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020-12-14王斌
王 斌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福建 厦门 361012)
陈嘉庚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华侨领袖、著名的实业家、教育事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侨界永不褪色的一面光辉旗帜。1945年被毛泽东赞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2014年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陈嘉庚是中国侨界的一代领袖和楷模。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永远值得学习。”两代领袖饱含真情的评价,是对陈嘉庚先生一生丰功伟绩的高度概括和肯定,也是对嘉庚精神的生动诠释。[1]嘉庚精神丰厚的价值内核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充分彰显了嘉庚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嘉庚精神的价值内涵诠释
陈嘉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华侨领袖,为了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他倾其一生所有,兴办教育,支援祖国抗战,维护祖国统一,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统称其为“嘉庚精神”。嘉庚精神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国而忘家、爱国爱乡”的爱国精神,“诚实守信、刚健果毅”的诚毅精神,“重义轻利、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艰苦朴素、勤勉节俭”的勤俭精神,可以浓缩为“爱国、诚毅、奉献、勤俭”[2]八个字。
1.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嘉庚精神的核心,是贯穿陈嘉庚一生的一条主线。1909年,陈嘉庚先生结识孙中山,翌年参加同盟会,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目睹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国弱民穷的现实,他拿一生经营所得倾资兴学;1937年“七七”事件抗战爆发后,他被选为南侨总会主席,领导支援祖国抗日救亡;1938年汪精卫叛国投敌,他严电声讨。他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维护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一生同侵略势力、分裂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体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从兴学救国到抗日救国,再到晚年参加新中国建设,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富强。他始终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秉承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践行了自己立下的“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人生诺言。
2. 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陈嘉庚先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主要体现在倾资兴学上。陈嘉庚先生常说,“金钱如肥料,散播乃有用。”[3]为了培养人才、发展教育,陈嘉庚可谓倾其一生所有。以其创办的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为例,陈嘉庚主持集美学校前后共40年,主持厦门大学12年,合计捐献2000万元,约折合1亿美元。在自己经营的公司和企业遭遇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外资本主义大鳄的打压陷于困顿之际,在保全自己的企业还是放弃兴学的艰难抉择的时刻,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社会的责任,为了青年的未来,他毅然选择了维持兴办学校,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1936年,陈嘉庚先生因企业破产,无法负担厦大经费。面对艰难境遇,他态度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于是毅然卖掉自己的三座大厦,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黄炎培先生由衷赞叹:“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4]陈嘉庚先生一生倾资、倾心、倾力兴学,历史长达67年之久,创办、资助和支持发展的学校达118所,用于文化教育事业的资金,陈村牧估计总数在2亿美元以上(含筹募),在海内外教育史上建立了无与伦比之业绩。
3. 诚信果毅的立身处事品格
陈嘉庚先生一生的所作所为,突出表现了一种“诚信果毅”的品格。他曾说:“我自己所能者仅为诚、信、公、忠四字”。他以诚立身,以信交友,重然诺,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在经商、办学、社会活动各方面,处处表现了诚实守信的品格。他信守承诺,替父还债的举动,在华侨社会传为美谈,也深获中外人士的称赞。他意志刚强,坚忍不拔。在经商过程中,锐意进取,勇于拼搏。在办学过程中,屡遭挫折而百折不挠。他说:“畏惧失败才是可耻”,“世上无难事,唯有毅力与责任耳”。他为集美学校所立的“诚毅”校训,既凝聚着他对全体师生的殷切期望,也是他自己人格精神的集中写照。
陈嘉庚先生不但对“诚”而且对“毅”的真谛都有非凡的领悟。他常说: “非常事业要达成功,亦应受非常之辛苦,若乏相当之毅力,稍不如意,便生厌心,安能成事哉?!”他对“毅”的解释是:提倡肯负责任、作事不中辍、尝试不成仍继续前进、反对私自放任、苟安偷懒、半途而废或容易满足等,意即做事要有善始善终、再接再厉、不怕失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4. 勤勉节俭的生活作风
陈嘉庚先生一生开拓经营,拥有万千财产,却极节俭朴素,坚决反对浪费。他说:“该花的钱,千万百万都不能吝惜;不该花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在他的主持下,集美学校上百幢高楼拔地而起,他却舍不得花点钱来重修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坏的旧居。他的居室,陈设简朴,生活物品都是旧的、破的、补过的,令人难以置信。他的日常生活也是粗茶淡饭,经常吃地瓜稀饭、炒米粉,菜常是花生米、豆豉等。逢年过节或有重要客人来,从来不讲排场,没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而是用有家乡特色的食品如海蛎煎等招待。他晚年定居集美,享有国家领导人待遇,但生活上仍然十分简朴,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学校建设。他一生治事勤劳,从不养尊处优,直到晚年,生活上的许多事他都坚持自理。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严格地约束自己,还教育孩子们自立,实践他的座右铭。
二、嘉庚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5]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行动,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
嘉庚精神既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动题材。把弘扬嘉庚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和特色载体,通过陈嘉庚这个典型人物发生的具体案例及其蕴含的可贵精神,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观认知和情感认同,引导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1. 培育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陈嘉庚先生是杰出的爱国者,他一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中最突出、最宝贵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他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对祖国炽热的赤子之心,为祖国兴盛发达作出了无私奉献。他捐资办学、支持祖国抗战,都体现了他伟大的爱国情怀。他不仅自己爱国,而且将爱国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他向学生作报告时说:“我培养你们,并不想要你们替我做什么,我更不愿你们是国家的害虫、寄生虫;我希望于你们的只是要你们依照着‘诚毅’校训,努力地读书,好好地做人,好好地替国家民族做事。”
爱国主义是嘉庚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赋予了大学生新的使命,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对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作为大学生不能只考虑自我,而应该学习嘉庚先生坚守民族气节的崇高品德,“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任何时候不做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学习嘉庚先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一切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自觉奉献国家和社会;学习嘉庚先生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尊严,关心社会、国家、国际,关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前途结合起来,自觉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 养成诚实守信的为人品格
诚信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陈嘉庚先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在新加坡,他替父还债的故事广为传颂,成为恪守诚信的榜样。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把诚以待人作为公司员工的做人准则,认为诚信是一个人必须坚守的品格。他说:“就普通平民言,若无诚信,已失其做人之资格。”[6]诚实劳动、信守承诺不仅是他的做人之道,也是他经营创业成功之道。大学生通过学习嘉庚精神,要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处事之基,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不诚信行为。当今大学生,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比如考试抄袭、替考、运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弊;在就业过程中随意编造获奖证书、更改成绩单,在自荐资料中把无的写成有的、差的写成好的、弱的写成强的;伪造各种证明,骗取助学补贴、奖学金;恶意拖欠学费,贷款长期不还。这些不诚信行为看起来是小事情,如不改变,长期积累,就会在背离诚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养成不讲诚信的恶劣品质。大学生应把嘉庚先生作为诚信的榜样,树立凡事讲诚信的为人品德,通过平时一点一滴的修养积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锻造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友善的价值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为善,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而奉献精神则是比友善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嘉庚先生不仅是友善待人的模范,也是无私奉献的榜样。他不仅把一生创办实业所获财富全部献给了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等,而且在祖国同胞遭受灾害需要帮助的关头,他总是挺身而出、解囊相助。据《南侨回忆录》记载,从1904年到1934年的30年间,嘉庚先生在新加坡各种“义捐”达42万元,包括1917 年组织筹赈天津水灾,1918年筹赈广东水灾,1923 年筹赈闽粤水灾,1928年组织筹赈“济南惨案”等。全面抗战开始后,他在新加坡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并被选为主席,组织南洋机工奔赴滇缅公路,从财力、物力、人力、道义等方面有力支持了中国军民抗战。他常说“财产对个人终究是身外之物,一个人其实需要的东西很少,有一份健康和爱、一点点钱和一份工作就够了”。[7]他将自己辛勤经营赚来的钱绝大部分用来倾资兴学,无偿帮助祖国培养人才,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募捐帮助受灾的灾民,自己却粗茶淡饭,也不留给子孙。这种无私的大爱完全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友善价值准则,在大学生中尤其值得弘扬。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一些大学生片面注重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却对包含友善、奉献精神在内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重视不足,又因为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从一出生就受到家长和亲友的溺爱,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对集体、他人漠不关心,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奉献精神缺失,甚至冷漠自私。嘉庚先生用闪光的人生回答了奉献精神的真正含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使命需要大学生团结友善的品德凝聚力量,需要乐于助人的行为营造和谐,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正气,奉献精神应该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大学生应该学习嘉庚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培养助人为乐的友善品德和奉献精神,将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 磨砺勤俭节约的道德品格
陈嘉庚先生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他一生开拓经营,拥有万千财产,生活却极节俭朴素。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时代虽然已经不再是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但陈嘉庚先生留给我们勤俭节约的品德不能丢。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社会上出现了以高消费为荣的现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导致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不以奢侈浪费为耻,反以炫耀消费为荣;穿名牌看成有派,用高档当成时尚;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抽烟喝酒样样赶上;艰苦奋斗、奋勇拼搏抛之脑后,拣轻怕重、怕苦怕累习以为常。这种现象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格格不入、大相径庭,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艰苦奋斗是嘉庚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学生要学习他以勤俭朴素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传承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努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5. 铸就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敬业的价值准则。敬业就是一丝不苟的专注精神,不畏艰苦的执着精神,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嘉庚先生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值得大学生学习。陈嘉庚先生无论经商、办学、筹款,都没有一帆风顺,每项工作都充满波折和艰辛,但他都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坚持下来。在新加坡,父亲经营失败没有把他打垮。1930年,世界经济危机使他企业的经营出现严重滑坡,没有动摇他坚持办学的信念。解放初期,集美学校校舍在战火中毁坏严重、满目疮痍,没有迟疑他重建学校的决心。他一生经商办学、社会活动事务繁忙,但始终不忘学习、思考和写作,留下的著作和文章字数达到几百万字,其中《南侨回忆录》是在印尼避难期间极其艰难的环境下撰写的,由此可见其勤奋和拼搏精神。
当今大学生与陈嘉庚先生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富足的物质条件使他们缺乏苦难生活的历练、艰苦劳动的锻炼和坚强意志的磨砺。一些大学生意志薄弱,经受不了任何挫折与失败,不仅让家长着急,也引起教育者的担忧。学习嘉庚先生,培养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培养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嘉庚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在融入、贯穿、落细、落小、落实上下足功夫,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培育和践行的着力点,而嘉庚事迹恰好可以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嘉庚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素材。
1. 嘉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教学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陈嘉庚先生替父还债、诚信经营的故事,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故事,支持抗战、南侨机工的故事,都饱含着爱国、诚毅、奉献、勤俭的嘉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教材,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搜集整理嘉庚名言、案例、故事,编入思政课辅学教材,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素材。[8]探索将嘉庚精神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将嘉庚精神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爱国观、价值观、道德观、创业观等教学点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自学和主题征文等,讲嘉庚好故事、写嘉庚好文章、学嘉庚好榜样。
2. 嘉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是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的有机整体。要从物态、制度、行为、精神层面探索嘉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载体。要从物态层面,建设嘉庚铜像、嘉庚碑林、嘉庚广场等嘉庚文化景观,突出嘉庚文化风格、嘉庚文化符号、嘉庚文化元素;从制度层面,发挥校志、校训、校歌等制度文化作用,在诚信班级、诚毅之星评选、宿舍公约等各种管理制度中体现嘉庚精神;从行为层面,开展龙舟帆船运动提升学生团结拼搏精神,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从精神层面,凝练嘉庚精神,将嘉庚的爱国、诚信故事以舞台剧、诗朗诵等形式搬上舞台、制作微电影,发挥文化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用,使之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3. 嘉庚精神融入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内化于心,不能坐而论道,必须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舞台,深受大学生欢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鳌园、陈嘉庚纪念馆、华侨博物院、嘉庚公园、嘉庚文化广场、陈嘉庚先生故居、龙舟池、归来堂与归来园等,开展向嘉庚先生敬献花篮等活动。将传承嘉庚精神融入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开展暑期重走大田播迁路“三下乡”实践活动,组织嘉庚精神与成长成才主题团会,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向“行”转变。
4. 嘉庚精神融入学生生活
日常生活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沃土,也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方式。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探索嘉庚精神融入学生生活的具体路径,可建设嘉庚精神主题网站,探索嘉庚精神体验式实践项目,如“诚信早餐工程”培养诚实守信品德,“百分十爱心基金会”塑造爱心奉献精神,“龙舟帆船项目”锻就勇敢刚毅品格,成立嘉庚读书社,开展嘉庚文化活动月、志愿服务、知识竞赛活动,让嘉庚精神走进学生日常生活,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爱国、诚信、奉献、勤俭的嘉庚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嘉庚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把嘉庚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让更多大学生学习陈嘉庚的崇高精神和事迹,一定会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一定会引领大学生确立诚信友善、无私奉献、责任担当的精神品质;一定会让嘉庚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