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与高中数学的渗透融合浅析
2020-12-14朱凤鸣
朱凤鸣
摘 要数学学科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逻辑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数学知识体系以及来自高考的压力,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多元;高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O212.4,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20)33-0106-02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数学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与更新,过去旧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如今的教学发展。因此,教师也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内容,探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突破学生学习瓶颈、促进全体学生进步的教学形式。鉴于此,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借助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沟通意识;熟记数学公式,强化函数基础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加强知识应用,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完善知识体系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设置,每一个章节和知识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都有着一些必然联系。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将每个知识点进行串联,以此来帮助学学生建立自身的知识网络,进而巩固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为学生建立思维导图,也能起到整合新旧知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复习《直线的方程》内容时,这一章节就属于对知识的总结性章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1)每条直线都有唯一一个倾斜角与之对应,也有唯一一个斜率与之对应;(2)若两直线平行,则它们的斜率必等;(3)若两直线垂直,则它们的斜率相乘为-1”学生回答后,笔者进行点评。接下来再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在计算时可以复习公式,笔者通过方程引导学生回顾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联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总结与规划,就能有效提升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升复习的效果。
二、借助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沟通意识
合作交流法是通过增加学生合作的机会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合作解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合作交流法,可以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随机抽样》内容时,笔者按照就近原则将学生分成了8组,让学生分析、思考问题: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结束后,中央电视台想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节目的收视率,请问怎样才能得到较为正确的结果呢?学生拿到问题后展开了讨论,统一认为要想获得节目收视率,需要汇总观众的观看数据。但是这个工作非常庞大,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笔者便引导学生思考:全部整理出来需要大量时间,整理期间还可能出现错误,加大工作量,那么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从中抽取部分进行分析,是否能大致体现整体的情况?学生与组内成员就笔者的提问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其中一组学生借助手中的新碳素笔进行了试验,发现随机抽取一支,也可以代表大部分整体的情况。笔者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抽取样本?怎样使抽取的样本充分地反映总体的情况?以学生视力调查为例,组织学生在组内随机抽取4名组员作为样本,通过学生实践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及随机抽样的方法。这样,笔者通过采用合作交流法,拉近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交流意识。
三、熟记数学公式,强化函数基础知识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的公式,这些公式看起来繁琐,但都是前人凝练的精华所在。在现如今的学习中,只有熟记公式、掌握知识,才能具备灵活应对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既要理解公式的概念、形式和公式,还要知道他的推导过程,明确各种公式成立、运用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同时,在进行公式记忆时,不能一味地进行死记硬背,要懂得运用技巧,要抓住公式特点进行记忆,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记忆形式,将这种公式转化为自身的基础,灵活的运用到今后的解题和实践中。如此,就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内容时,笔者在教学时就对三角函数的公式进行了深入讲解,让学生明确它的概念、形式、公式和推导过程。当学生初步掌握时,笔者就利用练习题的形式,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于公式的掌握。如,以“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且Aa,所以得到的应该是sinC>sinA。如此,只有让学生熟记数学公式,才能强化基础知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联想,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进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性。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来联系实际,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通过发散思维来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内容时,笔者先是为学生播放一些图片,如上下层间隔一致的楼房、大型商场中排列整齐的白炽灯、商场营销的报表数据等。然后,笔者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中所能够和等差数列知识相联系的點,从而为学生揭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笔者便让学生发散思维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能够联系等差数列知识的点,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生活中等差数列的存在,进而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性能够得到锻炼。
五、加强知识应用,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任何知识的学习,最终都将被运用到实际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们也要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所以,在问题解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联系实际的生活,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实际场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运用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信任、支持、鼓励学生,让学生勇敢的解决问题,并借助解决问题的机会,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掌握情况。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复杂,所以也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因此,教师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建立一种联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与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内容时,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运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来求其表面积与体积后,笔者就会结合以实际情况出发的例题,来带领学生进行分析与解答。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将较为抽象的内容简介转变为直观,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要全面意识到数学学科在高中教学框架内的重要地位,提升自身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并以此为推动力,促进自身进行教育革新,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实现多种能力和兴趣的提升,进而推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学.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45):108.
[2]李忠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初探[J].考试周刊,2017(36):104.
[3]张勇,田利华.多元智能视角下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