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实践探索

2020-12-14杨鸿滨

读写算 2020年33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化学新课改

杨鸿滨

摘 要在新课改价值导向下,教师应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融入教学实践之中,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作不懈追求的目标。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才真正符合課程改革和生命成长的主旋律,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探索与体验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与全面发展。下面,本文就对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做些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004-02

在实行新课改之前,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传统的“师讲生听”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便在极大程度上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与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进而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要想使高中化学教学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实际以及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内在的主体价值与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一、注重课堂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既可以聚焦学生的思绪,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心向,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引出奠定基础。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在结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便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创造一个有利前提。

在教学《溶液的酸碱性》这一单元之初,笔者先是出示了一盒酸奶,问学生喝一口有什么感觉,学生答道:“会觉得酸。”于是,笔者继续问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给我们留下了酸的感觉?”“柠檬。”“醋。”“橘子。”“葡萄。”……待学生回忆了生活中带有酸味的物质后,笔者顺势引入了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尝来知道酸味,但化学试剂的味道是不可以尝的。那么,我们如何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呢?”如此,通过从身边事物入手,引发学生对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思考,不仅聚焦了学生的思绪,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内容

由于化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微观性,且与初中化学相比,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方面更加偏向专业性,决定了单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非但不能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甚至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低下。此时,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优化化学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契机,教师不妨在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辅助下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以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来巧妙化解教学难点,优化化学教学效果。

由于《微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部分内容中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学生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更易接受感性认识。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是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了钠与氯气反应的视频,启发学生认知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是决定钠原子和氯原子结合生成氯化钠的根本原因。之后,笔者播放了钠原子和氯原子结合生成氯化钠的动画,并引导学生思考离子键的成键微粒、成键本质,使学生掌握离子键的内涵。最后,笔者让学生通过观看氯化钠形成的动画体会了“相互作用”的含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离子键。如此,不仅丰富了化学教学内涵,而且还化解了教学难点,深化了学生的理解认识。

三、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价值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却少之又少。而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不仅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颠覆与变革,其在发挥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通过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来感悟科学的本质,以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在教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这一单元时,笔者先是通过投影展示了洗衣粉去污、魔术师表演、月饼保质期延长、锈蚀的铁器、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以及应如何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之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富有价值的猜想板书在了黑板上。接下来,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了四大组,要求其分别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物质本身性质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这之前,笔者利用课件出示了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步骤,以供学生参考。如此,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四、实施分层教学,充分落实以学定教

由于受多方主客观因素的影響,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仅凭单一的“无差别”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鉴于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承认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据此对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分层,以充分落实以学定教,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和禀赋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和释放。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一单元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漂白性等。为充分落实以学定教,笔者在课前根据知识深浅、难度高低对其进行了分类。其中,关于物质概念性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笔者便将其归到了针对基础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中;关于实验操作等属于基础知识的深化部分,笔者将其归到了针对中等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中;关于根据物质的结构示意图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式来判断该物质的相关信息,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分析陌生元素中,则是针对优秀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如此,通过设计分层教学目标,不仅理清了上课的思路,而且还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五、采取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高中化学学科向来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方式,此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鉴于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积极推动评价方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者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参与者,首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即实现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以便在最大限度上保证评价的全面、客观。其次,教师还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课堂表现、合作意识、学习态度等方面素质与能力的考核一并纳入评价体系,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而言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了“以生为本”,反映了新时期下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的最高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对“有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继而在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与化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望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换取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红利.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7(03):217-218.

[2]郭维通.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6,3(30):337-338.

[3]张远.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03):111-112.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高中化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