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疗法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2020-12-14姚贝贝
姚贝贝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上海 201100)
癌症治疗过程比较长,同时治疗过程比较痛苦,因此对病患的精神状况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可能出现抑郁、焦虑和疲乏等心理问题[1]。精神健康也是我们评价患者健康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针对患者精神层面的问题进行干预非常有必要。近些年,随着心理领域在辅助治疗方面的应用,正念疗法和心理健康干预等心理干预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方面,逐渐被临床接受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正念疗法的起源、概念和内容及在肺癌治疗中产生的积极效果,希望对国内医护人员采用此方法进行肺癌辅助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1 正念疗法概述
1.1 正念的概念起源
“正念”或称 “观禅”、“内观禅”以及“心智觉知”,最初属于宗教词汇,是描述佛教中的禅修行为等。随后“正念”的概念得到一定发展,不仅限于宗教用途。1921 年,欧美学者将“正念”译为mindfulness,释义为通过冥想将内心想法更加集中专注,不会轻易臆断当下感受。因此,“正念”的概念则可以理解为对于当下进行关注的精神状态。正念定义为“是一种觉知力,这种觉知力产生于有目的、不加评判的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的过程[2],即个体只需要专注于当下的所有感想和体验,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观察想法而不对想法做出行动的方法,是对当前的感受持有更温和及可接纳的态度。
1.2 正念疗法的内容
正念疗法是一种基于“正念”概念的一种治疗理念,在西方国家欧美国家大受欢迎,在教育学、心理学、医疗、运动医学、企业管理以及养生等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正念疗法进行时,成员间通常以团队或小组形式进行练习,并辅助音频指导语等。正念疗法内容多样,主要包括团体练习、日常居家练习、讨论以及正式或非正式练习等。正念减压疗法的标准课程如下:①训练时间:需要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训练,每周训练时长须达到2.5~3.5 h。在训练进行到一个半月时,设定“正念日”并在此日强化训练7.5h;②按照训练技术的仪式感可将其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类。所谓正式法,主要指专注训练,需要在固定时间段内花费较长时间完成训练,包括默坐冥想、身体扫描、正念瑜伽、正念徒步等。而非正式法,则主要指日常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感知,包括呼吸感知、饮食感知、愉悦事件及非愉悦事件感知、行走感知和人际交往感知等。每日1h训练通常安排0.75h正式训练和0.25h的非正式训练;③训练形式:通常由15至40位参加者以团体训练形式完成。在现实训练中,授课老师会“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对为期两个月的训练计划进行调整,还可以利用录制相关课程的音视频,方便其在家练习,提供记录本方便患者记录一些积极感受和感觉到爱和关怀的时刻,去寻找更多来着内心深处的力量。
2 正念疗法干预对肺癌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
2.1 缓解不良情绪
很多临床证据均表明,肺癌患者在得知确诊结果后,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而这种消极情绪则会进一步危害患者的身体状态,造成免疫力低下,使病情恶化,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和信心建立。有研究表明,正念水平越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越低。因此,正念水平对于患者负面情绪具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同时,通过正念训练提高患者的正念水平也能一定程度影响患者的负面情绪。周方方等[3]抽取样本数量为150的肺癌放疗患者,进项正念疗法作用的相关研究。150名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开展一系列的正念训练,而对照组患者则主要接受常规的心理干预。结果表明,经正念训练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的结论(P<0.05)。有以上可说明,在干预行为上采用正念训练,对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都有明显的改善。正念疗法之所以能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是因为正念训练更强调对于当下的关注,而对当下则进行有意识地、无条件的接纳。由于正念训练干预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具有积极作用,应根据癌症治疗不同阶段的特点,更多使用正念疗法来缓解患者的压力,提供有效的干预对整个治疗进行助攻。
2.2 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自我感受负担( self - perceived burden, SPB)是指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照料需求对亲属等照顾者身心或经济方面带来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亏欠感和自责情绪。研究显示,98.20%患者存在自我感受负担,67.00%化疗期肺癌患者SPB为中重度负担[4]。赵雅玲等[5]通过正念训练干预,并结合亲情护理对肺癌病患进行护理和照顾,结果发现经过一个半月干预后,患者会减轻造成负担的不良感觉,得到这样两者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病患减轻自我负担的的内疚感,更加从容的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从精神层面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2.3 缓解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目前在医学界定义尚不明确,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与一般疲乏不同,主要表现是主观感受精疲力尽,且并不能通过良好的休息纾解。患者通过接受正念疗法的训练,积极的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去调整自己极度疲乏的状态。同样可以与病情相似的病友交流,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放松,对病情的恢复也是有很大帮助。这样的方式几乎不需要仪器成本,同时对患者也没有另外的治疗痛苦,但是对患者病情的换届十分有益,可以多进行推广。 这种癌因性疲乏在肺癌患者中极为常见,发证率约为78.79%,这种深度的疲乏对患者的身心都有巨大影响。冯妲等[6]探讨了正念疗法患者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结果发现正念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疲乏程度。
2.4 提高肺癌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和生存质量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国内外肺癌患者对健康相关行为的了解普遍不足,对于疾病相关信息和资源了解匮乏。健康教育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重视健康化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善生存质量。因此,健康教育几乎贯穿于患者治疗前至康复期的全过程。国外有学者[7]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正念训练疗法( 日均1 次,每次45 min)干预肺癌晚期患者,结果发现经过一个半月的干预,干预组患者的呼吸、心脏和关节炎等症状较之对照组明显改善,而物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活力、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生存质量方面指标也明显提升。
3 小 结
正念疗法及其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这一议题已被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和缓解。其特征是安全,有效,同时对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的缓解以及降低其癌因性疲乏都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病患提升了精神层面的健康,恢复期生存质量。当然,正法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仍存有一定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