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实验实践”促学生创新素养发展浅谈
2020-12-14刘甲敏
刘甲敏
摘 要 2019年6月25日、26日,为期两天,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召开了“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至此,“互联网+教育”正式走进宁夏教育课堂,以其方便、快捷、生动有趣及大数据的引领立即引起了小学科学学科的关注和重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创新素养是当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互联网+实验实践;创新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022-02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互联网+教育”为学学科的实践加入了内驱力,丰富了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形式。
一、策略依据
(一)“互联网+实验实践”
充分依托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教学助手、云校家教育教学互动平台,利用作业推送、作业评议等功能进行科学实验作业的推送和讲评,使学生以视频、音频、图片、记录单等多种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心得,分享学生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究。教师利用云校家对学生的实验,在课堂中就难点、疑点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展开讨论。利用互动课堂授课平台,展示课前导学中学生上传的科学实践过程,以图片、视频、音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利用截图保存功能,进行对比分析,讨论结果,将科学实践的疑惑再次以作业的形式当堂推送给学生,让学生继续新的发现和新的探究。以达到科学实验的连续性、一致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学研究精神。
对于学生实验产生的数据,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文字、表格等形式的成果,教师可利用教学中互动电影的功能将学生的实验成果制作成小电影,供家长观看,也是学生实验的总结成果,还可以辅助学生今后课程的學习。
(二)科学学科的创新素养
创新素养的产生多形成于正确的科学创新方法、科学创新思维方法和科学创新人格的基础之上,从而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进行真实反映和探究。创新是一种行为,创新素养则是行为背后的知识、能力与科学观。创新素养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修习涵养的过程。小学科学学科渗透创新素养,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五官的感知、科学的思考和严谨态度来认识世界,发现问题,创造新的思考、新的实践,学习其中的思维方式、探究过程和创新精神。
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自然研究精神,还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关注方法、分析比较、选择落实等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让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学习辐射学生日常生活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互联网+实验实践”促创新素养培养策略
(一)依托实验数据,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自主发展的素养体现,也是科学创新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研究就是要具有怀疑的精神,就是发现、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的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老师的说教和讲授,而是学生在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动脑思考的过程。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该阶段学生的思维较为发散,也容易产生奇思妙想,所以,小学阶段往往是人的一生创新想法的高发期。老师的工作是启迪,有效启迪。
“互联网+实验实践”就是从学科本质出发,以其直观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科学思考、科学归纳总结的有效方法。在科学课堂教学前,学生通过前期实验和发现,上传实验成果。课堂中,关注课前实验成果数据,对于课中科学产生数据,进一步完善和探究课后科学实验数据和科学总结数据,让学生在数据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启发和结论。
这是在科学课堂前产生的数据,同理,也可以根据具体上课内容,在课堂中和课后产生实验成果,并整理实验数据,在学生的数据观察、数据质疑、数据分析中得出科学的论断。
(二)增强科学创新实践的关联性
科学课程是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人文精神、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学科,而且还包含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课改思路。
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创新素养培养,老师应在科学课堂中对学生的科学实践进行整合关联。如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太阳的光和热》充分利用教学助手中投屏功能,利用AR技术将太阳带到学生身边,让学生充分掌握太阳的相关知识,并将课堂进行录屏保存。在第三单元《10.植物和阳光》这一课程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种大蒜的亲身实验过程资料和学生实验任务单的数据,并关联之前《5.太阳的光和热》的学习留存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与阳光的关系。
利用大数据整合学生线下线上科学实践成果,并通过研读教材特点,充分利用数据资料和实验成果,让学生的科学体验多线一体,网状布局,有重点有辐射。
(三)加强线上线下实验实践意识
传统的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是获取经验事实和检验科学假说、理论真理性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包括仪器、设备、实验的物质对象,还包括背景知识、理论假设、数据分析、科學解释,以及实验者之间的协商、交流和资金的获取等相关社会因素。其性质不只是物质性的,还是文化性的和社会性的。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平面垂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小组,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观意愿,结合学生的特点为每位学生提供相应的合作角色,激发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实践的方式,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问题的正确性?可以结合已掌握的知识,也可以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应充分地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注意记录各个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此过程中充分运用课堂问题的生成,真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理解的深度、高度和广度。在此次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可以正确地证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正确性。有些学生提出如下的问题:假如一条直线与平面中的无数条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一定与整个平面垂直吗?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个平面形成的条件进行解析。教师运用文字的形式,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有的学生产生“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不一定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的想法,所以支持这一论点。其依据在于当直线不垂直于平面,但是垂直于平面的边时,则运用平行原理,可以推翻学生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一根直线无法确定一个平面。这个观点也可推翻生成的问题。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提出在讨论中的生成问题,增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合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开展多种方式,进行高中数学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迁移“因材施教”的本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客观学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启发,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数学学习规律,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惠林.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讨[J].数学教学通讯,2017(03).
[2]俞昕.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综述及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6(004):2-4.
[3]陈明印.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