到3000人之间,他认为3000人是人们能够有效的在有科学根据的统一条件下联合起来完成重大任务的最高人数,他猛烈抨击了马尔萨斯人口论,指出对于人口必须进行周密研究,制定合理的规章,以防止出现人口过剩问题。
傅里叶的理想社会设想的基层组织是“法郎吉”,他把“劳动引力,均衡分配”; “阶级融合,人口平衡”看成是未来和谐社会的基础,他也规定了法郎吉的人数范围,并提出了最佳人数为1620人,他提出人类社会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办法来控制人口增长,纵然发现了使产量达到四倍或者是一百倍的方法也是枉然。
2 空想社会主义的人口平衡思想的当代体现
2.1 计划生育到放开二胎
人口问题是事关大局,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问题,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人口大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开始恢复,社会也稳定发展,社会医疗水平越来越高,疾病治愈率不断提高,死亡率下降的同时,出生率不断上升,出现了人口数量过多,人口质量过低,失业人口越来越多,粮食满足不了人口生活,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等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对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压力过大,我国逐步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以有计划的控制人口。40多年的努力,计划生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与经济、生态、环境的矛盾淡化,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得到缓解,更使得中国树立了负责人的人口大国的形象,但与此同时,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流动频繁,整体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出现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人生育理念开始转变,更多的适龄青年选择不生或者少生。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独生子女要面临沉重的养老负担,加之整体医疗水平越来越高也使得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面对这些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一政策可以说是人口发展政策的完善,是顺应人口发展规律,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良策,对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西部大开发
我国疆域辽阔,但人口分布不平衡,以胡焕庸线为例,可以明显看出线以东的地区人口密度大,线以西的地区人口密度小,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力等相比于东部有很大差异,同时细化来看,西部地区本身的人口分布也不均衡,例如新疆人口多,而像羌县、青海等地人口就少,这也是与生态环境的制约有关系的。
地区平衡发展是一个长时间调整的过程,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开始进行西部大开发。西部资源丰富,以生态环境为基础进行合理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的生产力水平,还能够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由此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同时不断提高当地人口的素质,减少超额放牧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对当地生态植被进行恢复,从而吸引更多人到西部就业生活。
2.3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所谓义务教育是指以国家法律为保障,所有的适龄儿童在进入社会以前都必须接受的最低限度的基础教育。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改革开放后,政府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随着经济发展,政策财政的支持,各个地区积极普及基础教育工作,同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到2018年,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率已经达到了94.2 %。
如今,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取得显著成效,孩子们已经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随着国家财政的投入越来越多,教师的地位不断提高,师资力量显著增强,专项资金的设立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条件更加完善,更加现代化,贫穷的孩子也能够享受到优質教育,教育发展越来越均衡,义务教育治理体系也更加完善。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义务教育的年限有望延长。
3 空想社会主义的人口平衡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3.1 人口数量平衡
人口数量平衡即人口数量不应过多,也不应太少,人口数量与实际生产力相适应。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口问题是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重要问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促进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于人口不断增长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性别不均衡,老龄化问题凸显时,调整人口政策全面放开二胎,以保证人口均衡发展。正如傅里叶所说“人口平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人口数量必须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否则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人口问题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人口数量平衡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3.2 人口分布平衡
人口分布不均衡是人口密度相对于地区情况而言的,并非完全是数量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指人与自然环境、矿产资源等的不平衡,当然也包括东西部不平衡、城乡之前人口不平衡。人口分布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分布不平衡会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经济发展缓慢,高素质人才短缺等,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实行不同地区的平衡发展,加强城镇化建设,缩小地区差异,循序渐进的引导高素质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发展,加强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促进地区的共同发展,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3 人口教育平衡
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是地区发展程度不同,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大所造成的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仅会影响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更会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过去我国在人口教育上存在不均衡,从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当然要建设和谐社会,还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城乡一体高位均衡。因此人口教育平衡可以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4 结束语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口平衡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意识到人口平衡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人口平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达到人口数量平衡,人口分布平衡,人口教育平衡,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孜孜以求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刚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人口思想[J],人口学刊,1983( 5) 56-59.
[2]李佳沼,陆大道,徐成东,等.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空间分异性及其变化[J].地理学报,2017 (1):148-160.
[3]廖其发.新中国70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兼及普及教育[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5-13.
[4]胡厚翠.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人口问题[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 (6):29-32.
[5]晏自红,唐梦鸽,魏兰,等.基于GIS的川东北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演变特征[J].农学学报,2020( 10):94-100.
[作者简介]刘琪(1995-),女,山西临汾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