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2020-12-14张薇罗文琦刘芳
张薇 罗文琦 刘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西省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在江西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江西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呈现扩大趋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居民生活;贫富差距;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党十八大制定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未来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在此现实条件下研究江西省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实现江西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转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江西省在2015年1%人口抽样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江西省城镇人口占比达到51.62%,比上年提高1.3%。2015年江西省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7元,比上年增长10.2%。因此,研究江西省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江西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对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主动融人“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城镇化战略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
中国现阶段存在城乡贫富差距、东西贫富差距、群众性贫富差距、政策性贫富差距,其中城乡贫富差距是最有代表性的,它能全方位反映出贫富差距的深层次原因。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在江西省城镇和农村尤为明显的。城镇居民以工资性收入占到全年总收入增长贡献率50 %,城镇居民的消费稳定性强,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地和在农闲时外出打工的收入。城乡的收入差距自是不用说,城市里什么阶级的人都会有,而农村几乎都是在社会的下层。
虽然,新的分配机制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两种因素相结合,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城乡在空间、地域、市场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居民受益较多,农村居民受益却很小,结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现在的个税在实际生活中很难真正发挥调节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甚至是严重化;社会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相对滞后,这些因素导致各种违法行为、非法获取暴利的活动在社会上频频出现。这类非法收入严重破坏了社会的正常分配关系,也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一个导火索。
针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我们要从社会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固定投资差距等多方面进行论证分析。
一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地理空间城镇化和社会文明城镇化。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该指标值也越大,城镇化程度越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会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生产率也会显著提高。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假说。在从农业社会的收入分配相等到工业社会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社会劳动力快速向收入较高的工业部门流动,不平等在迅速扩大,一个时期变得相对稳定,后期因为工业化的完成,不平等相对缩小。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低级阶段时,随着我们人均GDP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也同步提高;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高级阶段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反而降低了。
三是城乡投资水平。随着社会城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资源在城市的大量集聚,城镇投资对有效拉动城镇居民收入的作用现在是越来越弱,城镇投资的边际收益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递增后,现如今开始出现了快速递减的一个趋势。目前,在国家以城市为导向的经济政策下,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显然主要是集中在城镇,而导致农村投资大量萎缩,农村经济增长明显缺乏强有力的推动力。因为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就无法上去,这就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2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2.1 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我们国家的改革和发展中,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取得快速发展,应该要给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有效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想办法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逐步使城乡居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在广大农村建立相对应的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保障制度。
2.2 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
城镇化水平不仅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它也是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现在,广大农村农民一大问题就是就业问题,而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到第二、三产业中就业。其次,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重点是通过加快发展小城镇,推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2.3 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结合江西本地特色,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加快技术革新,建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给城镇居民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途径,使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当中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农村居民进入非农领域,促进农民工资收入得到快速增长。
2.4 增强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稳定农民收入增长预期
要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支出,确保足量的医疗卫生器械和医务人员到位。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日用电器下乡的优惠力度。必须要建立农产品收购和价格补贴的长效机制来解决广大农民丰产不丰收的问题,有效稳定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
2.5 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有效缓解甚至是解决青壮年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重点在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逐步建立统一使用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
2.6 提高城乡教育水平
我们要大幅度增加农村的基础教育支出,加大教育投入,优化三级教育结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平。现实生活中受教育水平程度和收入水平呈正比例关系,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也就越高。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软硬件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尤其落后。农村教育水平之所以落后,最根本也是最大的原因是在于中国教育的长期不公平。这种不公平的教育是导致城乡贫富差距的潜在因素。
3 结语
2016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73元,比2012年的20085元增加8588元,是2012年的1.4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8元,比2012年的8103元增加4035元,是2012年的1.50倍。若从收入增速上来看,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要稍微高些,但从收入差距来看,其收入差距2012年时11980元,然2016年达到了16535元。同时,江西省城镇化率自2012年的47.5 %提高到2017年的54.6%。因此,我们深入研究江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问题,旨在充分利用江西省的区位优势以及国家对于长江中游城市发展的政策优惠,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来有效统筹城乡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胡佳,杨运忠.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19( 11):1-6.
[2]马泽波.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一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3( 05):73-79.
[3]本刊特约评论员.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差距扩大的趋势[J].辽宁经济,2019 (09):1.
[4]刘奕佳.人力资本投资与存量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8.
[5]吴相瑾,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6]戴伟.我国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7.
[7]杨君,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5 (07):53-54.
[8]陈正源.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N].贵州日报.2019-09-25( 013).
[作者简介]张薇(1981-),女,江西南昌人,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