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

2020-12-14王小锋

考试周刊 2020年92期
关键词:教育渗透劳动教育教学策略

摘 要:在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指向下,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被提升至一个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也认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因此,语文教育也必须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加强渗透劳动理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与品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意识。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和相关论文,阐述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劳动教育;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劳动教育的含义,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树立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出的劳动意识,将对学生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除却知识的教授,更应注重劳动意识的渗透,才能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文章将重点探究劳动教育如何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发挥其塑造学生劳动品格的作用。

二、 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发展现状

虽然教育部一直在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实际结合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劳动教育渗透意识淡薄。比如在《幸福在哪里》一文中,阐述了“幸福在于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是一篇较完善的劳动教育范本。教师在此课的讲解中,应当引导学生向劳动精神方向引导,给学生拓展讲解劳动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教师在此课讲解中,仅仅按照一般的语文课文进行分析,没有突出文章在劳动教育的价值。由此观之,小学劳动教育渗透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教师对于劳动教学的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结合教材,发掘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这一问题是否解决,决定了小学劳动教育渗透的成功与否。

劳动教育渗透方式不当。虽然有的语文教师在课上进行了劳动教育渗透,但其采用的方式,大多是空洞乏力的说教,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渗透劳动教育时,都会直接给出劳动的意义,如“劳动最光荣”等,这样的劳动渗透教育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劳动的意义,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因此,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劳动教育在语文学科渗透的必要条件。

劳动教育效果不具有持久性。当前的语文学科劳动教育渗透,具有片面性。比如在学校,教师渗透了相关劳动教育理念,但由于家校缺乏联动,大部分学生在家中没有进行有效的劳动实践,劳动教育的效果没有巩固,效果具有暂时性。

以上的问题在大部分小学校的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将成为劳动教育渗透的必由之路。

三、 劳动教育渗透对学生的意义

劳动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引导学生懂得劳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用劳动所创造的历史,劳动对人类进步的意义,是根本性的。此外,还可以使得学生懂得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的根本保证。劳动教育渗透也可以向学生普及劳动法的简单内核。《劳动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劳动教育应向学生普及劳动权利和义务观念。能够引导学生化解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念,树立劳动平等意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自觉劳动。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劳动教育也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贯彻八荣八耻观念,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自觉抵御慵懒无为、游手好闲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引领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的。作为学生,学习是最主要的脑力劳动。劳动教育渗透能够教育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未来担负起建设国家、社会任务。

四、 劳动教育在语文学科渗透策略

针对以上的问题,文章提出以下解决措施,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结合具体年级,制订教学计划

劳动教育在语文学科渗透的过程中,要结合各个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劳动教育进行拆分渗透,化整为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进行分散式的教学。比如,在讲解《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时,由于授课对象主要是二年级学生,因此可以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劳动行为,注重劳动体验心得的分享。教师可以以此课为契机,留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历以及自己劳动后的体会。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只要让他们形成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即达到了教学目的。

同样地,当讲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由于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高年级,教师在安排课程中可以适当加入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融合一部分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从而将劳动教育上升到理论层面。教师计划教学时,可以从周恩来读书时的勤奋刻苦与后来在建国大业中的奋斗入手,教育学生脑力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勤奋学習,心怀大志,报效国家的意识。

总之,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级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制订,才能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提升渗透效果。

(二)将劳动教育渗透如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内容,在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劳动在语文学习中的渗透,应当从以上两方面入手。

在阅读方面,应在课文讲解中穿插劳动教育讲解。小学语文的教材中的,有大量的文章存在劳动因素,如许地生的《落花生》,萧红文章选段《祖父的园子》等,这些课文本身就蕴含了劳动的因素。因此,教师需要结合需要,在讲解课文中渗透劳动教育。如《落花生》的讲解中,教师可通过PPT或视频的方式,播放农民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劳动,逐渐培养劳动兴趣。教师在上课中可适当在劳动方面提出启发性问题,如“作者种花生劳动给你什么感受?”等。除此之外,如果有在乡下务农经历的教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描述劳动的场景,增加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除了课内文本的阅读,教师更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与劳动相关话题的名著。比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呼兰河传》,让学生体悟在文学作品中如何渗透劳动精神。在拓展阅读中,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让学生博采众长,促进个性化劳动观念的形成。

在写作方面,应当启发学生融入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给出与劳动相关的命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劳动观和成才观。比如,教师可以以“五一劳动节”“记一次劳动”“劳动最光荣”等为题目,进行命题作文的训练。学生在练习习作的同时,也能够主动地思考劳动和自身的关系,反思劳动对于自己的意义和劳动的价值。这样的自觉思考,能够起到比灌输式教学更好的效果,带给学生更深刻的劳动反思与体悟。

(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劳动教育在语文学科渗透中的载体。传统的劳动教育渗透偏重于说教,使得劳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实效果。因而,对于劳动渗透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了迫在眉睫的需要。文章列出以下几方面创新思路,仅供参考。

“走出去”开展教学。在学习“写观察日记”这一习作课程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走出教师,走到户外,走进自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活动。在观察和记录中,体验科学家们搜集资料、整理汇编的劳动过程,并引导学生将这些经历记录成文,作为劳动的体悟。“实践决定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出对劳动最深刻的认识。

采用多媒体技术,重现劳动过程。比如,在讲解《刷子李》一课,教师可以放映相关电影或视频,重现粉刷的过程。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粉刷的工作的辛苦和粉刷工人的劳动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艰辛;并且教师可以在视频播放完后播放《粉刷匠》歌曲,以歌曲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增加其劳动热情。

组织讲座等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校联系,组织“劳动模范”进校园宣讲活动。通过劳动模范自身故事的讲述,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并且能够在不自觉中学习到劳动模范身上不畏艱难、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的劳动精神。这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次洗礼。在讲座完成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作观后感,进一步深刻学生对劳动的体会,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家校联动,共同完成劳动教育。例如自学习《落花生》课文后,在教师课上讲解完农民耕种劳动的艰辛后,可以在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下参与家庭的劳动中,并通知家长监督完成。如可以让学生进行拖地、洗碗等简单的家务劳动,并在第二天询问学生的劳动体会。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渗透,不能脱离家庭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劳动教育的效果,让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劳动的价值。

(四)教师加强劳动教育意识

由于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大部分语文教师将侧重点放在课本文化知识的讲解中,以应试为最终导向。这就导致了劳动教育的渗透缺乏教师足够的重视,从而阻碍了劳动渗透教育的发展。

对此,教育部门应当组织语文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学习,培养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可以组织公开课讲授或专家经验介绍,教授教师如何将语文学习和劳动教育结合,鼓励教师寻找新的结合点。此外,教师本身也应加强自身教育理论学习,更改固有的应试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劳动观。在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突破,革新观念。

五、 结语

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革新的大背景下,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渗透受到了人们日益重视。我国在2015年的教育部所颁布的相关《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地指出,要加强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度,使我国广大中小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并且掌握“生活是需要劳动来进行创造的,自己的人生也是需要劳动来进行创造的”。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处于探索阶段,具有较多的不成熟、不完善之处。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将实现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旭.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C]∥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扬州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年会论文集:当代教育评论(第九辑).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9:38-39.

作者简介:

王小锋,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南关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渗透劳动教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国粹京韵走进校园艺术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