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理路新探
——基于形式逻辑的视角
2020-12-14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李 岩 高 明(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266590)
2019年8月印发实施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我国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本专科阶段则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思政课固然以“树思想”“讲政治”为宗旨,但“明理论”应是其首要前提。在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无疑是思想性、理论性最强的一门。原理课教学如何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发展要求,以透彻的学理分析为根本,帮助学生自觉树立牢固的思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下原理课教师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且意义重大的现实课题。
一、原理课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原理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关键课程
众所周知,自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就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高校开设的原理课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但在现实的高校原理课堂教学中,往往因为学时和学生的接受度、教学评价等诸多因素,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降低了理论性内容所占的比重,或者简单地遵循由理论到案例的教学思路,以学生对理论的基本认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论性教学为重的特殊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使得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中小学阶段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演进过程也就无法得以充分实现。而青年学生因理论认知有限,往往导致情感认同不深,理想信念不坚,除了急需完善相关制度之外,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也势在必行。
(二)方法教学被弱化,教学实效性不高
在原理课三大理论组成版块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不仅是原理课本身,而且更是所有科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石。从理论上来讲,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但世界观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方法论,二者之间的转化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的关键。尤为重要的是,化理论为方法并非是单纯来自外力的迫使就能实现,而是必须由主体基于自身的理性建构所作出的主动应答,才能得以根本确立。这一环节在诸多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并未形成系统、透彻的理性认知,使得作为哲学理论的世界观所蕴含的方法论无法得以顺理成章的“自然”形成,致使教学的实效性不高。尤其是思维方法的教学比重被大大降低甚至被忽略,使学生缺少了必要的思维训练,导致学生对理论的掌握不深、不透,理性分析能力有限,缺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础和动力。与此相伴的是,目前我国逻辑教育极大缺失,除了在少数高校的哲学专业尚有逻辑学课程之外,在一些本应以逻辑为基础课程的法学、文秘、行政等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中,因学时、师资等原因将逻辑学逐渐取消。可以想象,缺乏理性思维的科学训练,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然难以依其行,种种现象就难免存在,因此,逻辑的回归迫在眉睫,思政课教学融合逻辑学教育非常必要。
二、形式逻辑对原理课改革创新的助益
(一)逻辑学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地位
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同时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1]。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思维就是指人类的理性认识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人类高级认识阶段。以理论性学习为主的学习过程,只有回归到思维的本源层面,运用思维本身的规则和方法,揭示理性认识过程中蕴含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才能达到对于理论知识体系建立规则的彻底剖析,也才能以真理之应然的理论魅力感召广大青年学子,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逻辑虽不是唯一方法,但它是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中,逻辑可以规范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任何科学理论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探索和说明观念、原理的重要思维工具。所以,人类的任何知识在根本上都离不开逻辑,任何不符合逻辑规则的知识也都是虚假的。
(二)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发展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讲话精神为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守正,即新时代我国思政课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领导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思政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优势,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高度统一。创新,即坚持与时俱进,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问题导向,不断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既要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革新教学方式,更要坚持“内容为王”,提升思政课内涵建设。实践不停,创新不止,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遵循,以理论的灵动、创新回应和指导实践的开展。而教学内容的鲜活,不只是在理论联系实际上,更是要体现在理论的剖析和推演上,后者更为根本,在教学中也更为短板。
三、基于形式逻辑的原理课改革创新教学思路
运用形式逻辑的原理和方法推进原理课改革创新,就是要发挥逻辑学以思维活动的形式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特性,重点借助形式逻辑中概念、命题、推理的相关规则和方法,对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进行溯因探究、形式化验证,在“明理论”的基础上实现“树思想”“讲政治”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诉求。
(一)在概念的明确上逻辑概念提升教学效果
任何知识的传授首先都要在概念的阐释上做到准确无误,概念不准则理论不清,理论不清则信念不牢。与具体科学相比较,哲学概念因具有最大的概括性难免抽象空洞,讲授起来也容易晦涩难懂。因此,除了可以借助逻辑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两个基本特征对其加以说明外,还应借助概念外延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廓清知识脉络,解决学习上的困惑,扫清盲点。比如,在哲学与世界观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把握上,按照2018版教材上的表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仅就字面表述,学生难以把握哲学的实质含义及其与世界观的准确关系,甚至有些学生在被问及“哲学是世界观”与“世界观是哲学”这两个观点是否分别成立时,往往陷于茫然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形式逻辑对于概念间主要是外延间的关系,主要借助欧拉图的直观演示方法进行阐释,即用两个圆圈分别代表哲学(a)和世界观(b)这两个概念,以这两个圆圈的组合来反映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表现起来直观明了,也便于理解和接受。通过分析二者是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所有的a 都是b,但有b 不是a,即哲学真包含于世界观,学生也就掌握了判断的理论依据。另外,既然哲学是世界观中的一种,那么世界观除哲学之外还有哪些其他的类型?它们与哲学的区别在于什么?这样以概念含义和关系的准确把握为基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增强,丰富知识体系的方向也更为明确。再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同一关系的概念、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矛盾关系的概念等,对于类似问题的准确说明可以帮助学生夯实概念基础,科学地掌握理论体系,教学效果随之提升。
此外,划分的逻辑方法对科学发现、理论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和运用。如毛泽东对“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的回答,以及在对官僚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区分的基础上,预见民族资产阶级运动变化的规律,进而制定的相应策略;马克思按照物质产品用途的不同将物质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以及消费资料两大生产部类,进而建立起社会再生产的科学理论等。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是有效地运用了划分的逻辑方法,可见,有效的划分有助于发现和掌握事物间本质的必然联系,有助于揭示内在规律。
(二)在观点的辨析上逻辑思维厘清理论误区
归纳与演绎是形式逻辑中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两种推理类型,也是最为常用两种思维方法。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来看,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前提真则结论必然为真;归纳推理则主要是或然推理,前提真结论不一定为真。马克思主义作为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一般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的命题表现类型从词项逻辑的角度来看,基本上都属于全称命题。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对以该类命题为形式所表达的理论观点进行论证阐释,如果简单地以理论和案例的组合教学,采取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而且主要是不完全归纳法,对学生而言,不仅过于“传统”,而且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不能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也就无从谈起。在以理论性知识教学为主的高等教育阶段,教师有必要尝试借助演绎推理的方法,采取由原理到原理、由原著到原理的理论剖析方式,通过理性的思辨实现对理论的透彻分析,尤其是对于澄清一些理论误区更为有效。
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列举当前西方社会十种典型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逐一进行了反驳。书中提到:“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归结于经济因素。它不过是经济决定论的又一表现形式。”[3]经济决定论观点的形成虽有一定的历史根源,但实质还是由于其自身忽视经济以外其他因素的社会作用而导致的。要让学生能够对这种指认进行有效识别并加以批判,就要对“经济决定论”的核心观点,即“经济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进行透彻的理论分析,进而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实质。教师要在注意厘清“决定”一词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语境中有“相互作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应注意运用演绎逻辑中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来进行有力反驳。教师只要在马克思历史观的相关文献论述中找到理论观点的反例,就可以利用对当关系直接推理中的矛盾关系将之驳斥,说明此类观点无非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误解而已。
再如“物质既是绝对运动又是相对静止的”哲学观点,学生往往自然而然地接受“物质是绝对运动的”和“物质是相对静止的”观点,却并不深入思考这两个观点如何得出以及是否会必然成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明白,有的理论是运用了联言命题的分解式演绎推理而获得的结论,即p∧q→p(q),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类似问题所隐含的逻辑必然性,同时也培养了回归文本进行严谨的理论分析的能力。这对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基于理论自觉而建立理论自信十分必要。
(三)在理论的推演上逻辑方法是必要的思维工具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逻辑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哲学必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人需要借助逻辑方法或形式化方法对其进行检验论证。而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要实现理论的推演及转换,就要以逻辑方法为必要的思维工具。
例如,为了深入理解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所有有价值的都是有使用价值的”这一命题成立的基础上,运用性质命题的直接推理可以获得多个转化命题。运用对当关系推理由“所有有价值的都是有使用价值的”(A命题)为真可以推出“所有有价值的都没有使用价值”(E命题)、“有些有价值的没有使用价值”(O命题)为假;“有些有价值的有使用价值”(I命题)为真。运用性质命题变形法推理的相关规则,还可以得到“所有有价值的都不是无使用价值的”“所有无使用价值的都不是有价值的”“有些有使用价值的是有价值的”等结论成立,进而实现理论认知上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知识的生产成为可能。而且,把握事物间的深层联系是任何理论体系逻辑性的关键所在。任何理论的严密性、体系的完整性、阐释的透彻性,都需要在对事物间的深层联系科学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符合逻辑的揭示才能实现,也有助于学生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建立起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以严谨的思维架构为依托,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余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高理论诉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以“自由人联合体”为本质概括,马克思将其描述为“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6]。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实现学生对理论的认同,而且更要拓展学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使其能够独立运用理性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实现完整意义上的“自由而全面”。这不仅是教学理念问题,而且是教学方法问题。此外,在思维活动的非形式领域中,有关逻辑的重要支撑发挥了巨大的创新作用,尤为突出的就是辩证逻辑,它以“自否定”为精神标识,以“暂时性”为根本原则,充分彰显了逻辑在本质上是自由革新的方法。