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类成教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0-12-14张镇
张 镇
(长沙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文件中指出“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奉行终生学习的理念”[1].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的实践基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力度加强,尤其是高度重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时期,高校都高度重视并且积极推动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而满足成人教育学习需求,并将创新创业教学理念贯彻到教育培养过程.
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该专业成教生的培养目标是立足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专业人才,实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战略意义.
2 电子类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专业类人才的双创教育蓬勃发展,双创教育已经从认知理论阶段发展到了操作实施阶段.但是高校成人教育在实施双创教育果工作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
1、成人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政策保障和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教育,使得成人教育发展乏力[2].
2、在教学模式上注重理论教学,忽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致使成人创新创业教育脱离实际发展.缺乏创新型的实训教学模式、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等[3].
3、成教生为非全日制学生,实践机会多、时间相对自由、善于思考,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所欠缺.
4、成教学生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重操作、轻理论现象严重,技术创新、迁移适应力不够.大多数学生对专业课理论应用掌握欠佳.学生学习也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已,造成主观能动性的缺乏,不利于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培育.
5、大部分成教学生是从事社会工作的,有创业想法的大有人在,但他们大部分是缺乏创新创业的系统性培训和指导的,所以失败案例屡见不鲜[4].
3 融合“双创”教育模式、优化专业课程
3.1 改革课程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
创新能力的提高核心因素有两个:自身知识的积累以及素质的培养[5].因此,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除专业课程以外,增加选修课门类,优化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转变教师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培育他们的专业技能.以某高校为例,目前已经开设《创业基础》、《创业企业如何生存》、《财务学》等各类创新创业课程加入到电子类成教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发线上课程,利用网络课堂来进行教学,加强成教学生在课外时间对专业的学习.
3.2 改革课堂授课模式,融合第一、二课堂
开展基于创新型的电子类成教学生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优化,从“供给侧”的角度改革专业课和在线网络选修课程的设置;
结合成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工作经验,采用双创课堂理论+实践互补融合的教学形式.在理论传授环节,通过企业的创新高端人才开展网络在线教学,教学中融合专业前沿知识和高新科技、创新精神启发,增大课堂的多元性;在实践环节,将教学现场放到创新型企业的现场.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互补,激发电子类成教学生主动探索新技术的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
3.3 改革实验课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
探索面向成教学生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和开放实验室管理运作模式,建立面向学生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6].
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等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建立开放式体系.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课程管理与实验开发,将“双创”教育融入到实验教学体系中.放开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权,由成教学生根据时间自主申请到创新实验室开展学习,选择创新课程或是参与到竞赛训练中的学生,能自由出入实验室,且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培训,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自研的方式开发各类课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在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上,根据电子信息的不同分类,建立不同的课程模式,把现在电子的技术与课程相互融合,不断刺激学生们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其双创能力.
4 建设专业与双创互补的实践教学基地
发挥地方院校的科研优势,改革和完善创新机制和体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将基于创新型电子类成教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创建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把学校的实验基地、创业中心、实验室、科研室等进行整合,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建设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基地,为成教学生提供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学习训练平台.
教师通过对成教学生专业技术、创新创业能力的系统训练,对其中具有较强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学生,帮助成熟的团队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并提供“一站式”的跟踪服务.
双创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与实践,是着眼于电子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的教育.通过创建校内外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保障性.
5 完善成人教育双创教育保障机制
5.1 设立校外双创实践基地
根据成教学生的特点,要培养成教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必须要设立一批愿意为成教学生人才发展的双创人才基地,学生可以在双创基地实地的跟踪学习相关实操技术、生产实际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的提升.建立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工作制度和相关课程,并定期根据学习情况反馈调整.
5.2 培养“双能型”师资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师资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成教生的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相结合的发展需要组建一支专业与兼职相结合、善于创业的师资队伍.如:在专业教师队伍中举办双创交流沙龙、面向社会招聘双创教育老师,邀请企业高管或者海外留学的教授兼职课堂教育等.学校定期组织培训,为老师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更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去其他的高校或者企业参加一些讲座、会议、培训、外出学习等,提高老师综合素养,做到与时俱进,取长补短.
6 结束语
电子类成教生的双创培养教学体系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我们取得了一些改革成果.教学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完整化的工作,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才加入这个体系,形成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大.组织和机构的合力以及支持,不同层次专业人才的沟通,促进创新理念,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今后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探索,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不断尝试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