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浅谈
2020-12-14沈佳歧林红
沈佳歧 林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越加重视“以人为本”教育方针。化学是中等教育的必修课程,教材作为传播媒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针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及新人教版化学教材第一册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和优势加以阐明。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中化学;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20)33-0001-02
党的十九大曾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化学作为高中一门基础学科,看似与人文素质培养没有太大关系,实则它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能源意识、人文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人文素质教育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高中化学课堂中人文教育途径主要有教师的人文知识积累、教材的人文教育内容、学生自身的积累,其中教材是渗透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一、人文及人文素质
在《周易·象传》中曾出现过“人文”一词,即“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天之理也;以察时变;观乎人文,化成天下”。由此可见,古人将人文与天文相并论,更是暗指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与自然界的运行规则,同时也是人们心中理想的、有秩序的、文明的社会。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旨在把人类智慧的结晶、经验阅历传输给下一代,教学生“怎样做人,为何而生”,期许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气质与修养,提升其内在品质,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新课标培养人文素质的优势
新课标课程性质发生改变,首次凝练了核心素养,提出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化学史和学科发展史的讲授,将教学内容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细心传授给学生。同时,新课标又指明化学与经济、社会文明、生命科学、环境、能源的密切联系,揭示着化学对促进人类文明、对人文实施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发生改变,不再是三维目标,而是以学科发展为核心,以落实素养五维目标为宗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尊重客观规律,符合高中生的发展需求。同时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辨识物质宏微观现象,辩证看待问题,合理运用证据推理发现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利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绿色化学”的可持续发展观,能正确地对环境问题做出判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终生学习习惯。
新课标的教学评价标准发生改变。相对于以往的教学评价,新课标中教学评价不再只局限与评价学生的课业成绩,而是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全方面评价。灵活利用课堂测试、活动表现、纸笔测验等多样评价,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由此体现出新课标对学生多方面的人文关怀。
三、新教材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教育的内容
随着我国日益重视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人文教育的实施也日趋受到广泛关注。因为教材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精准把握教材中人文教育内容就显得很有必要。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教材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升华内在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表1是教材人文教育内容及目标: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丁达尔效应
系统学习分类方法,感受大自然之美,化学宏观世界之魅力。
1.2离子反应
湿手导电、NaCl导电示意图
从生活入手,感受奇妙的微观化学世界。
1.3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发展、钢铁蚀锈、燃料的燃烧
引入化学史实,感受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发展过程,发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2.1钠及其化合物
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制氧剂、侯氏制碱法、焰色反应
明确化学与科研的联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
2.2氯及其化合物
氯气既有毒也可以消毒、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学会用辩证思看待问题,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3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为1mol的几种物质
宏微观结合,感受定量化学之美。
3.1铁及其化合物
铁在地壳中的含量、我国发现最早的铁器、人体中的铁元素
从古至今,化学影响人类生产及生活各个方面。
3.2金属材料
铁合金、铝合金、稀土金属
化学材料应用于各个行业生产制造,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使命感。
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门捷列夫制造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感受化学演变过程。
4.2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性递变规律
有规律学习化学元素。
4.3化学键
分子结构模型
直观体现化学键,易于学生理解。
观察生活、认识科学。
四、新教材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
(一)“三序结合”,探寻化学规律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新教材将章节重新编制顺序,符合学科逻辑顺序,学生心理发展顺序和认知顺序。例如在《物质的分类》与《物质的量》两节上,将《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变为第一节,同时从生活角度对物品分类,从而引申到化学物质分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能帮助学生重新梳理初中所学的知识,又能给学生提供学习高中化学的科学方法。由此,新教材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图文并茂,易于学生理解
新教材插图可以分为科学推广图、实物图、化学史图三类。插图与书中理论相结合,相辅相成。新教材将化学学习更多地融入生活元素,可以直观展示文字难以表述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快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教材第24页中的燃料燃烧图片、食物腐败图片等。图片上的内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证明了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每个人身边,让学生觉得化学离自己并不遥远。
在语言文字上新教材人文化有所提升,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入手。在新教材中常看到“我们在初中学过”“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在生产生活中”的字样。这些用语拉近了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建立起学习化学的信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打破以往教材内容过于呆板的现象。同时,新教材的语言文字也加入情境的创设,将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紧密地与化学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学习氯及其化合物时,将情境设置在富含氯元素的海水、盐湖、盐矿中、化工原料中,让学生更加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从而轻松地学习化学知识。
(三)德、美育并举,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目标。新教材在对学生进行德、美育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首次在教材中增加了化学与职业栏目,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更加了解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职业。同时新教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感受化学之美,在欄目中增加化学前沿知识,让学生知道当前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哪些科研一线,为国家做出哪些贡献。由此可以看出,新版化学教材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结语
当今社会人文素质教育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化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往往是隐性的、含蓄的。顺应时代要求,新课标及新教材在人文素质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但是,教材并不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唯一途径,应该与教师教学手段、方法、环境和化学教育中的方方面面有机结合,同时,也要掌握好“度”,不可以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道路上,教师作为“掌舵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小燕.基于人文素养的高中化学读本编写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1-24.
[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