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经济转型与发展策略探讨

2020-12-14孙行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探索研究发展策略乡村振兴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内“三农”问题得到初步改善,国内农民群体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然而在现代化农业纵深发展基础上,国内现行农村经济结构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亟需进行经济转型。由此,应当从农村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着手革新,重点完善国家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扩宽农业资金融资路径。并且充分利用合作组织的引导作用,完善健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以此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转型。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策略;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就农业、农村及农民“三农”问题做出重要论述,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民生问题的基础,农村经济应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国内农业经济在政府加持顶层设计下逐渐由传统农村经济向现代化农村经济过渡。以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予以农村经济良好的制度性基础,并且为农村经济转型提供重要提推作用。现代化农业合作社制度、规模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对应的农业企业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并就此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然而当前农业经济在转型过程中仍然面临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缺失、农民经济转型意识不足等、财政扶持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等困境,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由此,笔者认为若想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着手对农村经济转型进行布局,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农业经济效益。

1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1.1 “三农”问题的成因探讨

乡村振兴战略一经提出后,中央农业部及相关专家着手对“三农”问题追本溯源,探析引发乡村问题的根本原因。部分学者在研究总结以后,表明现代化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然而现阶段,多数农村缺少专业人才辅助,且在城镇化背景下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人才凋敝,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因而诸多学者着手从人才引进、培养管理维度实现乡村振兴。事实上,欧美一带发达国家在发展历程当中,也曾产生城乡发展失衡、乡村经济滞后的情况。因此,国外专家也曾针对“乡村复兴”进行深入研究。美国知名经济学家纳尔逊曾表示,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本投资不足。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后,不难得出“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资本投资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性是当前制约国内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1.2农村经济转型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研究

依据上述分析, “三农”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金融制度、农业发展理念、农业生产方式则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一直持续使用扩增财政支撑力度、发展农村金融等方式助力农村经济转型。但财政部门能够投入农村的资金相对有限,难以填补乡村发展的资金空缺。对于助力农村经济转型因素而言,农村金融在其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并通过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推动。直接方式即是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将资金以贷款、补助等形式发放于农村群众,为乡村经济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间接方式则是通过其他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增长,进而平衡资源分配。现阶段农村市场建设并不完善,仍然缺少信息服务。为对应解决此问题,国家政府提出助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扩大资本投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外界资本投入,进而提升农村持续进步的内生动力,助推实现乡村振兴。

2 农村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化农业进程不断进步的同时,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契机,国内农村经济已经初步实现稳步发展,然而在面临农村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农村经济体系“去农业化”现象显著

所谓“去农业化”即是当前农村地区中的农业地位不断弱化,而非农产业持续产生的一种现象。农村经济立足于农业,必须与农村地区经济结构深度融合,然而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下,分工差异化导致农村与城镇收入差距愈加明显。虽然国家财政为保障农民生活水平予以财政补贴,但农村经济水平滞后仍然让农民难以获得更加富裕的生活。农民群体为提升可支配收入,开始弃农而去,并步人工业化发展道路。由此,农村整体经济结构产生调整,并对传统农村地区经济表征进行改善,农业生产趋向边缘化发展。

2.2 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农村经济取得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即是农村生态环境,然而伴随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工业化的发展,部分高污染企业建立于农村地区,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一方面,城市生存空间的减少致使污染物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开始大范围蔓延。另一方面,为提升经济收入,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包括养殖场排放的废物均随河流传播,造成大量农业面源污染。加之农村地区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相对较低,村镇地区缺少环保基础设施。且据相关部门报导,农村地区污染排放量与城市污染排放量相对持平。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制约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3 农村地区特色逐步消失

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开始产生“标志、符号”丢失的情况,与所在地区空间分离。并且在新农村推进建设过程中,部分农村地区追求表面统一化,以往农村特色地区开始逐渐趋向表同。国内农村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及传统意义,是民众生活迹象及经济结构的传统体现,然而当前国内民众并未充分认识到此重要意义。反之众多建筑、耕地却被破规模损坏,传统农村经济特色正在逐步消失。甚至部分农村地区进行大面积现代化建设,导致特色养殖、特色种植被取代,农村乡土气息正在消失,致使国内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困难。

2.4 农村和谐发展遭受挑战

伴随农业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地区开始产生社会矛盾,并面临极大程度的挑战。而当前农村地区所产生的矛盾,多数是由于区域间经济差异、利益冲突所引发的。具体而言:一方面是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在国家经济水平整体向好发展态势下,国内剩余贫困人口多数居于农村地区,相反城市地区CDP则持续提升。虽然近年居民收入在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下,农业补贴及税务减免已经有所改善,但总体来看国内差距仍然相对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内部收入差异化明显。多数地区利用区域资源禀赋进行积极创业,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然而部分地区缺少资源优势,加之自身并不努力,导致农村内部贫富差距开始显现。而对应贫困居民对于农村经济转型并不在意,甚至通过各种方式阻碍地区经济转型,导致国内经济转型面临极大程度阻力。

3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村经济转型路径探讨

3.1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转型

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首要条件,首先需要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及发展方式进行转型。具体而言,首先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发展理念,进而提升农民群众的可支配收人,保障农产品供给平衡。其次,需要推行农业发展科学功能新理念。提出农业经济转型理念的是国家管理层级,而具体执行的仍然是农民群体,由此需要发挥农民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农业经济中各项职能拓展,以此顺应国家农业功能发展趋势。现下,国内农业產业需要着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过渡,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向深度、广度纵深发展,进而实现农村休闲产业、生态功能性。最后则是促进农业领域生态化发展理念。将低碳农业与循环农业作为主要抓手,加以结合区域资源优势,指引地区农业向资源节约进发。通过农村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转型,奠定农村经济转型的基础。

3.2 优化完善国家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作为农村经济核心发展机制,土地流转机制亦需顺应现代化进行优化完善,进而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现阶段国内农户并未实现经营规模化,抵抗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偏低,这也是制约国内农村向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需要国民立足于自愿、有偿原则,倡导国内农户通过包地、转让或参与合作社等多元化方式,促进自身土地进入流转,继而加快农业规模化发展步伐。除此以外,农村民众也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置换对应的社保权利。具体而言,建议将自身土地经营权进行长时间转让的农户,可以向政府申请对应的社会保障。政府部门在推动龙头企业进行连片开发的同时,完全转让自身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政府也应当按照被征地农民群体的对应保险制度予以其保障。

3.3 积极扩宽农业资金融资路径

由于国内农民群体金融途径较为狭隘,可获得贷款、资金来源渠道也相对较少。由此,财政部门应当积极完善国内农村金融机制建设,并优化“三农”金融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宽农民融资渠道。并且,地方政府要落实中央财政部门有关政策,将农村土地承包、住房抵押流程化,进一步实施项目试点工作。此外,需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产品风险控制机制,将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列入信用经营评价,持续提升农村居民的授信额度。通过财政部、金融机构以及保险企业联合运营,促进农户居民、企业、组织间的风险共担,进而为农村经济转型奠定良好的金融保障基础。最后,需要根据银监会下发农村资金互助对应规定,在农村地区开展资金互助。并拓宽畜产品、农产品保险范围及覆盖范围。切实落实农民取得金融扶持,推动设立财政补助等金融项目。

3.4 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需要尽量完善市场网络基建,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定然需要推动农业向现代科技化发展,进而获取海量农业信息资源,填充农业产业链数据库资源,逐步构成农业专业化综合性数据资源库。地方农业部门需要构建地方数据库,争取能够以“村镇”为单位,了解地方农作物相关信息,保证数据信息具有科学性、准确性。此外,需要形成多元化农村公共信息交易平台,保障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全面化。并且需要根据市场需求针对性地种植或养殖,并不是盲目进行农业生产。现如今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国内诸多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已经有所提升,特别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基本实现普及。如此,需要充分应用网络信息服务技术,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取得进一步发展。

3.5 充分发挥农业组织的引导作用

现阶段各地农村均已经开始逐步加入农业合作组织,例如农业合作社及农业行业协会。因此需要着手提升农业组织的帮扶力度、发挥其引导作用。农业组织是连接广大农民以及涉农企业的重要桥梁。但是与城镇商业组织相比,无论是经营规模以及经济实力均存在显著差距,仅仅依靠政府拨款无法维持农业组织正常运行。与此同时,需要对农业合作社、农业行业协会职责工作进行明确。政府部门需要牵头制定相关标准,执行总引导作用,继而充分发挥农业组织的具体引导作用。此外,还需要进行农业组织人力资源配置,持续强化农业领域减负工作,进一步推行惠农具体政策,强化村镇财务管理,实施村镇资金管理科学化、具体化管理,促使惠农政策真正予以农民群体优惠。以此充分发挥农业组织的引导作用,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4 结语

总而言之,国内推行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推动经济滞后农村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进一步而言,从农村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转型、优化完善国家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扩宽农业资金融资路径、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组织的引导作用等着手布局,共同构建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利用农业现代化技术助推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增加农民群体收入,提升其可支配收入水平。如此,需要政府部门及农民个体均具有主观转型升级意识,利用科学化手段及合理方式进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这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海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8( 10):6-8.

[2]周骏,王娟,陈前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的转型发展——以浙江省浦江县薛下庄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9( 07):1-7.

[3]张洁妍,陈玉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8( 12):156-161.

[4]赵洪丹,陈丽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1):123-126.

[5]黄蕊,周航凯,姜丽佳,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9( 06):73-75.

[6]田丽,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J].农业经济,2016 ( 05):36-38.

[7]李强.国外农业经济转型研究[J].世界农业,2013( 08):42-44.

[作者简介]孙行(1990-),女,吉林白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政策。

猜你喜欢

探索研究发展策略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论如何面对未来图书馆员的角色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